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1889910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网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C水中“倒影”D放大镜把字“放大”2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水中倒影3暑假小明去北海公园游玩,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

2、”,在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塔倒影B游动的鱼C水中白云D绿树倒影4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B利用红外遥感技术监视森林火灾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如图所示,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与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纸。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利用现有器材可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D若A与B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则B一定与A的像重合6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起来向上

3、偏折的光路是图中的()ABCD7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 m,像变大B2 m,像变小C3.6 m,像不变D4.4 m,像不变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在镜后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及烛焰成像的情况是()A20 cm以内成倒立的像B20 cm以外成正立的像C20 cm与10 cm之间成倒立的像D20 cm与10 cm之间成正立的像9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物体放在主光轴距透镜焦点5cm处,所成的像一定是()A正立的B倒立的C放大的D虚

4、像10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11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12一物体立于凸透镜前12

5、cm处,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倒立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可能是()Af6 cmBf6 cmC6 cmf12 cmDf6 cm13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14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B小红离小强比较近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

6、的距离15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水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有水时()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16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7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B30cmC20cmD10cm18有一个焦距为20

7、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二、填空题19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20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

8、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21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实验题22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_。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e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

9、)蜡烛放在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_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4)蜡烛放在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2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2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25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3)按要求进

10、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9/6 11:12:02;用户:初中物理;邮箱:18607736198;学号:29606957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D3C4C5D6C7D8C9C10A11A12C13A14C15C16A17D18BC二、填空题19折射; 乙。20光的色散;红光;绿色。21三、实验题22(1)d;(2)a; (3)d; (4)e;放大。23(2)未点燃;注意事项:(1)薄;(2)前面;(3)不变;(4)虚;(5)能。24实验步骤:(1)倒立;缩小;实;(2)D;(3)能;注意事项:(1)直线;高度;(2)清晰;(3)增大;变大;实验结论:fu2f;u2f。25(1)10;(2)同一高度;(3)倒立、缩小的实像;30;远离。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