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8902535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1、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 3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总分:150 分。 3、第卷(阅读题 70 分);第卷(表达题 80 分) 。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甲甲 必考题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 “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早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早该这样了,现在 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 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爱国不分先后,入市不分早晚。只要 是认识到了过失,随时想起来改正都是可喜的,及时的。 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啥叫“国 学”?

2、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乎,有经典说法:从“四书” “五经”开始。 然而,从“五四”以来,孔孟之道已经被批了几次,以“五四”和“文革” 最为代表,以“文革”为甚。经书的权威性被动摇不说,让孩子们读四书五经,就算是白话 文翻译版本也令人担忧,这种学法能否持久和见效? 换句话说,“国学”精神太庞杂,几 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比如“出世”还是“入世”。 再换句话 说,文化传统柳暗花明,轨迹迂回迥异,也让人无所适从。比如,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比 如荆轲和田横五百士,还有高山流水之类的故事,恐怕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剑拔 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

3、变成武士道了,中国人已经变得唯唯诺诺。 话说起来太长, 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是一种学法,平民百姓和孩子又是 一种学法。比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精华的东西,就是成语典故。一半以上的成语故事 来自春秋时期,可见,那个时期的民族智慧是多么辉煌啊! “成语”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 物,其实,就其故事的浅显性而言适合儿童,而其中的哲理却属于成人读物。成语确实是中 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或者说,子孙后代的处世哲学在成语中早已高瞻远瞩了。比如“指鹿 为马”,如今的下属在领导面前,几乎时刻都要指鹿为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 瞻。 最经典的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一个是“

4、井底之蛙”,一个是 “五十步笑百步”。其道理之浅显,可谓妇孺皆知,但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具渊博知识 的人都不断地重复这些浅显的错误。因此,就做人道理而言,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 能成为人生大师。 所谓的国学,未必就是儒学,就中国成语的博大精深而言,诸子百家无 所不包。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 - 2 - 仲。管子的思想也并不能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倒是当孔孟之道的祖师爷还是绰绰有 余的。 简而言之,国学典籍浩繁、博大精深,让孩子们记住“成语”两个字就可以了。 1下列不属于“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的一项论据 A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

5、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B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而“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C“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D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2下列解释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仲,管子的思想可以作 为“国学”的一部分。 B“井底之蛙”和“五十步笑百步”这两个成语道理浅显,可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 具渊博知识的人都常常使用错误。 C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能成为文学大师。 D“成语”富含哲理,但却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它应该属于成人读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

6、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说明日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方面远远胜过中国。 B最经典的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不断地重复 这些浅显的错误,这反映出国民学习成语知识态度极不认真。 C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预见了现在 的很多事情,比如四川地震,三峡改造等。 D同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与平民百姓和孩子学法是不一样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

7、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 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 矣。 ”及开榜,果中式。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 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旁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张怒曰: - 3 - “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 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 己做个转变。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 广积阴德

8、,何福不可求哉?”张曰:“我贫士,何能为?”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是科果中一百五十名。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 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 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 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 ”人之有志,如树之 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

9、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选自了凡四训 注: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 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 ;后为启 迪世人,遂改今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凡天将发斯人也 发:启发 B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 工:精巧 C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 詈: 骂 D而取善无穷 穷:贫困 5、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人物言行表现能直接表明其具有“受福之基”的一组是( ) (3 分) 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 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因就而请教焉 我贫士,何能为 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 折节

10、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 4 -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袁了凡去见皇帝,在京城遇见了夏建所,此人非常谦虚,袁了凡认为夏建所的智慧 已被开启,上天一定会赐予他福气,后来夏建所果然考中。 B江阴张畏岩文章写得很好,在学术界很有声誉。考试揭晓后,他没有考中,于是就 骂考官不长眼睛,旁边有一位道长开导他,他没有向道长发怒,立刻虚心接受了道 长的意见。 C 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要心存善心,制止自己不正当的行为。无论在什么地方, 对什么人,都能够迁就一点、委屈一点自己,这就会感动上天,得到福祉。 D人在哪个方面立下志向,就会在哪个

11、方面取得成就。 人之有志,如同树之有根,立 定此志,并且谦虚,方便别人,自然会感动天地,得到福气。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 (5 分) (2)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 8、这首词结构细密,层层翻新,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6 分) 9、这首词采

12、用了怎样的手法来抒发情感,试结合词句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 从以下四题中选择三个作答(6 分) 1、雄姿英发,_。人生如梦,_。 2、可堪回首,_,_。 3、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 4、钉头磷磷,_ ;_ 多于九土 之城郭。 - 5 - 乙乙 选考题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白纸黑字 奚同发 决定去一趟那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 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

13、方式,更 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 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 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 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 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 全家人顿时一扫近乎绝望的悲情而乐观起来,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 后屏障。爹、娘、她与小弟,四个人没有谁心存丝毫怀疑,一张写了黑字的普通白纸,像几 世相承的珍宝,在他们手中欣喜而小心翼翼地传递。

14、 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 自地抽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 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 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 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 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 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 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

15、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 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 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 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 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 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 - 6 - 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 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 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 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 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