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763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的初步认识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一)揭示面积的含义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生答略)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生答略)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2、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答略)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生1: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生:黑板的表面大。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操作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出这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教师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数

3、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教师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二)摸一摸,说一说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如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看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而且渗透了“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思想,为

4、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一)涂色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下面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请听清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我说开始时才准动笔,时间为一分钟。现在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1张纸。准备好了吗?开始!(生涂色)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请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生2:他们涂的面积比我们的小多了!生3:看看我们的,比你们的大多了!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事先分发涂色的图形面积不

5、一样大小,学生涂起来用的时间就不一样。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悟。1. P76“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图形)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地图,你们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2. P77“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校园平面图)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请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二)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师:下面,请大家动动

6、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生画图形)师(选择3-4幅图形在投影仪上展示):这些图形,都能一眼看出面积的大小吗?(生答略)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作出判断,但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三)比较图形的面积师(出示图形):这两个图形(面积接近)哪个面积大呢?(学生议论纷纷)师: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生跃跃欲试)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这些材料,小组合作使用。(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生:无论怎样比,都是蓝色图形的面积较大。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

7、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教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1. P76“想想做做”第3题。师(出示图形):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生:数格子!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打开书P76看第3题,将数的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分歧出现在梯形,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生1:应该是18格,因为梯形中的半格有4个,合起来是2格。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生:梯形的面积最大。2.用

8、方砖铺满下面的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生1: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可以数空的格子,也可以画格子数。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生2: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生答略)3.(游戏)猜猜看。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出示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图形时,另一组学生不能看。师:请第一组同学看图形,几格?(4格)请第二组同学看图形,几格?(6格)师:大家来猜一猜,是哪边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呢?生1:6格比4格多,当然是6格的图形大。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的格子小。师:究竟哪

9、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生看图形)师: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生3:4格的红色图形,每个格子大。生4:6格的绿色图形,每个格子小。师: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面积计量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评析: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把学生引导到这种方法上来。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

10、以学生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也可以先画格子再数数。最后,教师介绍面积单位,是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铺垫。总评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实现了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强化“面积”的概念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混淆。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思想,为学习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地发挥了活动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