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90695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适的小说教学阅读与小说教学1概要(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适的小说教学 一、根据小说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二、小说教学的关键点 三、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教一篇课文的目的不是“教懂文 章”,而是“教会阅读”。 钱梦龙 一、根据小说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传统小说】 以故事情节为基本模式,主要表现人的外部生 活世界,缺乏对心理世界的探求。 【现代小说】 心理小说:以情感抒发与心理显示为主要追求。 荒诞小说:对现实的夸张变形,“大写意” 【诗化小说】 情节基本退居幕后,诗化的语言成了重点。 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茅盾 传统小说 “故事”是该类小说的教学重点。 主要教学内容: 情节 人物 主题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篇目以 及中国古代许多小说大都以故

2、事情节取胜 讲究故事结构的展开、线索的安排以及跌 宕起伏的情节 范进中举 一、重构故事: 从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三个角度,分别讲述故事。 二、从下列角度来品味传神的描写: 疯病寻根(范进发疯时候的心理) 世态炎凉(胡屠户和众乡亲前后对比) 官场现状(张乡绅的前后对比) 三、探究留白的艺术:范进会是一个百姓的好父母官 吗?(体会儒林外史小说的讽刺性) 现代小说 1.“心理化”:现代小说一个重要特点 小说结构的心理化,以人物心理而不是以 故事情节为小说结构的中心; 小说时空的自由化,按照人物的“情绪线 ”而不是故事的“情节线”来安排叙述。 2.“荒诞化”:现代小说另一个重要特点 基本手法: 夸张变

3、形、象征隐喻 诗化小说阅读 示 例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地向船尾跑去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 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 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社戏 诗化小说阅读 示 例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 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 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 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 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 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 标好像就是天上。芦花荡 二、小说教学的关键

4、点 1、对话 2、特异 3、语言 变色龙示例 全文有2435字,人物对话达1686字,占全文70%。 几乎由对话连缀而成的小说该教什么?该如何教? 奥楚蔑洛夫在小说中的第一次说话,就是一连串的问 句:“这儿出了什么事?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 手指头?是谁在嚷?” 【赏析】 这些发问连珠炮般咄咄逼人,不容对方回答,也不想 听对方回答。 发话人这时显然不是为了交际的需要而发问,他发问 的目的在于体现自己的身份与威势。 “可了不得,主啊!他是惦记弟弟了。 可我还不知道呢!那么这是他老人家的狗?很高 兴。你把它带去吧。这条小狗怪不错的 。挺伶俐。它把这家伙的手指头咬一口 !哈哈哈哈!咦,你干吗发抖

5、?呜呜, 呜呜。它生气了,小坏包,好一条小狗 崽子” 【评析】 不断变化受话对象,说话人的陈述对象指向将军 家的若干人物乃至小狗。要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 讨好所有对象。 奥楚蔑洛夫高高在上、自我感觉极为良好时,他 的语言是连贯的,流畅的,而当他卑躬屈膝,谄 媚讨好之际,他的话语则是破碎的、凌乱的。 2.小说特异处:细节的暗示意义 故乡中“究竟是谁藏了碗碟” 杨二嫂?闰土? 小说暗示:母亲对“我”说将不必搬走的东西送给闰土、 让闰土“自己去拣择”的一番话是在她让闰土“自己到厨 下炒饭吃去”之后。闰土可能在不知道自己可以挑东西 的情况下趁炒饭之机藏些碗碟。这样,“炒饭”和要草灰 这些情节就显得耐人寻

6、味。 结尾处暗示:“我”听母亲谈了碗碟事件之后感慨道:“我 只觉的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 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 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变色龙中叶尔德林为什么是火红色的头发? “阿阿,阿发,这边是老六一家的” 3.语言本位 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 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不是 外部的东西,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 ,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可以像橘子皮一 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 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一 言。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 的,可有可无的。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体会小说的言

7、语方式 小说就是用语言讲故事。 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 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 三、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1.主问题引领下设置23个“学的活动” “初步认定:语文课堂教学,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以 23个为宜。”王荣生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 的活动”(2010.语文学习) 故乡: 主问题引领: 1.外貌描写是怎样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2.动作描写是怎样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3.语言描写是怎样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4.人物手中的道具是如何体现

8、人物性格的? 2.落实以学定教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一般应做如下追问: 学生一看就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学生一般可以读懂的是哪一层? 学生看不出来的是什么? 郑振铎 猫 郑振铎(1898 1958),福建长乐县 人。现代作家、文学 家、翻译家。 根据文章的内容,以“猫” 的口吻,从来历、外形、性 情、地位及结局等方面讲述 三只猫的故事,可以加上一 些必要的心理活动。 第一次学习活动:说猫 第一只猫 我是主人从隔壁抱来的。 我有一身花白的毛,像一只带着泥 土的白雪球,很活泼可爱,在阳光下 打滚,常常扑来扑去地和小主人做游 戏。 可是不久,我觉得很累,不想吃东 西,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两个月以 后离

9、开了人间。 比较体悟 ( 第一只猫) 在它面前来回拖摇着,它便扑过来 抢,又扑过去抢。 (第二只猫)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它也会扑过 去捉。 (第一只猫)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第二只猫)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 比较体悟 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 猫。 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 足下。 比较体悟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 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抱来留养 ,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 把它领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 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 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第二次学习活动:说“我” 对三只猫的

10、结局 ,“我”的心情分别是 怎样的? 我家的第一只猫相伴我两个月的 小侣: 你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 ,可以让我坐在藤椅上笑着消耗一两 个小时的光阴,在心上感受着生命的 新鲜与快乐。你因病而亡,我们无奈 又伤心,三妹因你而难过,我因你而 酸辛。你病得可怜,你死得可惜! 我家的第三只猫让我( )的 ( )猫:你在我家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我 曾经是那样地讨厌你,我冤屈了你!我心 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 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 辩诉的动物。想到你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 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 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你是不能说 话的,我

11、将怎样地对你表白我的误解呢? 我永 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我家的可怜猫,因 为你,我家永不养猫。 第三次学习活动:猫说 选择其中一只猫, 以猫的口吻发表最后感 言。 (角度提示:对人们说、对“ 我”说、对自己说。)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 。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 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 们的创作大多以现实人生为题材 。郑振铎的作品主要探究自由平 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常表达 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 、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 的思想。 我写这些故事并不 是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不 免有几分是旧事,却绝不是 旧事的纪实。其中的人物更 不能说是真实的。 郑振铎家庭的故事自序

12、 文艺的对象, 应该是被侮辱者 和被践踏者的血 和泪。 新文学观的 建设郑振铎 1.主问题引领下设置23个“学的 活动” 2.落实以学定教 3.重视能力训练 智取生辰纲为例: 一、概括内容 1.从杨志的角度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小说视角 从吴用的角度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双线结合 2.仿照原著拟回目: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大多章回体, 每一回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 括本回的内容,请大家也模仿这种形式,为课文拟一 个回目。 出示原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对照评价,评价标准:一是是否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 ,二是是否符合对联的格式 二、分析“智”的两个层面:从内容到叙述 吴用之智 杨

13、志之智 作者之智:时间、场景、人物的设置、语言 示范、交流。 三、水浒传的文学价值 水浒传故事豪放、粗犷,全书通过人物的言语、 行为来表现其矛盾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刻画也各有 特色,而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各自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 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课外阅读有关武松、林冲的故事。 狼 清代 蒲松龄 读一读 1.字音: 缀: 苫: 少时: 尻: 顷 : 2.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第一次学习活动: 请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以小组合 作的方式,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难。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恐前后受其敌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屠自后断其股 禽兽之变诈几何

14、哉 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 ,并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1)投以骨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第二次学习活动: 选用下列关键词,分别从“狼”和“屠夫 ”的角度说故事。 狼:缀行 并驱 犬坐 打洞 屠夫:晚归 投骨 持刀 毙之 “一屠晚归”,“途中两狼”,紧随其后 ,气氛紧张。“骨已尽矣”,而两狼仍步 步紧逼。双方对峙,气氛更加紧张,在 这紧要关头,屠夫果断出击,以刀毙狼 。蓦然回首,心头一紧。一狼“隧入”,“ 只露尻尾”。在这紧急时刻,屠夫紧握屠 刀,“亦毙之”。 第三次学习活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狼之变 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谈谈狼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不能像狼那样贪婪、狡猾、自作 聪明,否则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 我们在面临危险时,不能存有幻想 、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王君我的叔叔于勒: 第一部分:自由交流初读感想 1、听写生字词,落实基础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说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说一说小说中的人物,理清他们的关系。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