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18880233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附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能量的转化知道能的形成;会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分析有关物理现象【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出示课件:五一假期,我们会去逛公园放松心情,而荡秋千图片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秋千越荡越高?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能量的转化活动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实验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实验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

2、太阳电池对着阳光。实验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讨论得出:实验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2:光能转化为内能。实验3: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实验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活动2:提出问题各种能量是不是孤立存在的?阅读书本27页,让学生交流、讨论将图3-1串联成一个能量转化的故事。学生分组讨论填图。讨论如何按能量转化的过程,选择相应事例填上图表。看看哪组同学填得最多、最好。归纳总结(1)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

3、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自然界中的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探究点二 能量守恒定律活动1:演示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能量是否在不断消灭?活动2: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感觉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得出答案:(1)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空气的内能。能量没有消失。(2)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温度会升高,因为此时发生了热传递,

4、金属块放出热量,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活动3:引导学生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归纳总结:(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消耗能量”“利用能量”“获得能量”的实质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与发现细胞、进化论一起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来源:学#科#网Z#活动4: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内容。十大科技骗局之六:永动机神话,分析、讨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永动机”能实现吗?归纳总结:一定

5、不能实现。因为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为永动机敲响了丧钟(真理与谬论有时就一步之遥,关键就在于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典例剖析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里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能够观察到什么现象?请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你看到的现象。若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你还能说出什么道理?【点拨】此题中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个是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乙醚受热膨胀;在一个是气体膨胀做功过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

6、低,气体遇冷液化为水珠。【自主解答】【板书设计】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反思】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九年级第十四章最后一节学习内容。教材从能量的形式是多样的,且能量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教材以二个实例:太阳树木燃煤电厂剃须刀,太阳能生物质能化学能电能。要求学生能从大量的事实中了解能量的转化,结合前面学的机械能守恒、焦耳定律等阐述能量守恒,讨论永动机能否实现。最后又以二个实例分析能量的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明确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的实际意义。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普遍性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目标是对能量学习的一次小结,通过对不同形式能量的特点,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

7、深入讨论,疏理归纳出能量转化和守恒。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2.难点是应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小组讨论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问题:(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感到手变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

8、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说明光现象和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说明光现象与电现象、 现象之间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先是 转化为 能,然后 能转为 能。(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纸片会被吸起,表明钢笔杆带了电,这个实验说明了力现象与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1.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反映这种联系。你还能指出一些例子说明力现象与热现象、电现象、光现象有联系吗?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 能转

9、化为 能。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 能转化为 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燃料燃烧时发热, 能转化为 能。 小组讨论完成课本图中的能量转化。 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荡秋千时,停止用力,秋千为什么会越摆越低?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为什么会越跳越低?分析:荡秋千时,秋千在往复运动时, 能和 能在不断的相互转化,秋千越摆越低,说明秋千的 能在减少,这是因为秋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空气阻力等,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从秋千的 能中获得,所以秋千的 能会减少。因此它越摆越低。同样,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不断上

10、升、下落的运动过程中, 能和 能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小球越跳越低,说明小球的 能在减少,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从小球的 能中获得,所以小球的 能会减少,因此它越跳越低。从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一种能量减少了,必然伴随另一种能量增加。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能量守恒定律”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2.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 的。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 。【归纳整理】1.自然界中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2.能量既不会凭空

11、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3.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拓展训练】1.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看,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用做功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的过程。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 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我国兴建的长江三峡发电机组,是通过 能转化为电能。我市即将兴建的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焚烧后获得的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

12、是水蒸气的_能转化为壶盖的 能。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B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C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5.深圳商报2017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