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81469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填空概念 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2、天气预报图中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3、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可以更好的认识天气。4、(云量)、(降水量)、(温度)、(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5、(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温度)、(风速)、(风向)。6、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要注意: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也可以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一天中(下

2、午2时或午后)的气温最高。8、看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平视)读数。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有北向南吹吹来的是(北风),有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看红旗的飘动方向判断的风向,就是红旗飘动的(相反)方向。1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只要看箭头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最高等级为(12)级,最低为(0)

3、级。1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雨量器的要求是(粗细均匀)。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0.19.9毫米的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为特大暴雨。15、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直筒透明)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16、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17、(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

4、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在高空有冰晶组成的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8、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19、在我们简化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0”表示(无风),数字“1”表示(微风),数字“2”表示(大风)。20、27读作二十七(摄氏度)。2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2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二、溶解1、过滤时,漏斗下

5、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在往漏斗里倒液体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3、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下端的管口要尽量靠近(烧杯内壁)。4、在做过滤实验是需要的(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5、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6、(看不见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过滤出来),就说明物质已经溶解。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8、在10

6、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我们选择(一份一份)地加。搅拌时,玻璃棒尽量不要碰到杯子(内壁)。9、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10、分离盐和水的实验中,需要(蒸发皿)、(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灯)和(火柴)。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11、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燃着的(火柴)点燃。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在(重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打不开。不能用(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对火,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12.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

7、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14、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就能将海水中的食盐分离提取出来。15、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5)克食盐。16、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17、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18、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20、水中的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2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

8、度)的。22、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2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三、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代表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小音叉声音(高),大音叉声音(低)。同一只音叉的声音高低(不会)发生变化,声音强弱(会)发生变化。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用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小,声音弱。4、

9、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一般情况下,大人的声音(低),小孩的声音(高)。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5、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不是同一回事。6、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7、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8、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从话筒传到听筒。9、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调,钟罩里闹钟铃声(越来越轻)。10、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空气),所以不能在月球上直接对话。11、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桌面)传播

10、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12、(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13、 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有(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耳蜗)和(听觉神经)。耳道是将声波传输到中耳;鼓膜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是将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听觉神经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1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述。15、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6、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1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

11、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气体中传播的(最慢)。18、(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相互对话,他们是通过(无线电设备)来进行通话的。1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20、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者音频播放器。2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2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

12、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幅度大声音强,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敲声音强,轻轻敲声音弱。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皮筋紧声音高,皮筋松声音低。细短少声音高,粗长多声音低。四、我们的身体1、从外形上看,人体左右成对称结构,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13、(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除体外。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等。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8颗、犬齿4颗、臼齿20颗)三类。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

14、用。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2、口腔是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是把食物运输到(胃)里、胃是暂存食物,(分解)、(搅拌)食物,使食物成为食糜;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重要的地方;大肠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被消化的食物粪便。13、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14、老人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