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7514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声音的强弱》l 粤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声音的强弱单元3学科科学年级四学习目标科学知识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科学探究1、 知道物体能够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2、 通过观察,发现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的联系。科学态度1、 善于观察,养成将事物的特点与其性质相联系的习惯;2、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猜测,获得证据,得出结论。重点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难点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2、课前问答。1、 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听到的声音很大,有时候却很小,这说明什么原因?(这说明声音是有强弱之分的。)3、那么声音的强弱又与什么有关呢?二、问题引入。1、出示情景图,波波敲打鼓面,鼓面上的豆子跳起来的情景,引出疑问:问题1:你观察到了什么?(我看到小男孩在敲击鼓,而且鼓面上的豆子在跳动。)问题2 :豆子为什么会跳起来呢?(因为敲击鼓的时候,鼓面在振动,从而豆子就跳起来了。)问题3 :如果轻轻地敲打鼓面,豆子还会跳起来吗?(也会跳动,但可能不会很明显。)轻轻的敲和用力的敲鼓面,豆子的跳动情况是否真的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板

3、书课题:声音的强弱)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观察情景图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回顾旧知,从而引入新知。通过情景图中现象,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振动的强弱也会引起声音的强弱。讲授新课1、 活动一 鼓面上的豆子刚刚我们说到用力敲鼓面,豆子跳动得比较厉害,轻轻敲就跳动得不是很明显,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一下吧。1、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敲打鼓面,观察鼓面上豆子跳动的高度。(出示敲击鼓面的图片)记录实验现象。3、总结交流。我的发现:鼓面振动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鼓面的振动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2、 活动二 判断声音的强弱刚刚的实验告诉我们,鼓的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那么:1、思考: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

4、与什么因素有关?2、实验: 分别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和三角铁,判断声音的强弱。(出示音叉和三角铁的图片)3、思考:不用耳朵听,能不能判断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4、实验步骤:(1)、用将音叉放入装有水的水盆中,然后用大力敲击音叉,观察溅起的水花的大小。(2)、同样方法,换成小力敲击音叉,观察溅起水花的大小。(3)、多重复几次,记录实验现象。(4)、先捂住耳朵,然后用手触摸三角铁,另一同学用大力敲击三角铁,感受三角铁的振动幅度大小。(5)、用同样的方法,用小力敲击三角铁,感受三角铁的振动幅度大小。(6)、多重复几次,记录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5、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三角铁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6、继续实验:重复刚才的实验操作,用耳朵听一听声音的强弱,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三、拓展提高 分贝 计量声音强弱时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正常交谈的声音在40 60分贝,汽车行驶时的声音约85分贝,飞机起飞时的声音达130分贝。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总结结论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强弱引起豆子跳动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动手实验,经历实验现象的产生。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物体产生声音的强弱于振动的幅度有关。课堂小结物体的振动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物体的振动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板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 声音强振动幅度小 声音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