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1886641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241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全套课件【标准版】(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目录 绪论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第五章:学前教育环境 第六章:学前教育活动 第七章:学前教育合作与衔接 第八章:学前教师 第九章:学前教育评价 绪绪 论论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0-6岁儿童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其教育规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为学科研究对象,其基本范 畴为: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行为表现,营 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前儿童获 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围绕此基本范畴建立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命题、规律 等是学前教育学的根本使命。 学前教育学的性

2、质学前教育学的性质 根据学科对象来看,学前教育学属于一门社会学科,其研究对 象是学前教育这一社会现象。 依学科功能来看,学前教育学是理论与应用性质兼具的学科, 既要对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及问题作出理论解释,研究学前教育 的规律,又要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要直接服务于 学前教育实践。 从学科历史来看,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方兴未艾, 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学前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托儿所、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前教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总结托儿所 、幼儿园教育的经验,结合学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实际,研 究学前教育理论,揭示学前教育规律及

3、其发展趋势,为学前教 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学前教育学积极关注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掌握世界学前教育 发展的最新动态,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进 行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标导航:目标导航: 1.掌握教育及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2.了解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掌握主 要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观点,学会运 用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 3.理解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第一节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概念 教

4、育是什么教育是什么? ?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 中国: “教”、“育”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在先秦古籍中,“教”与“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西方: 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由拉丁语ediere而来 ,拉丁语 的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成的“e”在拉丁舞中有“出” 的意思 ,ducere有“引”的意思。 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之意思。 广义的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 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 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这里的

5、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 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 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 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概念二、学前教育的概念 众说纷纭: “学前教育就是幼儿教育,指36、7岁儿童在幼儿园进行的 教育 ”。 “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黄人颂 学前教育是对“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梁 志燊 “学前教育是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和教 育”。 “能够激起出生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 而有57岁

6、差别)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 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 广义的学前教育: “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 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出生至进入小 学前的儿童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和其他几个概念的辨识三、学前教育和其他几个概念的辨识 人生阶段人生阶段产生的时间产生的时间概念的立足点概念的立足点内涵内涵 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进人 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 育; 早期教育即婴儿教育,指 对03岁婴儿期学前儿童 进行的教育 ; 幼儿教育旧称幼稚教育, 指对36、7岁幼儿期学前

7、 儿童进行的教育; 儿童教育则包含了婴儿期 (03岁)、幼儿期(36 、7岁)、儿童期(611 、12岁)儿童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相对于 学校教育而言的的, 在近代出现正式“学 校”后才逐渐产生; “早期教育”是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婴儿期教 育的重视,逐渐发展 并普遍运用的概念; “幼儿教育”、 “儿童 教育”更为古老,原 始社会就有了对儿童 的教育 。 “学前教育”更多地 是从学校教育的立 场对儿童的教育阶 段作出界定 ; “幼儿教育”、“早期 教育”、 “儿童教育” 更多地是从人的自 然发展过程对儿童 特定发展阶段的教 育作出界定,其主要 依据是不同年龄阶 段儿童的身心发展 特点。 “学

8、前教育” 内涵更 为丰富。 “学前教育” 要求对儿童 的教育“学 前”与“学后 ”应整体地 、有差别地 予以考虑。 四、学前教育的意义四、学前教育的意义 学前教育:干什么?学前教育:干什么? 1.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1)促进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 (2)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3)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形成 2.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1)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2)影响家庭生活幸福,带来长远社会效益 “发现儿童,选择和匹配适宜的教育资源,为每个儿童找 到适合的方法,使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

9、、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保 障儿童的存活。 在原始社会初期,孩子归属于氏族内部公有,对幼儿实行 的是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 原始社会末期,孩子归小家庭所有,儿童公共教育逐渐变 成了个人的事,家庭教育产生了。 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2.奴隶、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育方式和内容上成人化倾向非常严重,或者认为儿童不 懂事,根本不需要专门的教育。 认为儿童是卑贱的或生来带有原罪等等。 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 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极其缓慢和落后的。 3.资本主义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

10、育机构最初在欧洲建立,在当时是比较简易的,以 收容、教养工人的孩子为主要目的。 4、20世纪以来 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1. 1.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 发展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 生 1840年,福禄倍尔正式将自 己创办“保姆养成所”命名为幼儿 园 “幼儿园之父” (2)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如法国、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入园率都在90%以上 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学前儿教育机构向着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 样化、教育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质量

11、的提高 教师水平的提高 ,有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师资提高到了 大专以上水平,并实行专门的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进步 。 2.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903年春夏,在湖北武昌由张之洞倡导,由端方 主持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成立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 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总的说来,新中国成立之前,学前教育的发展还 是比较缓慢的。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学前教育机构的 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3. 3.当代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新特点当代学前教育

12、机构发展的新特点 政府增加对学前教育机构投入 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多元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种类更多样 学前教育机构功能更完善 学前教育机构教育质量更高 家、园、社密切合作 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倍 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年) 德国幼儿教育家 人的发展理论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理 幼儿园的作用和任务 “恩物” 游戏与作业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与 作业材料恩物 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1907年,创办了“幼儿

13、之家” 具有“吸收的心智” 自由的原则 工作的原则 适宜的环境 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观 “幼儿教育的改革家” 蒙氏教具 陶行知(18911946年), 安徽歙县人。 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 范学校; 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 子矶幼稚园; 参与发动了平民教育运动、乡 村教育运动等; 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 “人民教育家” 陈鹤琴(18921982), 浙江上虎县人 。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 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 园; 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 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 作。 第三节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学前

14、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1.基础性 法:政策法规意义上的规定性(指导性) 学前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认定 理:学术理性的逻辑性(观念性) 学前期对于整个人生的意义 学前教育对于终身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一、学前教育的性质 2.公益性 我国教育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 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教育公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性。教育公共性具 体体现在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和教育事业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 担、共同管理、共同监督。二是公平性。教育公平性主要表 现为受教育机会要平等,教育发展要均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 平的基础。 免费的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有效保证 从个

15、人功利、私人事务到社会利益和社会事业(正外部性) 国家和民众的责任; 全球意识和全人类性 学前教育的收费与公益性问题 教育收费=营利性? 二、学前教育的特点二、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义务性 非强制性 课程的灵活性 2.学前教育保教结合性 3.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4.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思考:思考: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从没上过幼儿园,也发展得很好 。”请谈谈你的看法。 目标导航:目标导航: 1.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运用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分析当前的学前教育热点问题; 3.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努力做好学前教育 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与保障 第一节第一节 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一、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 1.有利于提高人口就业率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指出我国幼儿园的任务之 一便是“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科学适宜的学前教育-爱心、自信心、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