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64886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应急处置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1一、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目的11.3编制范围1二、工程概况12.1夏季各单位工程概述12.2自然气候条件2三、高温中暑的起因、类型、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3.1高温中暑的起因23.2高温中暑的类型23.3高温中暑的危害33.4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3四、夏季高温前准备34.1思想准备34.2人员准备34.3物资准备3五、应急救援组织45.1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45.2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职责4六、重大高温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5七、各类高温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67.1中暑预防和应急措施67.1.1环境保证措施67.1.2施工技术措施77.1.3高温天气紧急情况的

2、处理方法77.2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措施87.2.1食物中毒的预防87.2.2应急措施97.3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97.3.1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107.3.2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11八、紧急情况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11九、应急救援器材装备12十、应急训练和演习12. .夏季高温施工应急预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5、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关于切实加强夏季高温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通知。1.2编制目的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

3、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一年四季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135天。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夏季期间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施工人员中暑 (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和食物中毒等事件.加强夏季施工期间安全生产的教育.提高各施工作业人员的高温环境下施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迅速排除险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特制定夏季高温期间施工安全工作措施和本应急预案。1.3编制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食物中毒等安全生产事件的卫生

4、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二、工程概况2.1夏季各单位工程概述王家墩中心站王家墩北站区间于2013年4月始发;王家墩北站区间范湖站联络通道计划于2013年6月底进行施工;范菱区间轨排井兼盾构井预计于2013年6月17日进行土方开挖.2013年7月25日开始结构施工;王家墩北站附属结构计划于2013年6月底开始围护结构施工。2.2自然气候条件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

5、雪、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一年四季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具有冬夏漫长而春秋短促的显著特点。武汉地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84.0mm.降雨集中在4 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91.7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75.7%.湿度系数w=0.903.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da=3.0米.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米。三、高温中暑的起因、类型、危害程度及应

6、急处置基本原则3.1高温中暑的起因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3.2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

7、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3.3高温中暑的危害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的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

8、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在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露天施工.以及在煤仓、锅炉、汽机房及输煤皮带等高温场发生的高温中暑.尤其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中暑.会产生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的危险。3.4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

9、二次伤害。四、夏季高温前准备4.1思想准备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联防群治相结合等原则。4.2人员准备组建防高温应急救援小组.落实救援小组人员名单.高温前应急救援小组至少搞一次演练.以提高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能力。确保在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食物中毒等安全生产事件时应急救援小组能全部及时落实到位.投入抢救工作。防高温应急救援小组要做到人员、工具、措施三落实。 4.3物资准备落实配置足够的防高温事件的救援物品.如担架、氧气袋、小药箱、抢救工具、照明器材、通

10、讯器材、交通工具等.并保障物资供应渠道畅顺能够满足抢救要求。五、应急救援组织5.1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组 长:詹森(防高温第一责任人)副组长:赵延新(防高温直接责任人)刘奇(技术负责人)组 员:姚俊东、高苗、赵建云、潘勇、韦伟、朱伟、白天潇、魏佳军、刘亚飞、胡伟峰、廖先明、孙国栋、朱亚鹏、陈大双、程昱。项目部设立防高温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技术组、质安组、施工组、材料组及各班组长等组成。组长:詹森副组长:赵延新副组长:刘奇 通 讯联络组翟秀军现 场施救组孙国栋技 术信息组姚俊东监督组刘亚飞调 查取证组朱伟物资组 杨发源善 后处理组白天潇领导小组负责应急事故的指挥、组织

11、、协调救援工作。日常工作由技术部负责。5.2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1、工地现场发生高温中暑、食物中毒等安全生产事件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和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警求助。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病人和控制病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保护好事故现场。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参与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

12、序地进行。4、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5、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六、重大高温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工地现场任何人员发现发生了重大高温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

13、报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分公司和公司领导及质安部门。2、上级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发病人员、死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领导以及政府有关部门。3、上级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并全面指挥协调分公司及现场救援组进行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发病人员、死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小组通讯联系单序号姓名职务手机部门1周洪谋项目经理13638621708经理部2詹 森项目

14、常务副经理15072327232经理部3李 戈项目总工15629102222经理部4刘 奇安全总监18627005257经理部5路小刚项目副总工15071172501经理部6姚俊东质检工程师15827026780技术部7殷华斌质检工程师13971457229技术部8赵建赟技术员13871384265技术部9朱 伟试验主任15927252841技术部10张 晶资料员15102751786技术部11丁军军测量主管15927266027技术部12白天萧测量组长13477097619技术部13魏佳军测量15607183235技术部14潘 勇技术员18693042369技术部15王立伟测量13545231300技术部16潘文涛测量13135685571技术部17邵海彬领工15671695566技术部18李俊卿技术员15607180705技术部19高 苗技术员15871781860技术部20赵延新物设部部长15927395395物设部21王 府设备18702753900物设部22杨发源物资13469987130物设部23刘玲玲料库15827213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