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118902547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中秋圆月,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触景生怀的遐思,也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秋,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样一个节日,中秋文化已经

2、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叙事,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传承家风是中秋文化的新内涵。中秋既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传递历代先贤谆谆教导、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时刻。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家国情怀是中秋文化的新底色。古时游子离家

3、,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赏一轮圆月,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国家的变革、家庭的变迁,在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小家连着国家,于万家团圆中传递浓浓的亲情,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皓月当空下,积淀的是国人的家国情怀,积蓄的是跨越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注入的是建设国家的澎湃动力。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

4、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无论是脱贫的农户,还是都市里白领,在中秋圆团日里,都能感受到奋斗的意义,也能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努力。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人,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在月光如水的中秋,天上月圆,人间梦圆,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这既是一种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更应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选自“光明网”2019年9月14日时评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有改动。1.下列

5、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要以未来的眼光审视“中秋节”,中秋文化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B.在中秋节日的感怀中,传递家风祖训,这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而是种精神的传递。C.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亲人们在共赏一轮圆月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D.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中秋圆月”为触发点,提出了我们守好中秋文化

6、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观点,第二段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B.全文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分别论述了中秋文化的新的内涵、新的追求、新的寓意、新底色。C.文章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如“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诠释了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D.结尾照应应开头,采用呼告手法,要求人们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守护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轮中秋圆月,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B.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

7、的第二课堂,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以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C.在中秋团圆日里,脱贫的农户、都市里白领只要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D.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既指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也指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两个老师的较量0116年前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

8、浪的势头。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学校自然把一班交给他把关。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当呢?就在学校领导权衡比较的时候,文老师主动请缨。但校长怎敢轻易地把二班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这个时候文老师说:“程校长,我有绝对的信心带好二班。这样吧,我先给自己断条后路,如果明年的高考,二班比不过一班,我引咎辞职不是辞班主任这个职,是辞我的公职。”于是,校领导破例让文老师做了二班的班主任。 02开学了两个班主任走马上任,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是班会。黄老师面目慈祥地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

9、当然了,如果高考失利,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照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二班的学生走进教室时惊奇地发现,每个人的座位都被指定了,座位上贴着写着姓名的纸条,教室前排放着一辆轿车模型,后排放着一辆自行车模型。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定,文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突然他指着最后一排和最前一排的两个学生说:“余强、林可,请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余强骑着自行车,和开着大奔的林可在高速公路上相遇,那么,谁应该让给谁路?”余强和林可都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因为高速公路是为汽车修建的,你一个骑自行车的,没有资格在这条路上奔跑。显然,骑自行车的是在高考中的失败者,开大奔的是高

10、考中的胜利者!当然,如果你想坐到前面,离这辆大奔近点,你就必须战胜一个个对手,让他们灰溜溜地坐到后排的自行车旁边。 03高考一晃,两个学期过去了,高考如期来临。高考结果出来后,黄老师蔫了,文老师笑了:二班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一班,全班56人,55人达线,惟有余强一个人名落孙山,上全国重点大学的有32个人,而一班虽然也只有高超一个人落榜,但达重点线的只有20个人。但黄老师还是不服气,他忧郁地望着文老师说:一切都还没有完,几年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文老师冷笑一声说:“我坚信,二班的学生在校园里可以打败一班的学生,走到社会上,依然可以打败他们,因为我传授给他们的是一种理念。” 0411年后他和黄老师已经

11、忘记了当年约定的比试。可那届学生毕业10年的聚会,又让他们想起曾经的较量。相聚的日子里,二班的毕业生大出风头。不少人是开着大奔来的。林可已官至副县长,陆彩霞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梅林读了博士后,也专程从美国赶过来。而一班最大的官杨柳,是某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发小财的有几人,真正意义上的大款一个也没有,不少同学是骑着自行车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二班的落榜生余强没有来,他说他没有混出名堂,羞于聚会。他发誓他会开着大奔来参加下一个聚会。一班的落榜生高超来了,他笑嘻嘻地骑着自行车,调侃着说这辈子和自行车是干上了他开了个自行车的修理铺。0516年后时光如流水,一晃5年过去了,又到了同学们聚会的日子。二班的

12、学生中,有三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林可,身为副市长的他,现已被拘留审查。第二个是陆彩霞,她因为窃取另外一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机密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最后一个是余强,连个大奔的司机也没有混上,他焦虑他愤恨,终于他的精神崩溃了,住进了精神病院。一班有两个人没有来,一个是杨柳,年初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记者,因为曝光一个黑社会团伙,被人暗杀,以身殉职。第二个是高超,去年,德国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看中这个技术精湛的修车匠,高薪聘请他去了德国,做高级技工,天高路远,他实在没有时间飞回来聚会。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散后,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垂着头坐在那里,乱发遮盖了他苍白的脸。黄老师坐在他的对一面,无声地望着他

13、,沉默了一会儿,黄老师说:文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成为英雄,平和的生活和工作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状态。我更想说的是,英雄不是建立在将对手踩在脚下的基础上英雄不是打出来的。文老师抬起头,已是泪眼婆娑。选自2019小小说,有改动,作者贾邵春。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构思新颖,以章节的形式,叙述5个不同时间段发生在两个老师身上的“较量”,故事时间跨度虽大,但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小说层次分明。B.高考结果的较量,一班输给了二班,原因是黄老师年龄大,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没有激情,而文老师20多岁,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C.小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两个老师的

14、不同较量,描写人物上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使两位老师的形象鲜明。D.16年后最后一次较量,文老师仿佛老了10多岁,他认识到了自己教育上的失败,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教书、传授知识,更在育人,教育出的学生应是有原则有思想的人。5.小说以“两个老师的较量”为题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二班培养的佼佼者,走上了犯罪道路,一班培养的学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

15、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尝忘。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全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初,后从帝军中,值岁大歉,帝又为郭氏所疑,尝乏食。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绝,而己不宿饱。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退以语后,后曰: “妾闻夫妇相保易,君巨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践,愿无忘群臣同艰难,且妾何敢比长孙皇后也。”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