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65181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技术标招投标书(道路)(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目 录第一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三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四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五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六章 资源配备计划第七章 材料(周转材料)投入计划第八章 技术难点、重点及相应解决方案第一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合理,施工部署全面、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XXXXXXXX路建设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XXXXX,规模为改建长虹路总长136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道路宽16米,绿化带2*2.5米,人行道宽2*2.0米。2、计划工期:62天,计划日期:2017年3月20日开工,2017年5月20日竣工。3、质量标准:合格。、道路工程设

2、计说明1、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位于XXXX。道路设计总长1360米。本次实施XX路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项目道路沿线与镇区内其他街区道路相交。项目建设期限暂定为一年。道路横断面:道路红线宽25.0米,其中行车道路宽16.0米,绿化带2*2.5米。人行道宽2*2.0米。本项目由XXXX进行委托,根据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本工程的设计内容主要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即:道路的平面、纵断面、路面结构及沿线桥涵,道路沿线管线,道路交通工程等的设计)综上情况,本工程可划分为一个合同段。2、平、纵线型设计平面设计线位依据总体规划,线型基本与总体规划一致,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局部

3、平面线型进行了优化处理,长虹路为东西走向。纵断面设计按行车条件、路面排水、管线敷设的要求,道路纵断面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力求线性平顺,起伏和缓,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保证路基稳定,又尽可能减小土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保证与相交道路的顺适衔接。、满足各种管线的埋设要求。、满足各种控制点包括道路起终点,各交叉路口一级沿线建筑标高控制的要求。3、横断面设计本项目道路横断面基本与初步设计一致,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部分道路断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处理具体如下: 长虹路道路红线宽度25米,行车道路宽度16.0米,绿化带2*2.5米,人行道宽2*2.5;行车道横坡采用1.5%双向支线路拱

4、横坡,人行道采用1.0%单向直线路拱横坡。4、路基路面工程设计、原有道路状况本项目道路为原有道路改建,具体状况如下:XXXX KO+600-KO+960段原路为沥青路面,路基宽度为7.5米,路面宽度为6.5米,路面结构为3cm沥青表处,下为50cm天然砂砾,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30m,路面局部有坑槽,波浪,坑边,龟裂等现象,行车舒适度一般,KO+960-K1+500段原路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为14米,两侧设有路缘石,2*2米人行道,路面结构为4cm沥青混凝土,下为50cm天然砂砾,路面局部有坑槽、龟裂现象较多,混凝土路缘石剥落严重。K1+500-K1+960段原路为沥青路面,路基宽度7.5米,路

5、面宽度5.0米。路面结构为3cm沥青表处,下为50cm天然砂砾。、一般路基设计道路沿线地层沉积较为简单,无构造断裂带通过,场地稳定;土层含盐量较低,无腐蚀性,粉土层厚度不大,分布面积广泛且均匀,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作为路基主要持力层时适宜的,道路设计高程位置为道路中心线,道路红线边缘处挖方边坡采用1:1.0,填方边坡采用1:1.5。、特殊路基设计由于路基基本回弹模量小于30MPa,加之粉土层覆盖厚度达到1.5米,原有道路砂砾层厚度无法达到抗冻深度要求,因此改建路段需全部挖除老路,并对路基进行换填处理,根据当地的筑路材料情况,换填材料采用天然砂砾,行车道路基范围内换填40厘米,路基填方施工时,应清

6、除现有地面的腐质土及粉土,用天然砂砾补足。、同层位路基土图性因该相似,土质路基压实标准不低于下表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范围(cm)压实度次干路支路填方0-80949280-15092911509190零填及挖方0-309492150-、路面设计弯沉值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城市次干路、支路路面设计年限按10年计算。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为163.2万次,设计弯沉值LD=55.0(0.01mm)。、路面结构层确定根据上节设计弯沉值及综合各种因素,经核算,确定路面结构。长虹路主车道加宽部分采用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1厘米沥青同步碎石、20厘米厚5%水泥

7、稳定砂砾、35厘米厚天然级配砂砾,总厚度61厘米。主车道原有老路基,路面部分取消35厘米厚天然级配砂砾底基层,充分利用原有路面结构层。只设计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F)、1厘米沥青同步碎石、20厘米厚5%水泥稳定砂砾、总厚度26厘米。人行道采用6厘米厚方砖、3厘米卧底粗砂、30厘米天然级配砂砾,总厚度39厘米。、下封层下封层采用单层式沥青同步碎石,碎石(1cm以内)用量为15.1m/1000,沥青用量为1.2kg/,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10,施工完毕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行。、粘层采用乳化沥青,洒布数量宜为0.6L/。、沥青混凝土、粗集料:强度为3级。且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

8、良好的颗粒形状,扁平细长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泥土含量小于1%。、沥青:采用克拉玛依沥青、沥青标号为A-90。、砂: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形状接近立方体且较清洁的砂。、矿粉:采用石灰石磨细的石粉,不含泥土,结团颗粒,小于0.074毫米粉料的含量大于80%。、基层与底基层的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最大粒径37.5毫米,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含量5%,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3.0MP,压实度不小于98,并在初凝前压实。水泥稳定砂砾全部采用集中厂拌。、天然级配砂砾基层颗粒最大粒径5.3厘米,0.5毫米以下颗粒含量不大于15%,压实度不小于96%。基层与底基层的技术要求,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应严格按

9、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细则(JTG/T F20-2015)中的规定及要求执行。5、道路附属工程设计本项目设置无障碍设施,由于拟建项目区域内交量不大,暂不设置公交停靠站等附属设施。本项目不设置涵洞6、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本项目道路排水采用漏孔路缘石,主车道通过漏孔路缘石将水排至绿化带,人行道排水直接坡入绿化带。7、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设置情况:本项目只设置热熔型标线。交通标线设置情况:交通标线主要为车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和车道边缘线,采用热熔型标线涂料;本项目共设标线1514平方米(含所有标线)。8、道路照明工程本项目不设置路灯。9、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本项目不设置绿化设施。10、交叉口设计全线共有5个主要

10、平面交叉口,全部采用普通平面交叉设计,其余为预留单位进出口道。11、该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包括砂、砂砾石、卵石、片石、土料、水、沥青、水泥、钢筋等。砂、砂砾石用于路基、路面、料场储量丰富,品质良好,采用机械开采,汽车运输。各料场分述如下:、路基、路面料场:路基料场位于68团砂砾料场处,路面料场位于67团5连砂砾料场处,为外购材料,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路面及桥涵成品料场位于67团5连砂砾料场处,为外购材料,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其它筑路材料的运输由现有道路进入工地,运输条件满足施工要求,不需要建施工便道。12、施工注意事项、路基施工、路基土在路槽下1米范围内如有树木,杂草、垃圾、种植土等物,

11、必须充分予以清除后,再分层回填并压实,分层最大厚度必须在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不得用含有垃圾,腐土,杂草,树根的土体回填路基。、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波,波浪,积水等现象。土基过湿时,必须翻晒或换土,路槽开挖好后,若发现有不良土基时,应及时通知勘察单位。、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胸腔以上回填土的压实度不低于填方要求。、其它注意事项道路中线平面定位及BM点由测量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路基、路槽、沥青路面等施工验收应满足有关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道路起、终点击相交路口与其他路面衔接处,均应自然平顺。、施工时应对道路宽度范围内的井盖进行处理,使其符合路面设计标高,并与四周道路平顺。二、技术措施针对性强,对

12、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道路工程施工1、路基土石方、施工准备:、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批准同意后,即可提出开工报告,获准后方可开工。 、与地方部门联系处理好施工用地拆迁,场地清理等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做好排水设施,路堤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表面应做成2%4%的横坡。、做好开工前的复线工作,准备两个测量队分别对A段、C段进行复线测量,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

13、,发现问提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填料要求:、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具有腐朽特征的土。、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路基填料应有一定强度要求,填方材料应进行试验,其CBR值应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填料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填筑且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0cm。、填筑试验:在全合同段内路基施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路基填筑前,路基用地范围内及取土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坑穴填平夯实,做好清表后基底压实。压实度必须在95%以上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在首次开工后先做不少

14、于100米的试验段,以确定各项施工控制参数,在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正常施工。、挖方施工概况:本标段路基挖土方开挖深度较小,属浅挖地段,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法: 首先,采用全站仪打出线路中心线控制桩,按设计路基横断面放出开挖边线并用白灰线示出,针对本标段均为浅挖的情况,利用挖掘机配合铲运车,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进行挖方区清表及挖方工作的施工,沿标示开挖边线从上至下顺线路方向分层进行开挖,若能利用,按就近利用的原则将挖方调配至填方区或运至料场用作垫层填料。人工修整边坡。为了保证不超挖并使边坡的线型美观,在边线开挖时可统一向道路中心线内移15cm,待人工刷坡时一并开挖至路床面,并运至料场利用,当土质不符合要

15、求时弃土外运,当开挖至路拱顶面标高时,应对路拱顶面下30cm的原状土进行翻松,人工配合平地机挂线整平,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针对实际含水量的大小,可采用洒水湿润,晾晒风干或加灰处理的办法,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2),l8T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碾压,若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应换填压实,用环刀或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坡脚开挖临时排水沟。、填方施工、施工程序:路基填筑前,先做全幅不少于100m的压实试验段,以确定压实设备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松铺系数及含水量的控制范围等。并将压实试验结果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做为后续施工的依据。、施工方法:a、路基填筑采用“四区段、八流程”(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