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43137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201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3遂宁)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打破砂锅B水分蒸发C矿石炼铁D石蜡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打破砂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分蒸发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2、错误 C、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蜡融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3分)(2013遂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B通电分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气体体积约是负极气体体积的2倍C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成蓝色D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3、: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硫酸具有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试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

4、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3分)(2013遂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浓硫酸稀释C量取液体D点燃酒精灯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测量

5、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过量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可以形成气压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着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2013遂宁)2013年3月底,上海、安徽等地出现H7N9新型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们

6、健康,其治疗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个氢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莽草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莽草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7=8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7、量之和为110=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5=80,氧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莽草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7):(110):(165)7:10:5,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10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3分)(2013遂宁)从微观角度上,许多化学反应都可用模拟图象形象的表示其反应发生的过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图所示

8、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C甲、丙可能是氧化物Dag甲和bg乙充分反应一定生成(a+b)g丙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判断生成物的质量,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以知道,该反应是2甲+乙=2丙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2甲+乙=2丙,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9、2,故B错误;C、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甲和丙可以是氧化物,故C正确;D、ag甲和bg乙充分反应,若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a+b)g丙,若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丙的质量小于(a+b)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3分)(2013遂宁)下列与化学反应有关的知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食品包装填充氧气防止变质、变形食品包装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鉴别硝酸铵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获得能

10、量,不断运动C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可以区分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 少用塑料购物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随时用水冲洗铁制品防止铁生锈水污染对人类没有影响AABBCCDD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白色污染与防治;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有氧化性,

11、易使食品变质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子的性质分析;C、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污染水的危害分析解答:解:A、由于氧气有氧化性,易使食品变质,食品包装不宜填充氧气故A错误;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空气;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获得能量,不断运动故B正确;C、在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C错误;D、随时用水冲洗铁制品,易使铁生锈,污染水对人类的影响很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主题知识的归纳,把握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7(3分)(2013遂宁)已调平的托盘

12、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A先左后右B先右后左C不偏转D无法确定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的活动性顺序比铁强,所以锌的反应速率更快,质量减少的也更快,所以天平要先向有铁粉的那边即左边倾斜,至于最终的偏向,应该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的多少进行判断,记住一个结论:等质量的镁、锌、铁、铝与足量的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铝镁铁锌解答:解: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的活动性顺序比铁强,所

13、以锌的反应速率更快,质量减少的也更快,所以天平要先向有铁粉的那边即左边倾斜;而等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的质量铁多而锌少,所以最终天平要向锌的这一边,即右边倾斜,综上可以知道,天平指针的变化为先向左再向右偏故选A点评:本题为学科交叉型题目,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产生的氢气质量关系,完成此题,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和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规律进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28分)8(4分)(2013遂宁)用化学用语表示:(1)铁元素Fe(2)2个氢氧根离子2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

14、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故答案为:(1)Fe;(2)2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9(4分)(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