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

上传人:缱*** 文档编号:11889822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解析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2、D、瑷珲条约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林则徐B、王韬C、龚自珍D、魏源6、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自考一次通过q39052026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新民丛报8、为反对袁世凯的独

3、裁和卖国行径,孙中山在 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9、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药 D、孔乙己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11、1921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农民协会是在A、湖南省湘潭县 B、广东省海丰县C、浙江省萧山县 D、福建省上杭县12、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A、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13、中国共

4、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平江起义 D、百色起义14、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等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A、宁都起义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二二八起义15、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16、1948 年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7、1949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六大 B、中共六界

5、六中全会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8、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征用外国资本B、赎买民族资本C、没收官僚资本D、合并公营资本19、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20、新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邓小平在 1979 年 3 月的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 必须坚持A、“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C、四项基本原则 D、“三

6、个有利于”的标准22、198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A、海南经济特区B、汕头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珠海经济特区23、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4、2005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国家安全法D、反分裂国家法25、中共十八大提出,我国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A、实现“四个现代化”B、基本实现现代化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洋务运动的历

7、史作用。27、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三种类型及其代表人物。28、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期,党内屡次出现“左” 倾错误的主要原因。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30、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3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3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对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的分析。3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答案1-10、BCDAD CAABB 11-20、 CDABB ADCBC 2

8、1-25 、CABDC26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27、 1.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了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五四运动2.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

9、、邓中夏、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等。一部分原3.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28、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但是是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受到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国的左倾,是受到苏联当时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谁也没走过共产主义,所以只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多看看稍微的马列理论,过分的相信这些理论成果,导致了当时决策者作出与当时社会实际不符的理论,致使左倾产生.其实说句大白话,出现左倾 就是因为当时党内也不知道前途是是什么,对未来的茫然,必然导致他们只能盲从的相信马列经典著作,导致了也实际的不符,产生了左倾.2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

10、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是: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31、答:意义: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7年新民丛报不得不宣告停刊,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经过这场大论战,进一步划清了革命

11、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26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2)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都受到很大冲击,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西学

12、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这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3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着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作出了中国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只要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正确结论。显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述的不是一般的军事问题,而是从全局上驾驭抗日战争发展趋势,融军事和政治于一体的,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战略。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及其各方面的特殊性持久战,即通过持久抗战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规律,也是抗日战争的基本战略方针。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

13、毛泽东明确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中日战争矛盾着的诸因素的相互关系时,毛泽东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亡国论和速胜论都不是从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而是孤立地抓住敌我因素的个别部分,使部分离开全体,并以部分代替全体。分析中日战争在时间上的发展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是抗日战争的一般进程。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具体进程,必须对持久战的过程及其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不是算命先生,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

14、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毛泽东指出: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分析中日战争在空间上的表现战争形态,或称战争态势,是战争中敌我所处的位置关系。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是中日战争诸多矛盾在地域上表现的特点。33、基本原则和方针:(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