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18906033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家】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1 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动漫专业的基础课,广义上讲就是为了适应该专业动画、漫画设计制作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动漫造型能力和动漫色彩表现能力。由于教学目的的不同,动漫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定位、手段和内容上是完全不同的。2 专业基础课开设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动漫设计专业均开设相似的动画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内容大多与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相似。2.1 目前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构成任课教师也大多是从事绘画的老师,课程内容和要求往往和绘画专业相似,以写实绘画为主,不太强调设计和创意,只重表现。2.2 目前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构成同学们在上完

2、专业基础课后也没有对动漫的造型意识有所了解。传统的静物和石膏像素描训练过多,学习内容重复率高,不系统,不适合动漫专业的专业特点。2.3 目前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过多的写实要求的专业课,导致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具象的写实层面,无法进行更加大胆的拓展与联想;更无法将设计的概念引入平时的习作。动漫的绘画基础课作业中,应该大量的穿插夸张、变形、重组等手法、而不是简单的刻画静物或是眼前的形象。2.4 目前相关专业的学生构成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大多从高二、高三开始学习绘画,接触专业绘画的时间十分的短。按照过去那种以专业学习绘画的学生来学习动漫的课程定位显然不切实际,教师无法收到达标的作业,学生学习

3、的难度大,提不起兴趣。3 在专业基础课中引入动漫的造型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动漫的专业基础课大致可以分为造型类课程和色彩类课程。造型类课程主要包括: 素描、速写等;色彩类课程主要包括:水粉画和风景写生。要想实现动漫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业要求上着重探索。3.1 明确本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的3.1.1 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理念动漫设计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形式上大多涉及:影视、动画、平面设计、插图设计、漫画设计等专业;题材上大多涉及:童话、民间传说、科幻、魔幻等题材。这就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的作业中表现手法要多样,教师应该在练习之前多给学生看一些不同风

4、格和创意的作品、习作,让学生明确本专业优秀作业的标准。动漫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本质上应该鼓励学生用素描、速写的手法在某一主题下,画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法。而不是具体在某一物象上上的表现。3.1.2 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着眼于目前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特点来做以下要求。通过相关动漫、游戏的原画稿和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是某一静物、玩具和图片)物象,以素描、速写的形式来表现出相应的主题,让学生掌握一种或是几种简单快捷的成熟动漫画风来应对具体的创作和学习。作业的质量要有具体的要求,比如画面的完整性、美感、立意。另外,由于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生产中

5、的需要,每次作业学生必须以文字的形式,在考虑构图合理性的前提下、在作业中写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内容。由此来鼓励和引导学生的思考、表达与沟通能力。3.1.3 如何在造型类基础课程中引入动漫造型意识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的造型类课程主要包括素描、速写、线描等课程。3.1.4 素描课程中的动漫造型意识如果要将动漫的造型意识引入的素描基础课,就应该多用创意联想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按照某一主题准备一些素材(也可以学生自己准备),让学生按照主题自己筛选和组合这些素材,期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大胆的设想充分的理解、消化并升华绘制的主题;创作思路清晰之后,学生就按要求绘制设计草图;草

6、图通过老师的确认后,学生开始绘制具体的作业。课程中明确设计说明,与老师讨论设计草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以上的学习流程,学生会慢慢在工作中养成与人沟通、合理表达想法、听取修改意见的职业习惯。这些主题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在评价标准上,不能教师不应一味的指导表现部分,如光影关系和形体的准确性等;要多引导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来表达出一定的立意,过多的画法讲解往往容易让学生忽略设计因素,甚至跑题。为了提倡和鼓励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每张作业学生应该在画面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设计到说明的摆放位置和字体大小,设计说明是画面的一部分,不提倡不知所云的纯粹绘画。3.1.5 速写课程的动漫造型意识对于动漫设计

7、专业的速写课程来说,其教学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掌握类似设计中快速表现的画法,为之后学习原画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等课程画草图而做准备。教师应该在课程开始通过观摩、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所画的人物造型风格必须是设计提炼过的,是有别于绘画的。画风上提倡简练的简笔画风和设计感较强的画风,不提倡高考那种过于写实的画风。人物的比例以头部为准,应该是1:1、1:2、1:3 等动漫、游戏中常见的比例。切忌画成写实的人物造型,生搬硬套的描绘对象。对于功底较好的学生或是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不但要求画出模特卡通风格的速写,还要求根据模特的特征和气质画出相应的道具和背景,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3.1.6 线描课程

8、的动漫造型意识在有些本科院校中,动漫设计和动漫类专业开设了线描课程来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这对于后面的插图、漫画等创作课程是有很实际的意义的。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程不能简单的使用绘画专业的课程内容,临摹敦煌壁画等作品;这样一是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毛笔的使用,二是并没有让学生在意识上理解线条造型的意义和由来。由于本专业的实用美术特点、课程内容应以唐、宋绘画、日本浮世绘、早期报纸的黑白漫画和每日漫画的分析欣赏来让学生了解线描造型的意义和特点;选择一些现代的,有设计感的漫画插图、原稿来让学生大量临摹,古代线描作品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内容自行学习和探讨。3.1.7 色彩类课程的动漫造型意识(1)厚

9、画法不适用与动漫设计基础课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高校在色彩基础课中往往还是沿用高考的水粉画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这种以厚画法为主的水粉画不适合动漫设计的色彩基础课。无论是色彩气氛图的绘制,还是设计稿的绘制,再到插图的绘制;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是水彩画和工笔画为基础的薄画法而不是厚画法。只有薄画法才可以和前面的速写、线描课程衔接起来,成为铅笔淡彩、钢笔淡彩、水彩等线与色结合的作品。(2)色彩风景写生目前我们的写生课依然是过去绘画专业的的写生课模式,学生首先是无法短期内提高其色彩表现能力,其次是写生回来之后没有带着想象力和观察力去体会大自然,导致很多大学生画出的野外与大自然不如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想

10、象力、观察力都比较迟钝。动漫设计由于其实用性、娱乐性和时效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充分打开思维、大胆的联想,带着思想和主题去进行写生的创作。要准确定位动漫设计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的教学目的,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本专业中常用的画风和绘制技巧,降低技术难度和技术要求;通过在校临摹绘本和使用照片创作来明确绘画的风格和要求;这样写生时学生就带着明确的画风和动漫意识来进行创作了。选择简单、清新的淡彩、色粉画等画法、即容易掌握,又将学生从技法中解放出来,大胆的创作。4 如何合理有效的实现上述课程理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只有将上述的想法和思路归纳成切实有效的、可执行的备课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动漫设计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目

11、的。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执行的参考。4.1 绘画教研室的协助在大多数院校,基础课的教学往往是以绘画教研室或是绘画专业的教师为主体来开展的。虽然从广义上来说,艺术是相通的;但是具体到职业院校的专业性教学,大而统的教学,往往显得不专业且没有针对性。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画的东西还是高考班的头像画法,对于用线造型和概括取舍式的造型几乎没有概念。设计类专业的画法上大多是概括提炼的画法,主要强调表述结构,简化造型等。而绘画专业里面的虚实和笔触不是设计画法中需要的。如果学生完全使用绘画的画法来画设计作业,会导致不精确和胡乱潦草等现象。目前社会会对于绘画专业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12、无论从自身的专业建设还是从与相关专业的衔接上来说,从事绘画的教师应当将扎实的绘画功底活用起来;比如多从事一些插图的创作、效果图的创作以及某些家装工装的墙体绘制,这些工作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设计性质。设计性质的创作和纯粹的绘画创作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设计类的创作有明确的目的和框架,创作的首要目的就是满足其实用性和功能性,而不是艺术家自身的感受。这样教师将绘画和设计的经验结合到教学里面来,既丰富了自身也服务了教学。4.2 学习民办教学机构有效的集体备课自从国家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以来,很多民办的艺术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很多甚至在全国来了几十家分校,而且很多的机构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非常大的回报。为什么民办的培训机构可以开那么多的分校?他们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大多开发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加上现代标准化的企业培训和人事制度,这些内容让很多年轻的老师一下适应了角色。5 结语目前我国还有一些院校将基础课做成大平台的概念,课程内容弹性大,多专业共享基础课,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专业课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课的支撑,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课是美术类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