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94671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干扰空间隔离项目解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1. 网外干扰类型杂散干扰:发射机输出大功率信号的过程中会在发射信号带外产生一定的杂散信号,如果杂散信号落在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将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导致通信质量恶化。互调干扰: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 阻塞干扰:当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低噪放大器时,通常低噪放大器的放大增益恒定(当出入功率强度在一定范围时),但如果过强的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输入动态范围之后,将放大器推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增益下降甚至完全抑制,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多系统设计时,需要保证到达接收机的

2、强干扰信号功率不超过系统指标要求的阻塞电平。针对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都分为带内干扰和带外干扰。所谓带内的意思是指异系统的杂散信号在WCDMA接收频段内的干扰信号。所谓带外干扰信号是指异系统信号在自身频段内发射对WCDMA系统产生的干扰。 在协议25.104中,对于各类干扰信号的强度都有明确的定义。干扰系统发信段的发射功率经过一定损耗之后,到达被干扰系统(WCDMA),干扰信号强度都不得大于这些规定值。所以,从发信段到接收端中间的这一段损耗一定要保证,因此我们也称之为保证的隔离度。 下文将针对WCDMA系统与各类系统的互干扰的隔离度情况进行讨论。2空间隔离估算利用空间隔离是工程上最常用的隔离手段

3、,空间隔离估算是干扰判断的重要阶段,通过系统间天线的距离、主瓣指向等计算得到理论的空间隔离度,才能为后面的干扰确定性计算做准备,从理论上确定系统受干扰的程度。在移动通信中,空间隔离度即天线间的耦合损耗,是指一发射机发射信号功率,与该信号到达另一可能产生互调产物的发射机输出端(或者接收机输入级)的功率比值,以dB表示。收发天线间足够的隔离度,可以保证接收机的灵敏度。因为位于同一基站或附近基站等的发射机产生的带外信号或者带内强信号,将使接收机噪底抬升或者阻塞。减小干扰的办法,主要是两基站天线应有足够的空间距离,滤除带内干扰和带外信道噪声。国内外在各自实验和计算基础上有不同看法,是得出不同运营商的基

4、站间隔离度的重要参考。同时,应注意每一研究或试验的确定条件,不同的天线类型及其增益,不同的空间位置都将需要不同的隔离度或不同的隔离距离。应用时必须考虑其中的区别。如给出的是不直接适用于蜂窝移动天线的其它天线公式或图表曲线(如点源天线、半波天线等),应转换成符合实际的天线。具有高通用性和公认的特定情况下的蜂窝移动天线隔离度计算公式,是分析不同运营商基站间隔离度状况,解决隔离度计算分歧,达到统一认识的判定标准。水平方向上空间隔离度:垂直方向上空间隔离度:式中,d为两天线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米),GT、GR分别为水平方向上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直线传播路径上的收发天线的增益(dB),为波长(米),(

5、c为光速,fc为载波频率)。因为垂直方向上天线不可能正对且俯仰的角度比较小,所以垂直方向空间隔离度的计算公式没有将天线增益计算在内。可见空间隔离度与天线距离、收发天线增益和载波频率有直接的关系。2.1水平隔离图1 水平隔离示意图l 水平隔离度计算公式:DH(dB) = 22 +20 log (S /) (Gt +Gr)其中:l S 天线水平间距(米)。l 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l Gt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发射天线增益(dBi)。l Gr 在收发天线直线连线上接收天线增益(dBi)。通常情况下,水平方向上基站天线不可能正对,一般会按一定角度排列。下面列出几个典型的定向天线非正对情况下的空间

6、隔离度数据:1、 以1950MHz频段为例,假设WCDMA收发天线均为17dBi增益,半功率波宽为65的定向天线,同向(如图2);图2 天线主瓣同向水平隔离示意根据此类天线的方向图(如图3),可以估算出折算到两天线正对方向(偏转90)上的增益Gt和Gr为图3 17dBi增益,半功率波宽为65的定向天线方向图水平隔离度:22 +20 log (S /) (Gt + Gr) = 22+20 log (S /) 2*0.52、 以1950MHz频段为例,假设WCDMA收发天线均为17dBi增益,半功率波宽为65的定向天线,偏向35;根据图3的方向图,两天线偏向35时(图4),可以估算出折算到两天线正

7、对方向上的增益Gt和Gr为-3dB,考虑到实际工程情况中一般不按负增益计算,因此取0dB。准确计算可以考虑取-3dB。图4 天线主瓣偏向35示意水平隔离度:22 +20 log (S /) (Gt + Gr) = 22 +20 log (S /) 2*02.2垂直隔离图5 垂直隔离示意垂直隔离度计算:DV ( dB ) 28 + 40 log (S /)其中: S 天线垂直间距(米)。 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2.3倾斜架设时的隔离图6 倾斜隔离示意倾斜隔离度计算:DS ( dB )(DV - DH)(/ 90)+ DH其中: 天线之间的垂直夹角(度)。 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米)。可以看出:

8、倾斜架设时天线隔离度小于完全垂直隔离度,但大于水平隔离度。通过外场测试验证,倾斜隔离度经典计算公式与实际测试值有一定差距,在应用时需要留10dB以上的余量。因此我们建议在LOS距离内的倾斜隔离度均按水平隔离方法计算。3 CDMA800M与WCDMA共存干扰从理论分析的结果看,由于CDMA标准制订时未考虑对3G的干扰共存,规避系统间干扰需要的理论空间隔离度如下,可看出空间隔离要求较高,工程隔离有相当的难度;国内:78dB(中国入网标准,考虑了对DCS的杂散干扰)国际:85dB(3GPP2国际标准)工程解决方案:中兴通讯CDMA800产品的带外抑制度90dB915-2682MHz;发射杂散远低于3

9、GPP规范和中国入网标准,结合外场的工程经验,规避干扰所需要的工程隔离度小于20dB,根据业界惯例,按水平间距2.5,垂直间距1的天线最小近场保护间距执行。表格 1 CDMA800M与WCDMA的空间隔离距离CDMA800M与WCDMA共存(工程)空间隔离度要求(dB)20垂直隔离时距离要求0.3m共站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理想条件下天线无正对增益时)0.8m共存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考虑最恶劣情况天线有正对增益17dBi时)3m4 CDMA1.9G与WCDMA共存干扰由于工作频段紧邻,CDMA1.9G基站对WCDMA基站上行干扰最为严重,以邻道干扰为主,需要95dB的隔离度规避干扰。外场测试结果

10、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格 2 CDMA1900M与WCDMA的隔离要求CDMA1.9G与WCDMA共存(WCDMA使用1977.5MHz频点时)CDMA1.9G与WCDMA共存(WCDMA使用1977.5MHz以前频点时)空间隔离度要求(dB)95(CDMA1.9G对WCDMA邻道干扰)84(CDMA1.9G对WCDMA加性噪声干扰)垂直隔离时距离要求7.5m4m共站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理想条件下天线无正对增益时)700m200m共存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考虑最恶劣情况天线有正对增益17dBi时)5km(距离太远,不适合共存)1400m备注:从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到,上面的隔离要求要在工程上实

11、现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在拥有2.5M以上频率带后需要进行设备改造,对CDMA基站加装滤波器,提升带外的干扰抑制指标,这样只需要再保证50dB左右的空间隔离度,垂直隔离要求0.6m,水平隔离理想情况下4m,可实现。5 GSM与WCDMA共存干扰3GPP协议考虑了GSM与WCDMA的共存干扰,主要是规避系统间的阻塞干扰,参照中兴通讯GSM设备的实际性能,结合外场的工程经验, WCDMA设备与GSM间干扰隔离度要求均小于20dB,实际建网中可参考中兴通讯GSM与WCDMA共存的工程隔离方案执行,并申请运营商的确认。表格 3 与GSM网络设备共存的隔离距离要求GSM900与WCDMA共存DCS1800

12、与WCDMA共存空间隔离度要求(dB)2020垂直隔离时距离要求0.2m0.15m 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理想条件下天线无正对增益时)0.8m0.4m最大水平隔离距离要求(考虑最恶劣情况天线有正对增益时)2.5m18m6 TD与WCDMA共存干扰TD-SCDMA工作频段2010-2025MHz。理论上以WCDMA基站对TD-SCDMA基站的阻塞干扰为主,结合中兴通讯产品指标分析,TD-SCDMA和WCDMA基站前端射频滤波器相互的抑制达到50dB以上,故系统间规避阻塞干扰的空间隔离度要求较低,保证40dB即可。表格 4 结合实际情况TD-SCDMA与WCDMA共存的隔离距离要求TD-SCDMA与

13、WCDMA共存空间隔离度要求(dB)40(阻塞干扰为主)垂直隔离时距离要求0.31m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理想条件下两系统天线无正对增益时)1.3m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TD采用全向天线11dBi增益,与WCDMA天线主瓣背向时)4.5m水平隔离时距离要求(考虑最恶劣情况天线有正对增益时)100m7 PHS与WCDMA共存干扰1 室外情况按PHS通信系统RCR STD-28 V4.0规范指标,规避PHS单站对WCDMA的加性噪声干扰需要的隔离度约为79dB,考虑到实际网络中,每个WCDMA扇区会面临多个PHS基站的杂散干扰,需要视勘察情况留39dB余量,即需要保证8288dB隔离度规避加性噪声干扰

14、。2 工程解决方案PHS在我国目前非常普及,在人口密集地区,站点分布非常密集,平均站点间距在50米-100米之间, 每平方公里30-50个PHS基站。下面的实际勘察地图显示了WCDMA受到多个PHS基站干扰的典型情况。 图7 远近PHS站点干扰WCDMA示意图 图8 正面PHS站点阻塞WCDMA示意图通过外场实际测试, PHS与WCDMA系统共存最主要的干扰是PHS基站对WCDMA基站上行的加性噪声干扰。对于中兴通讯的基站设备来说,规避干扰需要的隔离度为7079dB。从上面的图例可以看出,部分500米以外的PHS基站在LOS天线正对情况下也将对WCDMA接收造成干扰。在WCDMA建站时,是不可能依靠工程隔离手段来规避所有的PHS干扰,必然存在相当比例的PHS干扰站点,两网间的干扰消除是非常复杂和困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ZTE规定了以下复杂流程来实现ZTE WCDMA设备与国内PHS网络的干扰共存: 选择站址时,确保中兴通讯WCDMA扇区内所有PHS站点的隔离度大于60dB,以保证WCDMA基站不被阻塞。(WCDMA主瓣方向50米内不得有天线正对的PHS站点,共天面共站址的PHS站点要保证必要的倾斜隔离,采用双折线损耗模型) 图9 PHS全向天线不同隔离角度的增益参考图 WCDMA天线架设后,使用PHS场强仪测试所有对WCDMA形成干扰的PHS站点的实际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