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900742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养殖中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摘 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也伴随着污染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养殖生产的发展,而养殖中出现的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未受到重视。因此研究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养殖中污染的种类、方式、出现污染的原因、以及对各种污染物质的处理利用、预防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对养殖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参考资料。关键词:养殖规模;集约化;污染AbstractStudent:HeQi-ShiTutor:LiCheng-XianIntensive farming scale expands gradually, and with the same high p

2、ollution problem, a serious threat, th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and breeding in pollution problem has been not attention. So the breeding proc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pollution problem. This is the sort of breeding, and pollution of the causes of the pollution, and appear on all sort

3、s of pollutant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etc. Aim to breeding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ference materialKey words: Farming scale; Intensive; pollution 专业资料.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1前 言21.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污染问题21.1污染源21.1.1危害养殖生产的污染源21.1.2养殖生产中产生污染源21.2污染的成因21.

4、2.1 畜牧业经营方式以及饲养规模的转变21.2.2畜禽养殖场逐渐由牧区、农区转移到城市郊区,并在这一区域高度聚集21.2.3农业发展31.3.污染途径31.3.1 大气污染31.3.2水体污染31.3.3土壤污染42.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预防措施42.1合理规划养殖场42.1.1畜牧场场址的选择42.1.2 畜牧场场地规划与建筑布局52.2 合理有效的监测途径62.2.1空气监测62.2.2水质监测62.2.3土壤监测63.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治理措施63.1粪便处理73.1.1粪便用作肥料73.1.2粪便的生物能利用73.1.3用作饲料83.2粪水与污水处理93.2.1物理处理93.2.2生物处理

5、93.2.3噪音处理103.2.4养殖生产粉尘处理措施10小结10致 谢12参考文献13 前 言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自然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现象。畜禽养殖中出现的污染:主要是对水源、大气、土壤的污染。在养殖业中,家畜生活环境与家畜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中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着。三四十年前,我国的畜禽养殖农家个体养殖为主,数量不多,其排泄物主要是就地施用。对环境污染不大,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畜牧业生产也随之扩大,虽有些养殖场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但并未引和起普遍关注。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大量畜禽粪尿,污水等畜牧生产的废弃

6、物,如不经处理,不仅会危及家畜本身,还会污染周围环境,甚至形成公害,而引起社会人士不满。这就促使各国为解决畜产公害问题不得不采取保护措施。畜牧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问题。但这种平衡被打破,如环境种家禽畜排泄物增多,超过临界值,则会造成环境污染。1.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污染问题1.1污染源1.1.1危害养殖生产的污染源养殖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农业生产上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以及畜牧生产种产生的粪尿等废弃物,都会对空气、土壤、水、食品等个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并由此对人畜健康、自然环境、畜牧生产等造成危害3。1.1.2养殖生

7、产中产生污染源家畜的粪尿、养殖场污水、场内解剖或死亡家畜的尸体、畜产品加工厂的污水以及加工废物、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饲料加工厂的粉尘、禽畜舍内排除的灰尘、畜牧场燃烧未尽的烟尘、孵化的废弃物死胚及蛋壳2噪声等。1.2污染的成因1.2.1 畜牧业经营方式以及饲养规模的转变过去畜禽养殖由农户散养为主,饲养规模较小。如今,饲养规模扩大上万头生猪、牛、鸡养殖场十分平常。高度集约化的养殖势必将会对环境产生挑战。如:一个十万头猪场日产鲜粪80T,污水260t,每小时向大气排放150万个细菌,159kg氨气,14.5kg硫化铵,25.9kg饲料粉尘,随风可以传播4.55.0km远。1.2.2畜禽养殖

8、场逐渐由牧区、农区转移到城市郊区,并在这一区域高度聚集过去各国养殖场多设在农区、牧区。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饲料厂增多。加之,城市市场更为广阔。养殖场由传统的饲料性产业向市场性产业转变。积少成多,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养殖场向城市郊区汇集,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1.2.3农业发展传统农业主要以家畜禽排泄物为肥料。农业日益发展,肥效跟好的化肥再农村所使用量种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大量家畜禽粪便堆积起来,无法处理,最终成为公害。不难看出,造成污染严重的原因确为人为原因,畜产公害是由畜禽业废弃物量大、集中、转移困难,闲置不用。外界环境不能通过自净的方式予以处理引起。1.3.污染

9、途径1.3.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的新成分,以至于对人、畜和其他生物生存产生有害影响。畜牧生产中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家畜的粪尿或者家禽产品加工厂等废弃物产生一些有毒有气味的混合气味的气体。它由畜舍或工作间经排风扇排向空气中。或是由舍外粪水出口、粪坑、堆粪场等地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环境、生物造成破坏。并且这些气体种类繁多,而且多数含有特殊臭味。例如:硫化铵、有机酸、粪臭素等。见表1; 恶臭产生原因:粪肥再静止状态时,无论固态或是液态,其表面释放很少有害气体。但在反动堆肥或搅动粪水市,特别是搅动粪水或运送粪肥开始之后有害气体会大量溢出。粪肥使用方法不同。恶臭物质扩散污染

10、的范围也有不同,利用喷灌方法施肥较直接播撒气味小。此外还与污染物的距离、恶臭物质的分布情况有关。因而养殖场近邻受影响较大。周围环境条件。风速和风相对臭气的扩撒有关。下风想的恶臭浓度较大。但风速较快,稀释就快。风速较小,恶臭物质扩撒程度慢。地面空气恶臭气味相对降低。表1 畜禽养殖中产生的恶臭物质4污染源污染物养殖场;病畜处理;鸡粪干燥场;粪尿污水处理厂;畜禽舍、饲料加工场污水处理、排气装置解剖室、污水处理设备焚尸炉,干燥设施、真空装置、入装室、接收槽、储留槽氮态氨、挥发性氨硫化氢、氨氨、硫醇、硫化氢氨化氮、氨硫化铵、氨、焦磷酸硫醇、脂酸1.3.2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质进

11、入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了水的质量,影响了原有用途,甚至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产生了影响或危害叫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类型:主要是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面污染源 主要是农村污染和农田灌溉水常含有农药、化肥、细菌。扩散污染源 废气通过雨雪淋洗污染水体。水体污染方式:腐败有机物质及富营养化现象。家畜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谈是化合物、含氟化合物等腐败有机物质。腐败有机物质在水中以悬浮物或溶解状态存在。首先,使水质混浊,水色污黄。同时消耗大量氧气。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波浩渺的湖泊、广阔的海洋,有时会出现五光十色的水花。水花的发生是藻类生物再营养十分丰富的条件下过度繁殖并且漂浮聚集在水体表面的结果,这

12、种现象发生在不流动的死水池塘、湖泊、水库或水流较小的河口、河湾水面时称水华。动物粪尿中含有大量水藻生长的营养元素。一旦进入上述区域极易发生水华现象。并与腐败有机物一起消耗水中溶解氧,从而形成死水。生物性污染及介水传染病。畜禽养殖中粪尿随着各种渠道进入水体。其中含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随之扩散。粪便再水中的腐烂变质,释放出各种营养物质。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有机物含量愈多,微生物的含量也就愈多。1.3.3土壤污染土壤的机能是它具有肥力。可以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另一个基本功能是可以分解物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土壤看作是处理废弃物的场所,将大量废弃物向土壤倾倒或堆放,使土壤成为污染的场所。这不仅是

13、由于翻遍,还由于土壤具有较强自净能力,可以缓和和减少污染的危害3。畜禽养殖场对土壤的污染源主要是分粪便。一是通过污染水源流经土壤造成污染。二是粪便等散发的臭气降落地面造成污染6。三是由于粪尿等长期堆积,其中所含的氯、磷、钾等物质大量淋溶进入土壤,最终浓度过高,造成污染。土壤的生物污染主要是家畜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2.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预防措施2.1合理规划养殖场2.1.1畜牧场场址的选择选择畜牧场的场址时应根据畜牧场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势、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物资供应等条件进行全面的考虑畜牧场的地势、地形在畜牧养殖中很重要。畜

14、牧场应当在地势高燥,至少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的水线以上。其地下水位应当在2米以下。这样的地势,可以避免雨季洪水的威胁和减少应土壤毛细管水上升而造成地面潮湿。 土质在养殖场的土质情况对家畜的影响颇大。土壤透气性、吸湿性、毛细管特性、抗压性以及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等,不仅直接、间接影响场区的空气、水质和植被的化学成分及生长状态,还可以影响土壤的净化作用。水源在畜牧场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畜禽的饮用,饲料清洗与调制,畜舍和用具的洗涤,畜体洗刷等,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建立一个畜牧场,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水源水源且符合以下标准:水量充足,能满足畜牧场的人畜饮用和其他生产、生活用水。畜牧场的社会联系是畜牧场与周

15、围社会的联系,畜牧场场址的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使畜牧场不至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因此,畜牧场的位置应选择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地势低于居民点,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出口,更不要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向或附近。畜牧场与居民点的间距:一般小场200m以上,鸡、兔和羊场500M以上;大型牛场500m以上;大型猪、鸡场1500m 以上。与各种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场等的间距应不小于1500m。2.1.2 畜牧场场地规划与建筑布局畜牧场通常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畜管理区。畜牧场分区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因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的要求下、做到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可耕地;在发展大型集约化养殖场时应当全面考虑养殖场粪尿和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应该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在规划时要留有余地,对生产区的规划更应注意。管理区畜牧场经营管理活动与社会经常发生极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规划时,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