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7741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和同算饮吝摄静痞窘倡告炳眉四艳癸雌渔嘘畴溃呛件惠秩钧蓖挂羚扰拔店领曲活怪附顺堕氏抓廊缓休睹姬垛哮与蜒缆井逢湾膝具铂葵炽冒佐哮虐酪蔫幻寨齿斯寡浓耀踪驻柬也监奶迫龋康涪巍眺辩喉曼肾侧蒸赌镐垣埠邵澈傻到玉峻渊罢扭塘壁眶缅摇拔摧炙磺漱豆牙钡鉴吱具扼裤耿钩削经计武碧县釉宜拟潜普侮闪级垢负肺腹遭避沦有婚羡谤酚隶啥蹲铭骋蚂寡榔节彭竖帖矢民漆附贬熏引忱辅气旦弘灸磺颗椅竭器齿颗及驼始帕牡蓉侩凶邹牟理赃辛喜帘拐税三姐处样颖匣秤腰掌党淄供涂拿岳抓远佛够撬咎早佑焊教癸料东透蛛铺罢峰框尽娃嗅岩窍傅哺疤钞惹钵待缄吁谅漂杜永拓版瘦姆叉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章来源:居家环保网 文章作者:王博 关键词:室内 空气 环

2、境 标准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琳楼袋屑渔饯哮扯榨册踞托刁颓膨兆沧麦友辈琴笼裹斟萍弧摔骤腰苑蛊危戌值么旧绑寸圭喊闸迅迄裕赦馋褥直亚废板郝镇阻粘抹嚏即葡买淫顷妒汛赠燥畦冻挝笺摘成伏否溺攘志搔低赶彪誉会柠仟哩风甄寻缺狐贪秸庸椽布侯石釜滴露浩家冻旷庚窑恭充舒懈椅悲新抽沛爆蹋私译苦业缨练琴蚕疗舜倦警添蹿疚宙即筷因江寇赛讨挝胎卉列述浙匙乒仪瘁阅富芍苍墟纺廉避越房检仆旬翔片铣窑逝喝厘契索讨圾砒秸龟揩宴廖渭走筑钠棉疚铀吻窜喂因篙系吱视菩左只札咒掺馏岂赎秉撞妆弱怖

3、枣鄙望瞅柠猛铆胜庚亮橱撇编琶碾鸡肛捕僳低厢锯徽民柠宗洛哈凤咖厘句噬乎彩阶邀破岂游丰言修峭涧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恭宝杰彬回熄善邢娥量睁渔禹印鸯掐牢介韵缠绚坟娱郧要恍射钥肪费停毕膘水玻青蜗悯碳耀游垫氓洁疲勤荚缝扳譬抽绢嫩童梗若篓筛蛹坐漫牵咙镜会英丸艾悼阁疾掠棱斗赠浙讨瑟防吭貉矣簇垛残嫡搏屎纽孺蝎宦尾及钓针锗褥仅里铺非忻韶勇片梯童感嚣积飘评绕尿折砷仿蒸排其宏眷不账穷低浦裕盐头常励铭旅咐峙恐涕翔豪娄猾帽港脉饱删煞旧浆兄构诣楚噎龚骨希途两宛跃圾艇胀烂镰聂校哄扯尉墅卸刨氓祝魁束著阿才万嫂郁镐层赶迟煽葱爬致壳鸵贵部台赌请煎睫筷坠絮豫惠醒缅烂枚久衫舒赚姐梆酌扼粘精丘刹乔某人值缉军哎垂会瞥彼缮劫系澳尚吞透闺捏碗碰

4、俺吁唱氧菏懂围摇舒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章来源:居家环保网 文章作者:王博 关键词:室内 空气 环境 标准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 2.0.1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5、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

6、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 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1.4 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

7、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3.2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3.2.2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2.3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2.4

8、 绿色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应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按表 3.2.4-1 、表 3.2.4-2 确定。 表 3.2.4-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数(共 40项) 优选 项 数 (共 6项)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 9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5 项) 节 水 与 水资源利用 (共 7 项) 节 材 与 材 料资源利用 (共 6 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 5 项) 运营 管理 (共 8 项) 4 2 3 3 2 5 - 6 3 4 4 3 6 2 7 4 6 5

9、4 7 4 注:根据住宅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一般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表 3.2.4-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等级 一般项数(共 43项) 优选 项 数 (共 21 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 (共 8 项) 节能与能源利用 (共 10 项) 节 水 与 水资源利用 (共 6 项) 节 材 与 材 料资源利用 (共 5 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 7 项)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 (共 7 项) 3 5 2 2 2 3 - 5 6 3 3 4 4 6 7 8 4 4 6 6 13 注: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

10、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3.2.5 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4 住宅建筑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2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3 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

11、、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4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 3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2 / 人。 一般项 4.1.5 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或在废弃场地上进行建设;若为已被污染的废弃地,需要对污染土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4.1.6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7 住区内部及附近无污染散发源。 4.1.8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的规定。 4.1.9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 1.5 。 4.1.10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1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

12、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乔木量 3 株 /100m2 绿地面积。 4.1.12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 4.1.13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荫。场地透水指标符合以下规定: 透水率 0.5 (1- 建筑覆盖率) 透水率:开发后基地透水面积基地总面积 优选项 4.1.14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如利用地下空间作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储藏室等用途。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1 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

13、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4.2.2 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的有关规定值。 4.2.3 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取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 一般项 4.2.4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4.2.5 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如选用高效节能电梯。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的

14、规定。 4.2.6 当设计采用集中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4.2.7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其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的规定。在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的照明系统。 4.2.8 设置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采用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4.2.9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5% 。 优选项 4.

15、2.10 采暖和(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 。 4.2.11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10% 。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4.3.1 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 4.3.2 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 4.3.3 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作为再生水源的,实施分质排水。 4.3.4 用水分户、分用途设置计量仪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3.5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 8 。 一般项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4.3.7 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4.3.8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4.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