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18907529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选]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法典型案例普通车床加工工艺一、课题分析(一)、教学引导:导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描述,教学短片展示加工现场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并由学生提出本次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并举例,使学生对本课题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下阶段学习的思考。(二)、教学切入:提出项目,供学生决策选择。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特点,提出若干项目任务,并将学生分组理解工作任务和要求,积极思考并举例,提出本组学习项目。(三)、教学难点:项目计划,学生分小组独立组织制定。教师提供本次学习任务所需相关资料、信息和与项目相关硬件等,分组由小组成员查找相关信息、知识、及能力需求,充分讨论、理解项目任务,制定详细

2、的项目实施计划书,教师在本阶段引导、巡视、交流、答疑,分组论证,充分讨论、理解和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教学重点:项目实施,小组独立实施操作。教师巡视、观察、记录,小组每人都参与全过程并做好全过程信息的搜集和记录。(五)、教学实效:评估,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问卷、总结,小组记录整理、讨论、互评,代表示范,自我评价,教师通过点评、问卷和总结等方式对本项目教学做。(六)、教学方法:激励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演示PPT、教学短片、实际操作训练等。(七)、教学特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精神和独立决策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引导、协

3、助和学习过程中相关的服务工作。(八)、教学地点: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及附属教室,第二培训年/240分钟。二、职业实践(一)、现实意义:在机械制造中,技术工人对所操作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要领、日常维护和维修都必须清楚,这是保证生产、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前提。同时应培养机械加工中安全操作规范,文明生产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能力等。(二)、将来意义:通过C6140机床操作学习,有利于对后面车床的车削加工工艺、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维护维修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有利于加工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机床操作、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等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內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甚至独立决策的能力

4、。(三)、典型意义:C6140普通车床的相关操作知识的学习;它是车削零件加工最基础但又必须具备的知识;它是指导实践学习的钥匙;它是工厂生产加工装备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它是车床中众多型号当中的常用型号。相关知识对其它型号车床以及其它类型机床的学习都具有帮助和推动作用。三、初始情境所授课班系高二机电(1)班,学生26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21人,住校生20人,走读生6人,年龄在16-19岁之间,其中10人学习较好,5人综合评价为后进生,大多来至农村,只有4人在城市,留守学生15人。班级总体上班风正,学风浓,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强,学生自我教育,独立意识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能较好的与老师

5、配合。现在学生已初步具备制图、识图、机零机原、检测和电工技能等专业知识。四、决策目标(一)、专业目标:熟悉C6140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结构、机床操作知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规定。同时培养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注重机床时常的维护维修保养。(二)、目标实施:以PPT、教学短片、实物等形式认识普通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以及相关安全操作要求。分组到实训车间,实物理解,学生实际操作,学生与老师讨论评估。(三)、所达目标:学生通过此项目学习,能直观准确掌握C6140普车结构,工作情况,正确的操作步骤及文明安全生产规程。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合格人才。五、

6、教学设计(一)、教学质量1、知识目标首先:导入,教师引导,由学生自己从生活、生产中举例和总结,启发学生对该项目教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及自己学习的能力。其次:通过PPT、教学短片演示,形象的认识机床相关知识,为机床实训做好必要的理论准备。最后:组织学习机床加工中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要求,文明生产相关规定等。2、能力目标首先:由老师操作示范,学生直观获得C6140车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操作注意事项,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机床的感观认知能力,为实际操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其次:机床操作,学生直接练习机床操作流程,使其初步具备机床操作能力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文明生产习惯等,为以后零件加

7、工项目学习打好相关基础训练。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注重理论、技能的相互融会贯通,进而形成独立的机床操作技能;构建独立工作、决策以及团队意识等的综合能力。(二)、教学安排1、导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描述,教学短片、PPT展示加工现场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并由学生提出本次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并举例,使学生对本课题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下阶段学习的思考。2、提出项目,供学生决策选择。a、普通车床操作训练b、实训车间C6140普通车床 20台c、仿真实训车床30台d、PPT演示厅50座位e、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实施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特点,提出若干项目任务,并将

8、学生分组理解工作任务和要求,积极思考并举例,提出本组学习项目。3、项目计划,学生分小组独立组织制定。a、制图、识图、机零机原、机械制造、机械加工工艺、切削加工、测量和电工技能等参考书若干。b、上网计算机若干。c、实训室记录、计划书等表格若干(参考使用),可自行设计。d、其它相关辅助用品若干。教师提供本次学习任务所需相关资料、信息和与项目相关硬件等,分组由小组成员查找相关信息、知识及能力需求,充分讨论、理解项目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书,教师在本阶段引导、巡视、交流、答疑,分组论证,充分讨论、理解和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4、项目实施,小组独立实施操作。a、教师示范、巡视、观察、记录。b、普通车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c、相互做好全过程信息的搜集和记录,并归类整理记录信息。d、强化安全操作、文明生产、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e、构建独立工作、决策以及团队意识等的综合能力。5、评估,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a、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b、问卷,小组记录整理并做好分析。c、教师点评各组训练情况,个别展示。d、学生代表对本次项目实训进行评价。e、教师项目实训总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