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90542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复习课_工程传热学教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传热学复习课 Date1 第一章 绪论 热传导 (heat conduction): 定义? 付立叶定律 导热系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单位? 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导热的阻 力,单位为K/W (heat convection) Date2 热对流 热对流与对流换热的定义及区别。 牛顿冷却公式: 表面传热系数h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单位 ? 影响h的因素 热辐射(heat radiation) 热辐射定义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Date3 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传热过程定义传热过程定义 传热系数定义传热系数定义 传热过程计算传热过程计算 Date4 第二章 稳态导热 2-1基本

2、概念 温度场(temperature field) : 用文字描述 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其中的导 热称为稳态导热: 等温面与等温线 定义 特征: Date5 温度梯度(temperature gradient,方向和大小 ): 定义: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傅立叶定律及导热系数 Date6 冬天,棉被经过晒后 拍打,问什么会觉得暖和? 答:棉被晒后,水分蒸发,经拍打,大量 空气进入棉絮空间,自然对流不易展开, 由于空气导热系数低,故起到很好的保温 作用。 Date7 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一般地说, 所有物质的导热系数都是温 度的函数,不同物质的热导率随温度的 变化规律不同。 在工业

3、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范围 内, 绝大多数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近 似地认为随温度线性变化, 表示为: 变化时温度分布曲线 Date8 导热微分方程 建立基础 表达式: 直角坐标系下导热微分方程 圆柱坐标系下一维导热微分方程 球坐标系下一维导热微分方程 各项含义 热扩散率定义、出处、物理意义,与导 热系数区别 Date9 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导热问题的求解方法:(1)分析解法;(2)数 值解法;(3)实验方法。 Date10 2-2一维稳态导热 1 通过平壁的导热 =0(1+bt) b0 b0 t1 t2 0 x Date11 2 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Date12 例:由三层材料组成的加热炉炉墙。

4、第一层为耐火砖 。第二层为硅藻土绝热层,第三层为红砖,各层的厚 度及导热系数分别为1240mm,1=1.04W/(m) ,250mm, 2=0.15W/(m),3115mm, 3=0.63W/(m)。炉墙内侧耐火砖的表面温度为 1000。炉墙外侧红砖的表面温度为60。试计算硅 藻土层的平均温度及通过炉墙的导热热流密度。 解: 已知 10.24m, 1=1.04W/(m) 20.05m, 2=0.15W/(m) 30.115m, 3=0.63W/(m) t1=1000 t4=60 Date13 t2 t3 t4 t1 q t1 r1 t2 r2 t3 r3 t4 硅藻土层的平均温 度为 Date

5、14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3-1非稳态导热过程 非稳态导热:周期性和非周期性 两个阶段:非正规状况阶段(初始状况阶 段)、正规状况阶段 (a) = 1 (b) = 2 (c) = 3 (d) = 4 Date15 边界条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傅里叶数、毕渥数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t0 t t0 1/h/ 2 t /1/h 2 t 1/h/ 2 t0 Date16 3-2 集总参数法 集总参数系统定义、特征 能量守恒温度分布 时间常数定义、表达式、影响因素 集总参数系统的判定 Date17 3-3 一维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求解思路:建立导热微分方程式, 引进过 余温度将非齐次方程组化为齐次方程,采

6、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温度表达式。 诺模图(海斯勒图) 利用线算图可求解温度及热量,注意只 适用于Fo 0.2的情况。 Date18 例 一块厚200mm的大钢板,钢材的密度为 =7790kg/m3,比热容cp=170J/(kgK),导热系数 为43.2W/(mK),钢板的初始温度为20,放入 1000的加热炉中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 h=300W/(m2K)。试求加热40分钟时钢板的中心 温度。 解: 根据题意,=100mm = 0.1m。钢材的热扩散率为 Date19 傅里叶数为 毕渥数为 查图可得 Date20 第四章 对流换热原理 4-1对流换热概述 牛顿冷却公式 ,因此求解h 是对流换热计算

7、的核心问题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式 对流换热影响因素:流速、流态、流动起因 、换热面的几何因素、流体物性 Date21 4-2 层流流动换热的微分方程组 不可压缩牛顿型流体二维对流换热问题, 常物性假定。 连续性方程 动量微分方程(2个) 能量微分方程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 求解途径 各项含义、能量 微分方程与导热微 分方程联系 Date22 4-3 对流换热过程的相似理论 无量纲准则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Eu、Re、Pr、Pr、Nu(Bi)、Gr 只有同类现象才有相似的可能性 对流换热准则关系式的实验获取方法 Date23 4-4边界层(Boundary layer)理论 边界层定义 边界层厚度(相对

8、大小决定于Pr):画图 (还包括速度和温度剖面) 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基本思路:对微分方程组中的各项进行 数量级比较,略去高阶小量。 简化条件:Re足够大、Pe足够大 结论:忽略、方程变化、物理特征。 Date24 例 温度为30的空气以0.5m/s的速度平行掠过长 250mm、温度为50的平板,试求出平板末端流动 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及空气与单位宽度平板的 换热量。 解: 边界层的平均温度都为 空气40的物性参数分别为v=16.96x10-6m2/s , =2.76x10-2W/m.k, Pr=0.699,在离平板前沿 250mm处,雷诺数为 Date25 边界层为层流。流动边界层的厚度为

9、热边界层的厚度为 可见,空气的热边界层比流动边界层略厚。 整个平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Date26 1m宽平板与空气的换热量为 Date27 第五章 对流换热计算 5-1 管(槽)内流体受迫对流换热计算 基本概念: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的计算 紊流与层流的准则关联式(Re=2200 104 ) 注意:定性温度与定型尺寸的选择 Date28 5-2 流体外掠物体的对流换热计算 外掠平板(Rec=5105) 准则关联式,定性温度与定型尺寸 外掠单管 边界层分离 准则关联式,定性温度与定型尺寸 外掠管束 准则关联式,定性温度与定型尺寸 Date29 5-3 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无限空间自

10、然对流换热:例如,热力管道 表面散热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流动和换热 特征 竖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 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 : 例如,空气夹层 Date30 对流换热经验公式不需要记,但给出诸 如Nu=f(Re,Pr)或Nu=(Gr,Pr)的经验公式 后,针对上面公式中的修正需要知道 对什么进行现象修正 壁面温度、弯曲、入口段等 怎么查 如f 、 w如何选取 Date31 例1 温度为30的空气以0.5m/s的速度平行掠过长 250mm、温度为50的平板,试求出平板末端流动 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及空气与单位宽度平板的 换热量。 解: 边界层的平均温度都为 空气40的物性参数分别为v=

11、16.96x10-6m2/s , =2.76x102W/m.k, Pr=0.699,在离平板前沿 250mm处,雷诺数为 Date32 边界层为层流。流动边界层的厚度为 热边界层的厚度为 可见,空气的热边界层比流动边界层略厚。 整个平板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Date33 1m宽平板与空气的换热量为 Date34 例2 在一冷凝器中,冷却水以1m/s的流速流过内径 为10mm、长度为3m的铜管,冷却水的进、出口温 度分别为15和65,试计算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 。 解: 由于管子细长,l/d较大,可以忽略进口段的影 响。冷却水的平均温度为 从附录中水的物性表中可查得 Date35 f=0.635W/

12、m.k,vf=0.659x10-6m2/s,Pr=4.31 管内雷诺数为 管内流动为旺盛紊流。 Date36 第六章辐射换热原理 6-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电磁波 特点: 吸收,反射和透射 吸收率,反射率及透射率的定义 透明体,白体及黑体的定义 Date37 6-2黑体辐射和吸收的基本性质 辐射力E ;定义 单色辐射力 定向辐射力 立体角 辐射强度 注意:辐射力是以发射物体的单位面积作 为计算依据,而辐射强度是以垂直于发射 方向的单位投影面积作为计算依据。 Date38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普朗克定律 给出黑体单色辐射力和波长、热力学 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维恩位移定律

13、 内容: 思考:加热金属时,试用维恩位移定 律分析金属颜色随温度的变化。 Date39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兰贝特余弦定律 注意:漫辐射表面遵守兰贝特余弦定 律 波段辐射与辐射函数 黑体的吸收特性 Date40 6-3实际物体的辐射和吸收 实际物体的辐射黑度(发射率) 定义、影响因素 实际物体的吸收灰体 吸收比定义、影响因素 实际物体表面对波长(光谱)的选择性 灰体定义、成立条件 基尔霍夫定律表述、成立条件 Date41 第七章 辐射换热计算 7-1 被透明介质隔开的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 热 角系数的概念 角系数的性质(相对性、完整性、可加性) 角系数的计算: 成为纯粹的几何量的条件(漫辐射体及表 面辐射热流均匀) Date42 7-2 被透明介质隔开的灰体表面间的辐射 换热 温室效应,玻璃花房工作原理P377 Date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