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84312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4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小苏打和白醋会混合后会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过程与方法:明确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的过程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蜡烛、集气瓶、玻璃片、火柴、木条、药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谈话:大家喜欢魔术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表演个魔术。(神秘信件:1、

2、取一白色信纸;2、调制好淀粉液,并搅拌均匀;3、用毛笔蘸着淀粉液把内容写在信纸上;4、等信纸上字迹干后,无字信件就完成了 。)2、提问:怎样能显现出信纸上的字呢?学生回答。 3、解谜:实际上是前一节课学习的淀粉和碘酒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物质的变化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板书课题)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苏打和白醋好吗?(出示实物小苏打和白醋。)(1)同学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2)科学常识渗透。提示:在不确定是什么物质的情况下,不能轻易去尝或摸。不过今天为大家准备的都是厨房用品,是安全的,请放心使用。(3)组织引导,学生分小组

3、,分工合作,各负其责。(4)学生观察并将发现记录在表一上。(5)观察结束,器材归位,汇报结果。(学生对白醋和小苏打进行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 2、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向大家说说? (1)这瓶液体是醋,味道酸酸的;这包白色的粉末有点像盐,咸咸的。 (2)这瓶液体是白醋,这包粉末是小苏打。 3、对这两种材料的特点还有要补充的吗? (3)白醋的气味很酸,有点冲鼻,摸起来凉凉的。(4)小苏打像面粉一样,比面粉粗一些,都是白色的小颗粒。 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1、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如果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板书:小苏打+白醋)2、讨论混合的方法 谈话:为了验证猜想

4、,我们得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可混合可能有很多种方法,你打算怎样混合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醋、小苏打、集气瓶、药匙(教师依次出示实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学生讨论,汇报讨论方案,教师适时引导。(1)第一种是先把小苏打倒进烧杯里,后倒白醋;(2)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3)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 2、过渡提问:小苏打和白醋分别放多少合适呢?在试验中无论哪种物质过多,都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怎样的比例恰到好处呢?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3、小组分工 待会实验时,你们小组打

5、算怎样分工?谁记录?谁操作?实验中怎样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请各小组讨论好之后派代表领取实验材料。 (学生讨论之后分组领取实验材料) 四、学生实验。1、谈话:解决了混合和比例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了。实验之前,来了解一下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件) 2、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将观察发现的现象记录在表一(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3、师生交流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疑惑?问题预设:(课件出示) (1)为什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能冒泡泡?(2)冒完泡泡后,为什么再加点白醋还能继续泛泡?(3)做完实验以后,白醋是浑的,为什么过一会

6、就能变的透明了?(4)混合以后的气味为什么有点甜甜的,像雪碧的气味? 五、实验验证。1、过渡问题:实验时,当我们把小苏打和白醋在集气瓶中混合后,看到最明显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气体呢?(板书)2、用实验分析验证。是不是空气呢?怎么知道是不是呢?追问让学生想到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实验验证是否空气。教师演示:把点燃的火柴伸进两个瓶子,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分析交流实验现象,老师问:从现象中,可以做出什么结论?(现象:空瓶中火柴继续燃烧,集气瓶中火柴熄灭。结论:不支持燃烧,不是空气。)(板书:不支持燃烧)3、实验验证是否比空气重(出示课件)。教师演示: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

7、烛火焰上,蜡烛灭了。4、分析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现象:气体倒下,将火焰浇灭。得出结论:比空气重。)板书:比空气重(出示课件)。5、分析产生了什么气体。教师恰当引导,关注科学的严谨。师述:同学们,仅从这两个实验现象来看,还不能说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因为证据还不够充分。(板书:二氧化碳)。师问:同学们,科学家是怎么知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的?“经过大量的研究”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生回答师补充:这句话告诉我们科学的结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支持,不是随便可以获得的,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六、回顾总结,课后延伸。1、今天我们做了个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

8、于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我们也可以说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杯子里剩下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外搜集资料继续研究。汇报交流实验现象。2、小魔术:【制造一个火山】(出示课件)实验材料:空的饮料瓶一个,小苏打,水一杯,白醋一瓶,红色墨水一瓶,洗发水。实验过程:(1)把小苏打加水搅拌均匀。(2)先把白醋和红墨水搅匀,再加入洗发水搅匀。(加入红墨水为了突出火山的颜色,加入洗发水为了增加泡沫)(3)把搅和均匀的苏打水倒入瓶中。关键的一步,迅速的把白醋混合液倒入瓶中。这个时候一定要摁紧瓶口,上下摇晃瓶子,再松开一半瓶口,你就会看到一股红色泡沫从瓶口随之喷出,就象岩浆从山顶喷出一样,最后会慢慢停息。 七、板书设计: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 + 白醋 = 气 体 + 新的物质白色粉末 无色透明 化 液体 ? 液体、有酸味 学变化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