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87735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厂安全标准化——电气专业知识(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电气部分),内容提要,二、变配电系统,本项目适用于企业10千伏以下的变配电站以及以柴油发电机为主的自有发电供电系统,(包括10千伏电源高压配电、变电及低压0.4千伏配电)也包括10千伏、6千伏专用变电系统和高压用电系统。,资料应符合如下规定: “六图” “四单” “二票”,1、资料,“八制”:交接班制、巡视检查制、缺陷管理制、安全操作 制、门禁制、电气相关方管理制;电气设备设施工具安全运行管 理制、应急预案; 其他应提供的基础技术与管理信息资料(包括综合自动控制 系统)。,环境条件 (1) 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应符合当地环境条件下的安全

2、运行、安装 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或欠电压、过电流(过载)和接地故障保护 的安全要求,防护等级匹配,绝缘、屏护、间距可靠,标识清 晰。 (2) 变配电站不得设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房内或毗邻 处,不得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火灾危 险性为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应符合 GB 50058的相关规定;不得设置在多尘、水雾、有腐蚀性气体、 地势低洼或可能积水的场所;站房和室内电缆沟应防漏、防晒, 且无积水痕迹。地下变配电室应符合相关要求。 (3) 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场)。,2、环境条件,(4) 预防油品流散和通风应符合以下规定: 总油量

3、超过100kg油浸电力变压器应安装在独立的变压器间, 下方设置储存变压器油的事故储油池;必要时,设置挡油和排油 设施。 预装式变电站及其干式变压器应在专用房间内采取可靠的通 风排烟和降温散热措施;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宜选用干式气体绝 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 (5) 站房门、窗及开孔应符合如下要求: 门、窗向外开启,并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且不宜直通含有 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高压室门应向低压间开,相邻配电室门应双向开启; 门、窗及孔洞应设置防小动物侵入的金属网,并遮阳、防 雨雪。,门、窗向外开启,并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门、窗及孔洞应装设网孔小于10mm 10mm的金属网。,变

4、压器、发电机 (1) 绝缘介质液位、压力指示应清晰,且无泄漏,电能质量及相关 额定参数符合运行规定。 (2) 温控装置连接应正确,信号清晰,不超过其允许值。 (3) 绝缘、接地故障保护等保护装置应完好、可靠,有定检资料。 并应配置在异常情况下用于信号或跳闸的保护装置,且完好、 可靠,有定检资料。 备用发电机组与电力系统应设置可靠的联锁装置。 (4) 瓷瓶套管应清洁无积尘、无裂纹、无放电痕迹。 (5) 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备运行时无异常声响,高压 隔离刀闸断路器手力操动开关应加锁。,3、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油的液位、压力指示应清晰,油色清澈,且无泄漏,发电机必须有温控装

5、置,干式变压器在巡视时密切注意温度变化,,瓷瓶套管应清洁,无积尘、无裂纹、无放电痕迹。,室内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某公司利用节假日清扫变配电装置,(6)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门和墙壁应符合以下 要求: 干变(有IP2X及以上防护等级)外廓与门净距:1000KVA以下 应为0.6m,12502500KVA应为0.8m;干变之间距离应大于1m,并 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 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的网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7m,网孔应小于 4040mm,围栏门应装锁。栅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2m,其最低栏杆 至地面净距应小于200mm。所有屏护遮拦装置应安装牢固,PE线连接 可靠; 危险部位(

6、工况)应有遮栏与警示色标,或监视报警装置。,干变(有IP2X及以上防护等级)外廓与门净距:1000KVA以下应为0.6m,12502500KVA应为0.8m;干变之间距离应大于1m,并应满足巡视维修的要求,非封闭的变压器或电气设备应装设网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7m,网孔应小于4040mm,围栏门应装锁。,栅状遮栏高度应大于1.2m,其最低栏杆至地面净距应小于200mm。金属围栏应PE连接可靠,高低压配电装置、电容器 (1)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符合如下要求: 裸露的带电体上方不应敷设照明线路、动力线路、信号线路 或其他管线; 屏前通道上方裸导电体距地面高度低于2.5m、屏后低于2.3m 时应设置遮

7、护物,其他有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护; 室内所设置的遮护物或外罩的防护等级应按要求选择,但至 少不应低于GB 4208的IP2X级,低压裸带电体与遮护物净距应大于 100mm,板状屏护应大于50mm,且安装牢固、可靠。当采用遮护物 和外罩有困难时,可采用阻挡物进行保护。 (2) 所有瓷瓶、套管、绝缘子应清洁无裂纹,安装牢固;母排应清 洁整齐,间距合格;相序包括N排、PE排标识应明显,漆色无变色 或变焦现象;接点连接应良好,无烧损痕迹。,4、高低压配电装置、电容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电容器,屏前通道上方裸导电体距地面高度低于2.5m、屏后低于2.3m时应设置不低于IP2X级遮护物,其他有危险电

8、位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护,母排清洁整齐,间距合格;相序标识应明显,裸露的带电体上方不应敷设照明线路、动力线路、信号线路或其他管线,(3) 各类电缆及高(低)压进线、出线敷设除满足设计规定还应 符合如下要求: 电缆绝缘应可靠,接头(包括PE线)牢固,整齐清洁,电缆 沟内干燥无杂物;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 并保持安全间距; 电缆敷设时,弯曲部位应满足如下要求:无铅包和钢铠护套 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最小允 许弯曲半径为10倍的电缆外径;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为20倍的电缆外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9、为15倍的电缆外径。,(4) 断路器应在额定参数下可靠地接通、分断和保护装置。并符 合: 断路器灭弧介质绝缘应可靠,无泄漏和变色,定期维护保养 和试验应合格; 高压开关成套装置刀闸接触应良好,联锁保护装置可靠; 当采用屋内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配电装置,在低位 区应配置SF6泄漏报警仪及事故底部排风装置。 (5) 操动机构应能可靠地分合电路,合闸到位,脱扣装置整定有 效。双电源供电或自发电应加装联锁装置。 (6) 空气开关刀闸灭弧罩应完整,触头平整。 (7) 电力电容器应设置单独的控制和保护装置。充油电容器外壳 应无异常变形,无渗漏。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正面与墙面 距离应大于1.5m;

10、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距离应大于2m。电容器 室的门应向外开,有良好的通风。,空气开关灭弧罩应完整,触头平整,电力电容器外壳无膨胀,无漏、渗液痕迹,(8) 变配电设备、装置、构架体、外界或外露可导电部分的PE线 应连接可靠,线径截面积及安装方法符合本标准4.2.39的相关规 定。 (9) 安全用具及防护用品应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并存放合理。 (10)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通道与围栏应符合如下 要求: 室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或至建筑 物、构筑物顶部,10KV应为2700mm;35KV应为2900mm;110KV应为 3500mm。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

11、2500mm时应设置 固定遮栏,其安全距离应符合GB 23821的相关规定,并设有警示牌。 室外配电装置场所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围栏。 室内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 10KV应为2500mm;35KV应为2600mm;110KV应为3250mm。电气设备 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300mm时,应设置固定遮栏,其安全 距离应符合GB 23821的相关规定,并设有警示牌。,变配电设备、装置、构架体、外界或外露可导电部分的PE线应连接可靠,各种安全用具应完好可靠,有定期的检测记录,存放要求规范,接地故障保护可靠,明敷接 地PE干线涂黄绿相间的条纹,室外配电装置场

12、所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围栏。,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00mm时应设置固定遮栏,并设有警示牌。,室外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或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10KV应为2700mm;35KV应为2900mm;110KV应为3500mm。,室内配电装置通道最小宽度(净距)mm,注:1. 通道宽度在建筑物的墙柱个别突出处,可缩小200mm。 2固定式开关柜靠墙布置时,柜背离墙距宜取50mm。 3通道应便于设备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置2个出口。,警示色标(装置)应清晰、完好。所有遮拦、围栏、阻挡物、屏护和外壳等装置,应满足机械强度及稳

13、定性、刚度和PE连接可靠的要求。,三、固定电气线路,本项目适用于企业内所有非临时架设的,由低压配电室或低压开关出线端至用电场所的动力箱、照明箱、柜、板进线端之间的电气线路。评审按厂电气系统的技术资料,了解低压线路的类型、敷设方式、分布状况和数量,以低压线路总开关控制的系统线路为计量数。,系统布线 (1) 系统布线的选择、敷设应避免环境因素及各种机械应力等 外部作用而带来的损害;安全净距应符合GB 50054的相关规定; 电缆线路应符合GB 50168、GB 50217的相关规定。 (2) 裸导体线路室内敷设不应与起重机滑线设在同侧,与地面 及其他设备、设施的净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裸导体线路室内

14、敷设安全净距(m),1、系统布线,(3)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允许最小净距应 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应符合以下规定: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 规定;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m),桥架与一般工艺管道的平行间距应有0.4m,金属线槽内电线或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线 槽截面的20%,载流导体不宜超过30根。电缆桥架总截面积与托盘 内横截面积的比值,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和信号线路或电 缆的总截面不应超过50%。在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金属线槽

15、 布线;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跨越通道 应大于6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1.8m,且不宜敷设 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钢制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直线段长度超过30m(铝合金或玻 璃钢桥架超过15m)或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宜设置伸缩节或补偿 装置; 所有线槽或桥架PE连接可靠。,(5) 埋地敷设的电线管应采用大于2.5mm的厚壁钢导管;电线管 口端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应加装软套;绝缘导线穿管敷设 时,导管内导线的总面积应小于管子截面积的40%。正常场所不 得采用塑料管埋地布线。 (

16、6) 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蔓延着火而酿成严 重事故的场所,配电线路应设有防火阻燃及监测报警措施。,线路(包括PE线) 应保持导电的连续性、可靠性,线路接头 连接可靠,无机械损伤,无松动;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并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 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并应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值 和线路电压损失不超过允许值。消防用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并 保证可靠供电。 导体最小允许截面(mm2),2、线路(包括PE线),配电线路分级保护装置 (1) 应分级设置接地故障保护、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 压及欠电压保护等装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 信号。 (2) 以下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器): I类手持式及移动式临时性用电设备,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 设备; 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 家用电器类或插座回路; 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