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4766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电作业案例分析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格式1.事故简述【绝缘平台安装不牢固,作业人员失稳,触电致死】(5 分)某带电班在10kV 线路一杆上变压器进行搭接高压引流线工作。作业方法为绝缘平台上绝缘手套作业法。作业人员甲在杆上安装完毕绝缘平台后,就直接踏上绝缘平台开始作业。当甲正在进行接引的准备工作时,绝缘平台倾斜,甲站立不稳,手中所持的引流线绑线甩向中相导线,造成短路。由于未穿绝缘服,甲衣服着火,烧伤面积达40%,经抢救无效死亡。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作业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定?答:事故原因:作业人员组装绝缘平台后未进行安全检查,作业时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1.5 分)违反的安全规定:(1)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线路部分)2.3.11.2 条。(工作负责人(监护人)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0.5 分)(2)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3.11.5 条。(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0.5 分)(3)违反DL/T877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使用的一般要求第5 章关于工器具使用的规定。(绝缘平台组装后,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牢固可靠。)(1 分)(4)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带电作业部分和GB/T18857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

3、术导则中关于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服或绝缘披肩、绝缘手套、绝缘鞋)的要求。(1 分)(5)违反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3.11.5 条。(工作班成员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执行现场安全措施。)(0.5 分)2.事故简述【带电清除异物,人员触电】(6 分)某配电班组带电清除10kV 导线异物。由于班组人员不足,临时从运行班抽调甲进行协助。工作负责人认为作业项目简单,安排甲登杆进行作业。甲登杆至距带电体0.4m 处打好安全带,使用绝缘操作杆开始清除异物。作业过程中,由于动作过大,造成触电,从高处坠落。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作业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定?答:事故原因:

4、传递工具人没有严格遵守带电作业操作导则(以下简称导则)2.8条“工具传递”的各项规定,应站在地面进行工具传递,反而站在杆塔较低处,并将前胸在已停电的两相低压线之间,由于已触碰带电线路,脚踩到低压线,使丙的胸部触电致死,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2分)防范措施:带电作业的工具传递必须遵循以下几点:(1)带电作业工具传递一律使用绝缘绳。滑车及滑车绳套亦应是绝缘的。(0.5分)(2)绝缘绳的安装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设备间距小,传递通道窄的地方,应采取地面设地锚滑车的绝缘绳方法传递。(0.5分)(3)小型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传递。尺寸较长的非绝缘部件,应用绑扎绳在无头绳上捆扎两点,沿无机绳方向传递。(0

5、.5分)(4)较长的金属导线,应尽可能盘成体积较小的线盘或放在工具袋内传递。(0.5分)(5)穿越多层有电线路传递不能折叠金属导体,应增设23条控制其位置的绝缘拉绳,在专人指挥下传递。(0.5分)(6)工具传递人员应站在地面上,不允许将身体靠近其他线路上。(0.5分)事故简况【作业时突然发生短路,电弧烧伤作业人员】某供电公司配电带电班对10kV某线11号杆边相针式绝缘子进行带电更换,到达作业现场后,工作负责人甲布置完安全措施后,指挥作业人员乙进入作业点进行作业,当乙刚开始对作业点进行遮蔽时,边相导线突然短路,电弧将乙面部烧伤。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答:事故原因:(1)违反作业前

6、认真勘察现场的规定。工作负责人没有认真勘察现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1分)(2)违反作业前验电的要求。(0.5分)(3)没有对作业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1分)控制措施:(1)作业前认真勘察现场,若绝缘子已经严重损坏,不得进行带电作业。(1分)(2)作业前应进行验电,若存在漏电现象,不得进行作业。(1分)(3)工作负责人是现场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工作负责人培训,提高工作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选用安全意识高、有工作经验和对事故有预见能力的人员作为工作负责人。(0.5分)事故简述【作业过程遮蔽不全,发生短路,造成停电】某供电公司配电班甲和乙对某线一台

7、共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中相跌落式熔断器进行带负荷更换,采用绝缘斗臂车、绝缘操作杆作业法,跌落式熔断器为三角形排列,到达现场后,二人核对了设备编号,进行了工作许可,布置了现场安全措施,甲监护,乙操作斗臂车作业。乙首先利用绝缘引流线对中相跌落熔断器进行了短接,然后使用操作杆拉开待更换相熔断器熔丝管,正在这时,熔丝管上触头突然对边相熔断器放电,造成相间短路,保护跳闸,幸亏乙距离较远,没有造成严重伤害。事后发现拉开的熔丝管触头距边相熔断器不到10cm。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答:事故原因:(1)违反作业前认真勘察现场,根据勘查结果进行危险点分析,并订制安全措施的规定。(1分)(2)没有对作

8、业点0.4m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绝缘遮蔽。(0.5分)(3)没有制订严格的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0.5分)(4)工作班成员数量不足,对复杂项目应增加高空监护人。(0.5分)(5)工作负责人对带电作业经验不丰富,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0.5分)控制措施:(1)工作负责人是现场第一责任人,应由带电作业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遇到不安全的因素和危险的情况时,应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并有相当的处理异常问题的能力。(0.5分)(2)对发生事故单位进行停产整顿,加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的安全学习和业务培训,认真汲取本次事故教训,经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重新

9、参加作业。(0.5分)(3)严格执行现场勘查制度,并制订严格的安全措施。(0.5分)(4)作业时应首先对作业点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地方进行有效绝缘遮蔽,遮蔽范围应大于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0.5分)事故简述【安装绝缘引流线时柱上断路器突然跳闸,电弧将作业人员烧伤】某电业局配电工区在10kV某线9号杆上进行柱上断路器引线接头发热问题处理,采用绝缘斗臂车、绝缘手套作业法,工作负责人甲指挥工作班成员乙操作绝缘斗臂车,使用绝缘引流线旁路柱上断路器,当乙将引流线一端连接到线路上,正要将引流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线路上时,断路器突然跳闸,引流线和导线之间燃起电弧,将乙烧伤。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0、答:事故原因:(1)工作负责人对带电作业经验不丰富,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1分)(2)没有将断路器跳闸机构闭锁,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1分)(3)现场勘查不到位,没有确认现场设备状态。(0.5分)控制措施:(1)若安装或检修的是有脱扣的柱上断路器,必须锁定跳闸机构。(1分)(2)安装绝缘引流线也应采取一定的消弧措施。(1分)(3)现场作业人员应相互关心,作业前认真学习相关资料,对危险点制订出相应的措施。(0.5分)事故概述【绝缘斗臂车在工作中突然停止工作,导致工作人员滞留在空中,不能返回地面】年月日,对10kV某线56号杆带电修补导线。工作负责人彭带领4名工作班成员前往现场,由于车辆年检

11、,所以从外部门借来一辆绝缘斗臂车,在调度的许可后,现场宣读了工作票,然后命令工作班成员张和李上车进行工作。张在准备好工具后,就与李直接操作车辆进行工作。在修补完56号杆A相导线后,张操作斗臂车在下落的过程中,绝缘斗臂车突然停止工作,致使张和李滞留在空中,无法返回地面。后经检查是因绝缘臂转动位置达到了设计极限,安全机构将车辆的工作臂锁死,需解锁后方可继续操作。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答:事故原因:(1)工作班成员张在作业前未进行车辆空斗试验,直接操作车辆进行工作,违反了绝缘斗臂车的操作规程。(1分)(2)该绝缘斗臂车是从外部门借来的,工作班成员在对该车辆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使用。(1

12、分)(3)工作负责人彭未履行工作负责人职责,未向工作班成员交代车辆的使用注意事项。(0.5分)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绝缘斗臂车的使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1分)(2)作业前针对外借车辆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分)(3)工作负责人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针对此类事故举一反三,完善现场安全措施。(0.5分)事故经过【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更换三角排列跌落式熔断器,带负荷拉开跌落式熔断器,造成接地】年月日,对10kV某线55号杆地电位更换三角形排列A相跌落式熔断器,采用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工作负责人王因家里有事,而指派不是工作负责人的梁某作为现场负责人,带领班组成员共计5人前往现场,

13、调度的许可手续由王在家进行联系。上午10时,梁在现场通过电话与用户王进行了联系,告诉他们将第二道跌落式熔断器断开后,到55号杆工作现场,之后又联系了王,问工作票联系好了没有,王某回答:已经联系好了,工作票也已经写好,可以开始工作了。10时20分,用户来到55号杆工作现场告诉梁某:“第二道跌落式熔断器已经断开”,梁某在未核实是否断开的情况下,即命令成员李某上杆作业。李某在用绝缘操作杆断开C相跌落式熔断器时,瞬间发生弧光接地,此时梁某才到后面查看,发现第二道跌落式熔断器没有断开。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答:事故原因:(1)工作负责人王指派不具备工作负责人资格的梁担任现场负责人,是导致

14、事故的主要原因。(1分)(2)梁作为现场负责人未核实用户侧负荷是否退出,就下令进行作业,在此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1分)(3)王在办理完工作票后,未将工作票交与梁,造成梁无票作业。(0.5分)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安规中的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杜绝无证上岗的情况发生。(1分)(2)在未核实工作现场的情况前,不得进行任何作业。(1分)(3)坚决执行工作票制度,杜绝无票作业。(0.5分)事故简述【斗臂车接火时,造成误接火】年6月9日,对10kV查10板八里线4号杆新增用户祥和小区一期进行带电接火。工作负责人王在办理完工作票并履行工作许可后,因家里有事,而指派了具有工作负责人资格的宋作为现场负责人,

15、带领班组成员共计5人前往现场,但没有将工作票交与他。宋带领大家来到现场后,看到八里线4号杆和14号杆各有一处接火,就打电话给工作负责人王询问线路杆号及用户名称,王某回答:我现在正在开车,不方便看工作票,记忆中的用户好像是祥和小区,但是杆号记不清楚了。让宋等他看完工作票再打电话告知。宋某在等候了大约2min后,不愿再继续等待下去,就隔着围墙粗略的看了一下,在未看清“祥和小区一期”和“祥和小区二期”字样的情况下,就自行决定将八里线14号杆的“祥和小区二期”变压器进行接火,并带领大家撤离了工作现场。试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答:事故原因:(1)宋虽然取得了工作负责人资格,但当天并没有办理工作票,也没有履行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所以在在工作现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班成员,无权行使工作负责人职权,在此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1分)(2)工作负责人王在办理完工作票后,未与宋履行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也未到工作现场履行工作职责,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1分)(3)宋在没有工作票的情况下带领大家进行工作,严格违反安规。(1分)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安规中的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切实履行工作负责人变更手续。(1分)(2)严格执行安规中的工作票制度,杜绝无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