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866548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综合练习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电大法学概论导学之 综合练习题第一章 法学一、填空题1、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以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P72、按照通常来说,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P33、一般认为,法是由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组成的。P24、一般认为法律权利具体包括自由权、请求权、诉权。P45、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范围,包括对象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P76、法的行为模式有三种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P3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的效力包括(ABC)P7A、对象效力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域外效力2、以下属于我国法的渊源有(ABC)P6A、宪法 B、

2、行政规章 C、法学专家观点 D、国家条约3、以下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ABCD)P7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4、法的社会作用包括(CD)P8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维护阶级统治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5、依据法律责任内容的不同,我国通常将法律责任分为(ABCD)P11A、违宪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6、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动态过程,包括以下(ABCD)环节P12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三、简答题1、简述法的定义和特征P1-2(1)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具有普遍约

3、束力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系。(2)特征1)国家性2)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3)普遍性和强制性2、简述法的作用P7-8(1)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2)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执行公共事务3、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P16-17(1)联系:都属于上层建筑;有一定的重合性;一定的互补性。(2)区别点产生时间和条件;制定机关和程序;内容与调整方式;调整范围;制裁方式4、简述政策与法的关系P15-16(1)联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法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保障(2)区别制定机关与制定程序;规范形式第二章 宪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

4、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P312、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P2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P235、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P26-27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P28二、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5、ABCD)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2、以下属于我国法的渊源有(ABD)P6A、宪法 B、行政规章 C、法学专家观点 D、国际条约3、以下行政区域设立自治机关的有(ABC)P28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BD)P24-25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议论自由 D、结社自由5、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A)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

6、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P31A、45周岁 B、40周岁 C、18周岁 D、55周岁三、简答题1、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P30(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权立法权;人事任免权;重大问题决定权;监督权;罢免权;其他2、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24-25平等权;政治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经济社会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华侨、归侨、侨眷权 第三章 民法一、填空题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可以分为静态的财产归属关系和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前者主要由民法中的物权法调整,后者主要由民法中的债权法调整。P332、民法调整

7、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P33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4、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P365、依照民事权利内容的性质不同,可将权利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P366、依权利是否实际取得为标准,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P377、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P418、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

8、力相互适应的民事活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9、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P3810、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P4311、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因为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P4412、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P4513、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

9、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4814、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P6215、物权的效力包括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上请求权。P64-6516、担保物权主要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三种。P7117、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个方面。P6618、能够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有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P7419、债的保全方法有二:代位权和撤消权。P7620、保证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P76二、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CD)P34-35A、平等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公序良俗

10、原则2、依照民事权利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ABCD)P37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3、一般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ABCD)P39A、要有违法行为存在 B、损害事实的存在 C、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ABC)P40A、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违法责任原则5、民事责任的例外主要有(ABC)P40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可抗力 D、醉后闹事6、以法律行为于意思表示之外是否必须交付实物为标准,可以划分为(AB)P52A、诺成性法律行为 B、实践性法律行为 C、有偿性

11、法律行为 D、无偿性法律行为。7、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主要有(ABCD)P54A、民事行为能力欠缺 B、无处分权限的欠缺 C、代理权的欠缺 D、债权人同意的欠缺8、根据委托产生的根据不同,可将其分为(ABC)P57A、委托代理 B、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 D、表见代理9、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P63A、物权法定原则 B、一物一权原则 C、公示公信原则 D、平等原则10、根据对物的不同使用,可将物权分为(AB)P63A、用益物权 B、担保物权 C、动产物权 D、不动产物权三、简答题1、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P36主体地位平等;强调自由意志;等价有偿2、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和法律后果P43

12、-44(1)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经过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2)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者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的税款和债务和应当负责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被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或者确切知道他的下落,经过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消对他的失踪宣告。失踪宣告被撤消后,代管人应当向失踪人交还代管的财产,并且向失踪人保管财产代管的情况。3、简述法人的成立条件P49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简述无效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情形P56(1)无效法律行为是指已经成立,但是不

13、具备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从而不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2)种类主体不合格;意思表示不真实;行为内容违法5、简述物权的效力P64-65物权的优先效力;物权的追及效力;物上请求权四、案件分析题想将家里的一套5万元的音响出卖。后来,作为余某托人认识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音响买卖合同并且约定在一个月后才来取货。不久,余某父亲发现了这个事情。分析(1)该音响合同的效力如何?P54 P41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因为作为中学生余某属于相对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生效与否,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2)针对这种措施,并结合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李某和余某的父亲能够采取哪种措施?P54-55

14、作为余某的父亲可以拒绝承认,或者是在一个月内不追认,该合同也同时视为拒绝。当然,作为李某也也可在追认前进行撤消。2、甲与乙为夫妻,甲2001年出走5年未归,乙在2007年一月向法院宣告死亡。问(1)请问甲是否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P44符合(2)宣告死亡会产生那些法律后果?P44该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消灭;财产继承开始;婚姻关系开始;债权债务关系了解。 第四章 合同法一、填空题1、我国合同法规定,因一方当事人违反约定,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到损害方有权选择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承担侵权责任。P982、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P843、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有口头

15、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P844、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就是受要约人同意的意思表示。P85-865、合同当事人双方对格式条款理解发生争议的时候,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P886、在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并且只能够择一适用。P987、因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侵犯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P98二、不定项选择题1、有效的承诺,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有(ABCD)P86A、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B、承诺必须是对要约明确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C、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D、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但对非实质性的内容作出更改,可不影响合同的成立2、以下关于要约邀请说法正确的有(ABC)P85A、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B、要约邀请一般包括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