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886124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习作五生活中传统文化(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 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 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 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 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搜集 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 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 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 ,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提示: 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华 传统文化的资料。 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

2、了解到的 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所发生的事 情。 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 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 下来。 5、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族艺术 饮食文化 民族风情 古诗文化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民间工艺:剪纸、风筝、泥塑. 2、民族艺术:戏剧、杂技、绘画、书法、风筝 3、古诗、春联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风俗、风情:各民族的服装、民族节日 5、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 6、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7、饮食文化:各地风味小吃 8、其他:如茶文化、酒文化 一、 1、春节 春节的习俗 : 贴春联

3、、放鞭炮、守岁、 压岁钱、吃团圆饭 春节的由来:春节的时间由来、它的 意义、与之相关的传说 春节的活动:春节活动的种类、春节 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 过春节的感受: “压岁钱”的传说由来 大年除夕的晚上,很多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为什么会得到 压岁钱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 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 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 ,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 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觉,一

4、直逗着孩子玩,他 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 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 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来那祟 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 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 边发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 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 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 钱”了。 年的传说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 兽,每

5、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 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 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 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 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 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 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 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 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竹,这个习俗 一直延续至今。 2、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 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 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6、。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 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 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 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 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 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 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 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 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 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就 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 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A、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端午食粽 悬艾叶菖蒲、佩香囊 B、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时

7、间由来、 它的意义、与之相关的传说 C、端午节的活动:端午节活动的种类、 端午节活动的意义、具体的活动过程 D、端午节给你感受: 其他节日 菊花酒 茱萸 重阳节 小提纲1 题目: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第一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习俗。 第二自然段:介绍该节日的由来,也可同时说说 与它相关的传说。 第三自然段:写出该节日你参加的或做过的一些 事情。 第四自然段:这个节日给你带来的感受,从中感 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些特点。 重要词汇 春节:敲锣打鼓,张灯结彩 、送旧迎新 、喜 气盈门、彩旗飘飘、人山人海 、团团圆圆、礼花 和鞭炮 端午节:悼念屈原、粽子、艾草、香囊 中秋:中秋阖家团圆 中国

8、的传统文化-过年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 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 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 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 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 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就 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 又无能为力。第二年一大清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 城里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他告诉村民年害 怕红色和响声,人

9、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 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 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放爆 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范文 新年中最有趣的要数我和小伙伴一起放烟火。晚上吃完年夜 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烟花朝门外奔去,一出门就听见小朋友 们的欢呼声。原来,在二村的小花园里正举行烟花比赛呢!只听 见天空中“砰,砰”几声,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真是形态各异 ,姹紫嫣红,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 云宵,还有像一个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见 这样美丽的烟花心里想:“我的烟花一定比他们的烟花好看几十 万倍。”于是,我

10、赶紧拿出自己的烟花小心翼翼的点燃之后向着 天空发射,只听“啪”的一声,烟花朝天空中直飞而去,这时我在 心里暗暗的想:“嘿,嘿,”我这烟花一定比你们的好看,可是, 当我抬头望着天空时却呆若木鸡了,原来这种烟花叫“花生米爆 炸”,这烟火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飞上了天空,但在上面只“啪” 的 一声就结束了,一点也不漂亮。真让我大失所望。不过一转眼我 就溶入到这节日的喜庆之中去了,看着天空被这些五彩缤纷的烟 花装扮的绚丽多彩,我们个个欢呼雀跃,开心极了!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 ,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二 、 二 1 1、剪纸、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有1500

11、多年的历史了。剪纸的纹样大致 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 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 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 11类。 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 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 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 戒、趣味等七类。 剪纸的分类 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 (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 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 (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 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 (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 绣稿 (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 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 剪纸 同学们,剪纸可

12、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算一下,已经 传了60代人了! 其中主要的剪纸的纹样有:人物、动物、文字、花草树木。 人们把剪纸贴在窗户,这个也就叫窗花,这样能让我们的家更加 美丽。奶奶还告诉我剪纸不仅可以做窗花,还可与做门神,用来 辟邪呢。 我国许多农村妇女都心灵手巧,用剪刀左剪一下右剪一下, 就能剪成无数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的动物,花草,人物等图案。 我眼前就放着一只美丽的小兔子。它全身通红,长着两只长长的 耳朵,轮廓线里用剪刀密密地剪了许多小齿,好象它绒绒的毛。 它的身上也“长了”许多绒毛,还装饰着舞动的花,可爱极了。只 见它正皱着眉头

13、奔跑着,似乎在想:我怎样才能逃脱老虎的手掌 心呢? 看着这张剪纸,我想: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啊,人们 居然能把一张简单的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还栩栩如生。 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文化多爱惜啊,1500多年了,都还在传承着 ,真了不起!我以后也要认真的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 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范文 剪纸是一种民间工艺。它是在民间花样、挂乐、窗花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扬州的剪纸,清新秀丽,线条流畅,最富南方剪纸艺术的特 色。就其技法来说,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尖、圈、方、缺、线。 尖如麦芒、松针,圆如秋月、玉盘,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条 如仙翁须鬓,双

14、拂自然。这说明扬州剪纸艺人技巧之娴熟,艺术 之精湛。 扬州剪纸艺术,也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赏。八十年代初,扬 州剪纸艺人到联邦德国科隆博览会上作表演,盛况空前:中国馆 的剪纸表演台前,观众济济,争相选购。一张纸,一把剪,瞬间 竟可以剪绘出牡丹、梅花、熊猫、金鱼不由得外国朋友惊奇 得拾起抛落在地上的纸片,看看那上面有没有事先画好的图案。 有的外宾拿过剪刃,瞧瞧剪刀上有无特别的装置。看来看去,一 无所得,不能不由衷赞叹:神技!神技! 扬州有一首古老的民谣,是赞美扬州剪纸的:“小剪刀,亮 铮铮,剪花样,活如神,买花样的人儿踏破门。”谁曾料到而今 扬州剪纸,不论在神州各处,还是在举世瞩目的国际市场上,都

15、东得了“踏破门”的畅销盛况! 扬州剪纸 2 2、中国风筝、中国风筝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 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 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 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 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 2000多年了。 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初的 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 风吹竹哨,便会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很好听,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大 人和小孩都喜欢放风筝这项活动,我也不例外。 风筝有各种样子的,有金鱼样子的,有美人鱼样子的,有蜻蜓样子的 我家有一个蝴蝶样子的风筝,非常漂亮。它有一对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