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884944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有用数学,做正确教育(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有用的数学,做正确的教育 Education=E+duce+tion 把人变成他自己,2,学有用的数学,做正确的教育,什么样的数学才能满足学生的未来需要?(目标) 怎么样做教育才算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方向) 指引课改的方向,坚定课改的步伐。(方法),3,什么样的数学才能满足学生的未来需要?,了解学生的需要 想想教育对我们的影响 知识、能力(自学、交流)、品质(品位、自信、品格) 日本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 未来的优秀人才:六大核心素养,4,了解学生的需要,1、你的学生会喜欢教书匠吗? 你是在跟“百度”比赛吗?(计算可以用电脑完成,但创意不能) 你的学生是在跟分数较量吗?(敢承认自己是屌丝

2、的90后- - -不一样的学生) 2、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学生吧? 需要兴趣:“我就是喜欢那种课上到一半就开始扯犊子的老师” “卷子太美,我不敢写” 需要方法:“上学最开心的一句话就是:今天班主任不在。”(我的学生) 需要自由和空间:“你们下学期不用读书了,学校被我炸了,别问我是谁, 请叫我雷锋。” (殷章元),5,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审美 科学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思 健康生活:有健全人格,能自 我管理 责任担当:处理各种关系时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实践创新: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6,怎么样搞教育才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课标里的答案

3、 知识很重要,与知识同样重要的还有很多(任务) 教材里的答案 我们一本蕴含了知识、方法、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百科全书”(途径),7,课标里的答案一,数学课应该是什么样的? “数学的教学是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完成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8,课标里的答案二,数学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数学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

4、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个新的知 识进行内化的过程。(“我”对知识的理解) 引发数学思考:不只是说结果,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 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想到的?,9,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认真审题、答题的习惯、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习惯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交流与表达)的习惯 4、认真听讲(倾听老师和学生讲话)的习惯 5、学习卫生习惯(坐、正确读写、书写) 6、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8、举手回答问题的习

5、惯 9、检查答题(检查作业)的习惯 10、乐于动手操作的习惯 11、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10,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1、预习(自主学习) 2、总结解题规律(重视自我总结:用自己的 话总结知识,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知识,用 自己的办法理解知识) 3、拓宽解题思路(一题多解) 4、善于质疑问难 5、敢于动手试一试 6、及时复习,11,课标里的答案三,学生应该怎么学习?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学会倾听)、积极思考(展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

6、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变教师讲为主,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引导为主),12,教材里的答案一:学会品读教材,13,教材里的答案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1、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感觉),形(直观描述),转化,抽象,数(数形结合),14,试题:小明上了一节数学课,从9:50上10:30,这节数学课上了多长时间?,: :,教材里的答案三:经常更新观念,教正确的数学,15,钟启泉教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教材是知识体系: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 教材是能力体系:在获得知识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能 力 教材是能力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成绩好不代表会教书!只有把握住了课标里的任务,运用教材里的方

7、法,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的学生的老师,才是一名优秀的老师!,16,指引课改的方向,坚定课改的步伐,18到1的启示:学生是主角、课程融合 关于课改模式 我们如何课改,17,课程融合,日本摔跤手的故事 开放的课堂 数学课:做出来的数学课(体积单位,植树问题) 语文课:画出来的语文课(江雪) 英语课:演出来的英语课(食物),18,模式理念: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主、合作、探究,1、学会给教师“减负”,适当给学生“加担”。 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总结学习方法,获得活动经验。(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实现“四基”目标的主要手段) 2、最

8、终目标:改变观念(学生学习观、教师教学观、学校育人观、家长成才观、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9,我们如何课改?,1、实施课改要做的四个准备 2、一节课改课的基本环节 3、训练一些基本的组织语言和组织方式 4、关于小组建设 5、用好老师的“小助手” 6、小组长要培训些什么?,20,1、实施课改要做的四个准备,A、制定一份详细的课改实施计划 计划里包含每一周要做的事:每一周要训练的组长 (组员)、评哪些先进、召开组长(组员)会等(凡事可依 “计”行事,不可脚踩西瓜皮) B、编写一份便于学生学习的导学案 C、召开一次班级动员大会 (1)思想动员; (2)确定小组分工(各学科的学习小

9、组分工、班级管理分工)。 D、打造有内涵的班级文化,教师如何改?,21,B、编写一份便于学生学习的导学案,(1)、导学案并不神秘:处理教材的方法是一样的 (2)、导学案的定位要准:给学生用的 (3)、导学案的几个基本环节:学习目标、学具准备、 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即时测评、我的收获等。 (4)、用好“学法指导”:不是结论,而是解决某一难题 的思考方向、关键点或对易出错知识点的引 导;要一一对应。 (5)、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依内容而定课前、课中 完成,一定要检查完成情况。 (6)、使用建议,22,(6)使用建议,A、双虚线理论 B、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增、删、改) C、用好“班班通”(电子版

10、的、纸质版的) D、别用“歪”了,学生能力,导学案内容使用数 自主、交流、展示、点评次数,23,D、打造有内涵的班级文化,有内涵的班级文化应该外显在布置上,彰显在管理上,建设于活动中,体现在自觉行为上. (1)有形文化: 班级核心文化:班牌(班训、班级口号、班标) 班级制度文化:我们的约定 班级宣传文化:学生(小组)作品、课改专区、各种角。 (2)无形文化: 管理文化:学生自主管理、轮流上岗制。 活动文化:如读书活动,24,班级管理,管理方式: 班干部采用轮流任职的形式,建议两周一换,每周小结一次。 小结时,先由值日班长代表本届值日班干部汇报上一周班上情况,再由大家评价每一位值日班干部的表现,

11、提出改进意见。 班干部的更换以两周一次为宜,这样便于让值日班干部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并有时间根据改进同学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及时实践应用,形成正确、良好的班级管理习惯。 班干部交接时,要举行交接仪式:新任班干部要宣誓、表决心,然后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见证下,从上一届班干部手里接受班务日志本、班旗等物品,仪式要庄严、正式。,25,活动文化,班级精神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实现,要学生自主、老师指导的原则开展。 活动时间:以课外活动时间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周末进行,但一定要精心组织好,把活动安全放在首位。 活动方案的制定: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所需的物品或资料,班主任审核通过。,26,活动文化,活动内

12、容: 思想教育类:如参观纪念馆、扫墓等。 学习指导类:如读书活动、朗诵比赛、辨论赛、书画大 赛。 文娱游戏类:通过活动,开拓学生视,团结师生、生生 关系,培养团队精神。 如:园游活动。 社会实践类:通过活动使学生熟悉社会环境,热爱生 活,学会共处等。如:爬山、户外拉练 整理校园、打扫公共卫生等。,27,2、一节课改课的基本环节,(1)、自主学习:学校可安排相应的自主学习课;以组长检查为主,学科组长或老师抽查相结合。 (2)、合作、交流:1)C层次学生发表意见;2)B层次学生补充;3)组长总结形成一致结论;4)商讨本组展示的方法;5)安排展示人员。(发挥对学的作用;形式多样) (3)、展示:注意

13、展示人员的语言组织。 (4)、补充、质疑和点评:三合一,其义各不相同。 (5)、课内测评:注意练习题梯度的选择。 (6)、谈收获:知识、整节课的得与失(教给学生方向) 注意:不管是哪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有计划地深入或参与到 其中,及时了解组内讨论的过程和效率,指导并培训 好组长,让他们能真正发挥好作用!,教师如何改?,28,3、训练一些基本的组织语言和组织方式,展示人员的语言如: “我代表我们组来展示题”; “请大家看到书上第.页(第.段)”; “我的展示完毕,谁有不同见解?” 发言人员的语言如: “.同学,我要对你的道题(句话、展示)提出质疑(进行补充,进行点评)”等; “.同学,这道题我还有

14、其它解答方法(我段话我能读得更好),请允许我来展示!”等 理论来源: 教是为了不教;培训学生创新思维;为未来生活打下基础。,教师如何改?,29,4、关于小组建设,(1)分组:6人为宜,座位不变。 (2)组牌:组名、组训、组员等。 (3)以小组为单位来管理、组织活动和考评: 把课堂教学、行政管理、卫生值日、团队活动等纳入考评,采取小组竞争,组内积分、组内评先评优的办法。 (4)积分采取晋级制:如学历制、学识制等。,教师如何改?,30,5、用好老师的小助手,学科组长(老师的影子): A、学科导师,给学生解疑答惑。 B、组长监督员,抽查组长检查的自主学习情况。 C、老师交待的其它任务。 小组长(小组

15、的灵魂): A、组织讨论交流的顺序、秩序(提醒目光聚焦、提醒认真倾听)。 B、总结交流的结果和展示方法。 C、辅导组员的自主学习、交流表达。 D、检查组员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组员学习动态并及时报告 任课教师。 副组长(组内的二号人物): 协助组长管理本组(如检查自主学习情况、课内负责积分等),教师如何改?,31,6、小组长要培训些什么?,()思想教育: 角色定位要准(组内榜样,组内管理者,组内小老师) 为人处事要公(不岐视后进生,给同等的机会) 工作要认真负责,有服务他人意识,有大局意识。 (2)组织管理的方法: 如:如何组织讨论,如何提醒大家聚焦、倾听,把握讨论的方向不偏离; 安排展示

16、人员。 (3)初期时,针对某一节课的学科知识的分析、展示方法、点评、 质疑、补充方法与方向的培训。 (如:如何举例子来展示自己的结果;如何分角色朗读等) (4)协助老师了解组员学习动态,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如何改?,32,教师在课改中常问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1、课堂中,教师要做些什么? 三看: 一看组长如何组织讨论(顺序、秩序、方式); 二看组员如何参与讨论(积极、消极、自信心); 三看学生学习活动完成后,知识结构是否有待完善。 两指导: 一是讨论时,指导组长如何组织。 二是展示、质疑、补充、点评时,指导全班学生展示、质疑、补充、点评的方法或方向。,33,教师在课改中常问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2、为什么我一节课总是时间不够? 分析原因: 一是导学案缺乏有效的学法指导,学生用起来吃力。 二是讨论时,组长没组织监管好,导致时间浪费多、效率低。如:讨论时离题、目光不能聚焦,大家只顾自己说自己的、组长婆婆妈妈,组织散漫等。 对策: 一是把握教材、学情,编写符合实际的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