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87737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知识讲座,2,内 容,第一章 中国特种设备简史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概念和范围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 第四章.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第五章.持证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第七章.特种设备的现场监察 第八章.特种设备的事故与处理,3,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877年,清政府四川官办军用工厂-四川机器制造局使用从英国购买的锅炉,用于带动机器制造军用装备,为中国最早的锅炉使用记载。 1887年,宁波丝绸企业购买了一台日本制造的蒸汽机和锅炉,进行轧花生产,为中国最早的民用锅炉使用记载。 1907年,上海汇中饭店安装了两台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的电

2、梯,为中国最早的电梯使用记载。 193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立了特种机械管理机构,对租界内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实行锅炉检验师检验制度。,4,上海租界工部局旧址,5,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36年,上海蔡正粹先生领导民族资本企业上海四方锅炉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2T/H水管式蒸汽锅炉,1937年锅炉在常州民丰纱厂投入使用,连续服务了44年。,照片上与陈云同志握手的就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有中国锅炉之父称谓的蔡正粹先生,6,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45年以前,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伪警察局也曾设专人负责管理锅炉。 1945年抗战胜利后,旧中国政府接收了上海租界工部局业务,成立了上海

3、公务局,锅炉和电梯检查业务由公务局下属的特种机械科管理,延续了独立检验师制度,一直保持到1955年。 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为保持锅炉等重要设备安全,东北人民政府在公安局设专门干部管理锅炉。 1949年,大连起重机器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5吨桥式起重机,四年后,太原重机厂将这个纪录提高了10倍。,7,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0年,上海市军管会将接收的旧政府特种机械管理机构和人员全部划归上海总工会代管,一年后,划转新成立的上海市劳动局,期间,所有业务工作并未停止,锅炉检验依然沿用旧政府时代的独立检验师制度,直到1955年根据国务院指示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 1951年,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

4、厂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电梯,安装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后。 1955年4月国营天津第一棉纺厂发生锅炉爆炸,死亡8人,伤69人。同年6月11日,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锅炉检查总局设在劳动部。当时拟按前苏联模式,建立垂直管理的机构建制。 安全监察初创、探索阶段(1955年-1982年)。,8,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1月,开展大检查,进行普查登记,开始对锅炉、气瓶和起重机进行登记建档,包括对一些缺少图纸资料的锅炉进行测绘、强度计算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劳动部的领导非常明智:技术、人才 认识到锅炉安全检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锅炉安全必须从技术上把关;认识到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锅炉安全技术鉴定委员

5、会,依靠专家解决重大问题; 着手从全国各地(主要从上海、华东和东北地区)、各行业(铁路、电力、机械)调遣专业人才; 多种渠道培养专业干部,联系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多种形式分期分批进行干部培训。,9,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毛泽东主席以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同志就接见过在北京劳动干部学院参加劳动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这些学员中许多同志为中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贡献了毕生心血。,10,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之后的23年间,根据天津第一棉纺厂的事故教训,在逐步组建正式安全监察机构同时,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开始了在全国大范围检查和锅炉登记建档工作,加强管理、消除隐患

6、,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锅炉事故急剧下降。同时参考前苏联标准着手制定技术规范,劳动部于1960年颁布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1958年大跃进和其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锅炉安全监察工作受到很大冲击,锅炉安全检查总局被撤并为劳动部劳动保护局下属的一个处。19601962年出现锅炉爆炸事故猛增的情况。,11,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63年5月,经济情况好转,鉴于工业生产安全需要,国务院批准了劳动部关于恢复锅炉安全监察机构的报告,重建锅炉安全监察局,确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干部编制500人 至1966年5月,各省根据国务院文件,相继建立了机构,加强了立法、管理、培训等基础工作,开展了设计、制造、安装、

7、使用、维修等重要环节的监察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有了好转,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监察工作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1966年至1976年,锅炉安全管理被斥责为管卡压,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被撤销,专业干部被下放调离,工作停止。设备粗制滥造,埋下事故隐患。,12,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79年前后,全国连续发生几起压力容器恶性爆炸事故(吉林球罐、南阳热交换器、温州液氯钢瓶),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严峻的安全形势迅速做出了反应,发出事故通报,并在原有的编制的基础上,新增800名锅炉安全监察干部编制,同时肯定东北地区建立锅炉检验所的成功经验,批准建立“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 1979年杭州会议号

8、召建立专门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开始走向监、检分离的“双轨制”道路。,13,中国特种设备简史,老一代革命家薄一波同志在检验单位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先后两次为太原锅检所题词,为检验事业发展指明方向。,14,安全监察基本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阶段(1982-2000年) 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首次提出了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提供了构建安全监察与检验“双轨体制”的法律基础。 20年来,监察制度和监管体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纳入国家监察的设备范围科学合理,工作职能比较清晰,法制依据比较充分,安全责任比较明确。 这一阶段,法制逐步完善,监管措施逐步到位

9、,管理逐步规范,监管能力逐步提高,各类事故较大幅度下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长足发展。,15,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既是里程碑,更是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 近几年来,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机制,三个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全体制、创 新机制、确保安全、促进发展的目标远未实现。 这一阶段,安全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作 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到位率要进一步提升,安全状 况要进一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要明显增 强。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使特种设备使用管

10、理 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6,中国特种设备简史,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549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该决定作相应的修订。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9年5月日起施行。 两项新职能:节能监管、事故调查,17,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念和范围,18,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1.特种设备的概念: 什么是特种设备? (国外没有明确的定义,危险性设备、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 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特征:涉及生命安全; 危险性较大; 集合名词。,19,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2.纳入监察范围

11、的特种设备: 三个因素: 造成群体伤害; 造成他人伤害; 产生较大社会影响。,20,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412号令的规定,将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8类设备和设施纳入安全监察范围。,21,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锅炉55.4万台,22,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压力容器158.7万台;移动式压力容器2.1万台;气瓶13085万只,23,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压力管道75万公里,24,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电 梯77.13万台,25,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起重机械82.36万台,26

12、,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客运索道836条,27,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大型游乐设施1.4万台,28,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场(厂)内机动车辆27.2万辆,29,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锅炉 蒸汽锅炉 V30L; 热水锅炉 P0.1MPa 且W 0.1MW; 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 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 P0.1MPa,且PV2.5MPaL; 气瓶 P0.2MPa,且PV1.0MPaL; 氧舱。 压力管道 P0.1MPa,D25mm 介质:气体、蒸汽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管道。,30,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电梯 载人(货)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 起重机械 起重量0.5t的升降机;

13、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和电动葫芦。 客运索道 客运架空索道; 客运缆车; 客运拖牵索道。,31,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 速度2m/s 或 高度距地面2m 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 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及相关设施; 承压设备材料。 特种设备的具体品种及其影响安全的关键部件、材料的具体范围,依据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32,特种设备各省分布示意, 40万台, 20万台, 10万台, 10万台,中国特种设备分布情况, 50万台,33,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种设备分布日益广泛: 从第二产业 第一、第三产业 城市 农村 企业 家庭 已经成为 国民

14、经济重要的基础设备; 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重要的基础设施。,34,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备 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命脉”:石化装置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比重高达40%以上。长输管道是第五大运输工具。 起重机械是主要工业行业的“骨干”,35,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特种设备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电梯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气瓶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压力容器,进入千家万户。 燃气压力管道成为城市的“生命线” 游乐设施已成为人们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载体 客运索道已经成为旅游观光、实现人与自然沟通

15、的桥梁,36,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特种设备的发展情况 特种设备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见关系图) 特种设备制造装备业和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装置的工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特种设备制造装备业年产值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为社会提供了近10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以使用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装置的工业领域(电力、石油、化工、冶金)产值占GDP的1/3以上。,37,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8,特种设备发展趋势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种设备的发展趋势特点: 更高效。高参数、高效能、大型化发展趋势。 更安全。安全可靠已成为设备的最重要指标。新材料、新技术、新检

16、验方法不断应用。为实现长周期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奠定基础。 更节能、更环保。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节能、环保问题倍受关注。 更具人性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多地体现在特种设备产品中。,39,石化承压装置向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为1.63亿吨、原油加工能力达2.1亿吨, 形成 沿江(苏、徽、湘、鄂) 沿海(沪、粤、津、鲁、浙、闽、琼) 东北(辽、吉、黑)三大石油化工版块 乙烯单套装置生产能力 几万吨/年十几万吨/年百万吨/年 炼油装置生产能力 几十万吨几百万吨千万吨/年 煤液化装置中的加氢反应器的最高工作温度达454、最高工作压力达20Mpa、壁厚达340mm、直径5m、高20 m、重量达1900T 为满足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战略储备和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石油、天然气储罐大型化也是发展主流。如:“西气东输”沿线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