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844473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07.060A47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XXXXXXXXX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metadat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9年4月)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QX/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

2、局、北京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丽娟、郑丽英、宋树礼、伍永学、温华洋、景号然、杨金红。1气象观测元数据 地面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的要求、类别和内容,是QX/T 2018-39 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章节、条款下的气象观测元数据的描述。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元数据的填报和编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2018-39 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QX/T 37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WMO全球综

3、合观测系统手册(2015年版)(Manual on the WMO Integrated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2015 edition)。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 elements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metadata气象观测元数据的基本单元。3.2编码表 code table用规定的编码和格式描述拥有相同的属性、操作、方法、关系和语义的一组对象。注:如将常用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空间位置的编码表。3.3要素单元 element unit 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的基本单元。4 基本要

4、求气象观测元数据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 应符合QX/T 2018-39 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 第4条气象观测元数据通用要求。b) 时间格式为YYYYMMDDhhmm-YYYYMMDDhhmm,YYYY、MM、DD、hh、mm分标表示年份、月份、日期、时、分,月份、日期、时和分高位不足时补“0”,如果月份、日期不明,用“88”表示,时和分不明时用“00”表示。5 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描述5.1 概述采用规范化方式定义和描述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包括要素名称、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要素单元中文名称、要素单元英文名称、数据类型、约束条件、域、注释、填报层级。要素名称、注释、定义和约束条件应符合QX/

5、T 2018-39 气象观测元数据 总则 5.2要求。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非必须有要素单元。5.2 数据类型定义气象观测元数据的取值类型,如字符型、编码表等类型。注:字符型数据类型包含字符串、数值型、布尔型、日期型等。编码表表示取值类型为从编码表中选择,可以是多种数据类型的复合。5.3 域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可以取值的范围。对于元数据要素,域说明允许的值或自由文本,以及引用的其他标准。“自由文本”对字段的内容没有限制。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域的取值类型为编码表时用编码表示,格式ZZZ,编码范围为001-999。5.4 填报层级填报层级为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填报层级,通常指台站级、省级和国家级。6

6、 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信息见附录A,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数据类型为“编码表”时,编码表具体内容信息见附录B。附录A完整描述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内容信息。附录B完整描述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要素数据类型为“编码表”的内容信息。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基本信息表A.1至A.10给出了地面气象观测元数据类别基本内容信息。A.1 观测目的观测目的内容见表A.1。表A.1 观测目的内容类编码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要素单元中文名称要素单元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域注释约束条件填报层级01001应用领域编码表参见附录B的表B.1如:地面国家气象观测站应用于常规天气预报,高速公路能见

7、度站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等。M省级002从属的观测计划/网络字符型自由文本如:某观测站属区域基本天气网RBSN。C国家级A.2 观测站/平台观测站/平台内容见表A.2。表A.2 观测站/平台内容类编码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要素单元中文名称要素单元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域注释约束条件填报层级02001所属区协缺英文名称 Region of origin of data?字符型自由文本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台以下注释中简称台站。M国家级002所属国家或地区国家Country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名称。M台站级省(自治区、直辖市)Province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的简称。如:

8、“北京”、“西藏”、“四川”等。地市(盟、自治州)City字符型自由文本填写全称,省略省名。如:“成都市”、“阿拉善盟”、“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C县(旗、自治县、市、区)County 字符型自由文本填写全称,省略省名地市名。如:“库伦旗”、“焉耆回族自治县”、“顺德市”、“双流区”、“沛县”。C所属机构Organization字符型自由文本(1)气象部门所属台站,编报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名称。如:“北京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其它部门所属台站,编报所属部、局级机构名称;军队系统管辖台站编报所属军区机构名称。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森林工业

9、总局”。C003名称字符型自由文本填报台站的全称名称。由地理名称、管理层级和通用站名三部分组成,其格式为:地理名称+管理层级+通用站名。如:额济纳旗国家基准气候站、门头沟国家应用气象观测站、祁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涠洲岛国家基准气候站。M台站级004模式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观测设施的模式。如:固定观测、移动观测。M台站级005类型编码表参见附录B的表B.2台站通用名称,根据台站承担的观测任务、作用、服务性质和类型描述。如: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气象观测站、应用气象站等。M台站级006唯一标识区站号StationID字符型自由文本如:温江国家基准气候站区站号56187。M台站级档案号ArchiveI

10、D分配给台站的档案编号。5位数字,前2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后3位为台站编号。注:若无台站档案编号,可不描述。C字母代码RegionID台站的4位大写英文字母代码。若无台站字母代码,可不描述。如:温江国家基准气候站字母代码BXWJ。C007地理空间位置纬度Latitudes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观测场地的纬度。以度分秒为单位,并用大写字母“S”和“N”分别标示南、北纬。秒保留整数,“度”、“分”、“秒”,高位不足补“0”。下同。M台站级经度Longitudes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观测场地的经度。以度分秒为单位,并用大写字母“E”和“W”分别标示东、西经。秒保留整数,“度”、“分”、“秒”,高

11、位不足补“0”。下同。观测场海拔高度Elevation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观测场地距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单位米,保留1位小数。若台站位于平均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若海拔高度为约测值时需“+10000”描述。气压观测设备海拔高度PessureElevation字符型自由文本气压观测设备感应部位距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单位米,保留1位小数,若台站位于平均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若海拔高度为约测值时需 “+10000”描述。地理定位方法Geolocation字符型自由文本包括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图(地理定位来自于地图)和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种地理定位方法。注:不确定时,描述为“零原因”。

12、地理空间参照系统Geospatial reference system字符型自由文本测定观测站/平台地理空间时采用的地理空间参照系统。注1:我国主要参照系统有:地球坐标 (WGS84),国际标准,从专业GPS 设备中取出的数据的坐标系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CGCS2000)。北京54系统(BEIJING-1954)。西安80系统(XIAN-1980)。中国标准,从国行移动设备中定位获取的坐标数据使用这个坐标系(GCJ-02)。注2:不确定时,描述为“零原因”。地址Address字符型自由文本填写台站具体行政地名地址。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省略。如

13、: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村。008数据通信方式编码表参见附录B的表B.3台站传输数据所采用的通信方法。注:有多种通信方式时,一并进行描述。O省级009状态编码表参见附录B的表B.4台站业务运行及数据上传状态的声明。如:试运行、业务化。M台站级010值守情况字符型自由文本填报台站守班情况。注:有人值守时填报“守班”,无人值守时填报“不守班”。M台站级011变动沿革建站时间Relocation Time字符型自由文本台站开始建站和撤站的时间。时间格式:YYYYMMDD-YYYYMMDD注:未终止观测的台站,撤站时间为99999999。如:19530101-99999999M台站级台站变动Descr

14、iption of relocation字符型自由文本描述台站位置平移、迁站和地理信息重新测量等变动信息,台站平移或迁站描述内容包括变动原因、原址经度、原址纬度、原址海拔高度、距原址直线距离、业务切换具体时间等内容。C台站级A.3 环境环境内容见表A.3。表A.3 环境内容类编码要素编码要素名称要素单元中文名称要素单元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域注释约束条件填报层级03001地理环境编码表参见附录B的表B.5台站周围地理环境。注:若同时处在两种或以上地理环境中,并列描述,用英文半角“;”分隔。如:“市区;山顶”。M台站级002地理环境分类方法字符型自由文本参见标准QXT37-2005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和QXT119-2010气象数据归档格式 地面。M台站级003地形特征(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