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6257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XXXXXX信息化办公室2011年5月 完美整理目 录第一章 概述41.1. 建设背景41.2. 项目概述41.3. 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设计51.4. 项目依据51.5. 建设目标及任务:6第二章 网络设计方案92.1. 网络平台系统功能92.2. 网络平台总体布局92.3. 网络设计原则102.4. 组网方案及说明112.4.1. 方案说明:112.4.2. 方案线路及费用说明:13第三章 安全设计143.1. 安全需求分析:143.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4第四章 数据中心设计174.1. 数据中心建设要求174.2. 数据中心设计19第五章 网络中心机房设计205.1. 网

2、络中心机房设计要求205.2. 网络中心机房设计21第六章 应用层设计216.1. 门户网站226.1.1网站设计要求226.1.1. 1应用设计要求226.6.1.2功能设计要求226.1.2网站设计原则:236.1.3网站栏目要求246.2. 外网公众受理(在线大厅)266.3. 网上行政审批286.4. 电子监察系统336.4.1实时监察336.4.2投诉处理:346.4.3综合查询:346.4.4统计分析356.4.5系统设置:356.4.6预警纠错:366.4.7绩效考核366.4.8服务评议366.4.9预警反馈366.5. 行政许可在线办理366.6. 行政处罚系统的业务功能37

3、第一章 概述1.1. 建设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先导工程,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项目概述为进一步加快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维护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完整和有效运营,推动各级政务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各类业务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电子政务公共设施的作用和效能。2009

4、年,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下文,要求2010年底务必完成所有区县统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目前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毕,已建立统一的网络中心,部署了统一的安全措施,实现了统一的网络管理,已顺利完成市直属单位的市电子政务平台外网接入,初步具备承载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的能力,完全实现市直属部门的纵横向数据访问,提供包括数据传输、视频会议、门户网站、图像传输、数据存储与备份、数字证书等多种服务。而我区目前大院内部已搭建局域网,并设定了大院互联网统一出口,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奠定一定的基础。目前未接入到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我区直属单位的横向网也没有规划建设,因此,我区将尽快落实电子政务外

5、网平台建设工作。我们将根据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文件要求及省、市信息化办公室的要求,进行了方案初步规划,后期将稳步推进、分布实施, 确保2010年10月份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1.3. 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设计我区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初步建成稳定、可靠、安全、设备集中、管理集中的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横向联结重点区级政务部门,上联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下联至乡镇(街道),建立外网数据中心及网络安全措施,建立门户网站实现政务公开和信息交互。网络中心:新增一台核心交换机放置在电信中心机房,方便各单位通过电信城域网接入,区区安全中心、数据中心将根据具体情况可放置在电信或我区信息中心机房。数据中

6、心:配置中档服务器群、存储备份及相关系统软件网络设计:我区配置核心路由交换设备,我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院内接入单位进行局域网接入,其他政务部门通过电信城域网启用MPLS VPN进行接入。应用系统:重点建设经济运行监控管理系统、政务服务网上联合审批系统、政务综合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系统等应用系统。1.4. 项目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年10月27日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

7、001-2005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0125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通知(国办函200274号)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6)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计规划20011172号)(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发改高技20042135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部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发改高技20042412号)附图1. (9)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计划(10)关于全省信息化

8、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0414号)(11)湖南省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12)永州市电子政务总体规划(13)永州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心平台设计方案(14)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永州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有关事项的函 永政办函【2006】13号(15)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16) 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规范(试行)(17)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1.5. 建设目标及任务:以 “永州市电子政务总体规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和现有网络设施的有效利用,依托本地公用电信网

9、络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功能完善、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切合本地实际情况,完成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建成上下关联、信息共享、规范标准的统一网络政务环境、安全与业务支撑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电子政务应用,推动我区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完善我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实现增强政府决策指挥、综合监管能力,提升我区政府为公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总体目标。1、按时保质完成平台区县延伸根据文件要求,于2010年底完成我区接入国家政务外网的工作;尽快将各类可在政务外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向政务外网上迁移,今后凡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及不需在我区电子政务内网上部署的业务应用,原则上应纳入我区政务外网

10、运行。力争2010年10月份必须完成平台建设及接入工作2、网络中心统一规范,上下关联,部门网络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网络中心,统一的网络管理,统一的安全策略。通过平台建设,实现我区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中心的功能,成为联接我区各个相关单位,实现各类跨部门、跨区域信息上传下达和交换的枢纽;通过平台建设,实现永州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的功能向我区县拓展,建立保存、更新、分发、存储、备份全局性的政务信息的基础环境,为我区提供电子政务应用的基本依托环境,实现我区各级单位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行政审批、网上办事、电子监察等功能;通过平台建设,实现我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中心全面部署,提供以数字安全认证为核心的保障电子政务安全

11、的认证授权服务;通过平台建设,规范我区电子政务网络服务的网络地址分配、网络域名注册和解析服务、网络目录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的全局性基本设施;通过平台建设,利用市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及我区二级网管平台,对我区进行用户管理、漫游管理、信息源管理、业务统计、系统测试、性能管理、路由管理、配置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3、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关键应用同步进行总体设计永州市电子政务平台基本结构、技术框架,规划外网平台,在外网平台上实现以下重点电子政务应用:(1)政府门户网站及集群建设(2)经济运行监控管理系统(3)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信息管理系统(4)行政效能监察系统(5)政府网上采购管理系统(6)数

12、据资源共享系统(7)协同办公应用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当地财政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地(市)以下政务部门利用多种接入方式(如互联网安全接入等)构建本地政务外网。我区将根据现有的网络资源及目前网络先进技术,基于电信宽带网络,部署MPLS VPN电路,既能利用现有资源,有效节约成本,同时确保整个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可靠的运行及后期我区各级单位纵横向数据共享,打造一个安全、先进、可持续拓展电子政务网络。同时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及支持国内企业,所有设备将采用国内品牌。第二章 网络设计方案2.1. 网络平台系统功能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将通过

13、城域网及广域网将省市政府单位与我区各级单位的局域网络系统有机的融合。主要承担政府机关的外网业务信息息交换和业务互动,以及相关公文、应急、值班、邮件、会议等办公业务,将为领导决策和指挥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整个网络设计方案按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的区县接入C类标准及永州市电子政务外网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具体为:1、我区政府、直属单位统一通过政务专网通道接入区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我区各接入单位横向访问,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县区政务公开。确保网上办事、行政审批系统横向流转及业务互动。2、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将通过骨干电子政务通道接入到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实现各接入单位纵向访问,实现网上办事、行政

14、审批的纵向流转及业务互动。3、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网络、安全将与市级平台实现统一网管,确保电子政务网络设备上下兼容,统一部署及分级管理。2.2. 网络平台总体布局XXX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总体布局作如下考虑:1、 XXX电子政务平台将直接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连接。2、 县区核心汇聚交换机放在电信机房中心机房,数据中心、安全中心等相关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放置于电信机房或我区信息中心机房。3、 各区直属单位将利用电信城域网启用MPLS VPN技术接入到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4、 核心交换机通过电信骨干传输网络划分的电子政务外网专用通道与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5、 外网平台承担全区统一门户网站入口

15、访问和全部区直单位的INTERNET出口访问。我区电子政务外网总体布局如下图所示:1、在我区建立一个区级网络中心;2、区政务部门以MPLS VPN接入方式接入到我区网络中心;3、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城域网或广域网接入我区网络中心;4、我区网络中心通过市级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与市级网络中心连接;5、我区政务部门通过我区网络中心统一的互联网出口。2.3. 网络设计原则我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先进性: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数据、语音、视频的综合传输;2、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和设备性能可随着应用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进行扩展;3、开放性:支持多种标准和开放的网络协议;4、可靠性: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采用适当的备份措施提高可靠性;5、安全性:全网采用MPLS VPN等技术实现安全有效的业务隔离和互访;6、可管理性: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