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843082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作品在音乐上的分类。风,本义是乐调,所谓“国风”,便是汇集各地的地方土乐,也就是各地民歌。雅,是正的意思,据左传所说“天子之乐曰雅”,雅即朝廷正乐;大、小雅也当是音乐上的区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汉儒出于发挥儒家教义的目的,开始了从政治内容上解说风、雅、颂,认为风诗句句关涉美刺政治。雅是专门陈述政治的利弊得失,颂诗是歌颂赞美统治者盛德功绩,并将其报告神明。以祈求上天先祖的赐福.2、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合称“春秋三传”。3、楚辞楚辞是在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

2、楚地的新体诗。这种诗歌比诗经中的作品更富个性、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结构宏伟、句式新颖、灵活。就“楚辞”的本义来说是指楚地民歌的歌辞。后屈原借之创作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和汉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篇成集,题名“楚辞”。自此“楚辞”的称谓就流传下来。4、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诗经比兴手法的运用。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

3、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六义”。赋是一种铺陈直叙的方法,比就是比喻和比拟,兴就是托物起兴。赋、比、兴是诗经广泛运用的形象化手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三种基本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以关雎为例,看看诗经民歌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一首著名的歌唱男女恋情的古老诗歌。它的句式很整齐,全部为四字句,韵律和谐。比兴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

4、篇开头即以关关鸣叫的雎鸠起兴,象征异性见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这既为诗歌抒写爱情提供了一个清丽秀美的环境,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表达了诗句隐含的喻意。第二、三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作者皆以采荇菜起兴,“流”、“采”、“毛”几个动作的变换,生动地描绘了采摘荇菜的动作,又语意双关地写出了男子求娶女子的热烈而急切的心情。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用直叙的手法,直接表达了“君子”对“淑女”的热烈爱情。2、简析逍遥游中蜩、学鸠、斥鴳的形象寓意。答案要点:比喻现实社会中那些用有限而渺小的知识经验去判断无限丰富

5、世界的人。3、归纳古诗十九首表现出来的三种情感类型。答案要点:古诗十九首三种基本的情感类型:宦游失意的士子的悲哀。思妇的伤别念远。对年命短暂的悲哀。 古诗十九首存在着一种贯穿始终的情感基调,那就是十分浓厚的感伤情绪。4、简要说明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妙处。答案要点:其妙在无意见山,境与意在不期无意中猝然相遇,从而物我两忘,又物我融合,达到近似于顿悟的境界。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离骚的艺术成就。答案要点: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的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

6、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离骚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离骚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它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其次,诗经中的比兴往往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其内容。从而使其具有了整体象征的意义。2、 试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刻划人物的手法。答案要点: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项羽的形象凛凛如生,全得力于司马迁的传神之笔。这位狂飙突起式的英雄,

7、天性贲张,无拘无束,一任性情,爱如春风,恨如烈火。叱咤风云于战场,令对手胆寒,却也能温柔多情,儿女情长。司马迁既写出了他巨鹿之战的得意,鸿门宴的大度,也写出了他垓下之围的英雄末路的悲壮,乌江自刎的壮烈。虽然司马迁也认为项羽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但细揣全文却如同在写一曲命运的悲歌。千百年来,这篇传纪不知让多少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激起人们对命运的思考。除了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外,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鸿门宴”一节中刘邦之对比项羽,樊哙之衬托项庄,张良之衬托范増,都能起到烘云托月之效。而垓下之围时项羽的慷慨悲歌,更有心理描写的特色。 作业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初唐四杰

8、是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怀,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还具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和非常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的齐梁遗风,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2、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3、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9、、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4、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结合使至塞上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答题要点:此诗之妙主要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大漠孤烟构成对比,长河与落日也构成了衬托关系,而河之长、日之圆、烟之直,构成了美的构图。2、谈谈杜

10、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的丰富内涵。答题要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称赞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可用自己的话说明。)3、简述柳永词在体制上的突破。答题要点:柳永词在体制方面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采用新曲调,二是写作了许多长调慢词。4、简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反映的内心矛盾。答题要点:词人从自然现象写到人生感触再写到内心矛盾之过程,主要写出了苏轼内心“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上阕

11、从“问天”始,至“弃天”终,在“我欲乘风归去”后又回到了人间。下阕从“问月”始,写出人间的缺憾。最后,苏轼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通过妥协和宽容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李白的作品将进酒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答题要点:(1)、“援笔三叫,文不加点”。此诗正是李白蓬勃生命力与强烈的创作冲动的体现,也是他情绪转折多变,文笔腾挪自如的表现。(2)、把握诗作结构。即由悲(高堂明镜悲白发)到欢(人生得意须尽欢)到乐(烹羊宰牛且为乐),渐入狂放,渐入愤激。一番狂欢放荡,却原来为的是“销愁”! (3)、了解此诗特色。爱用大数字是李白诗歌特色之一,此诗亦如此。李白诗歌具有

12、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想象变幻莫测,诗歌极具跳跃性。诗歌语言清新明丽。2、试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辛词的影响。答题要点:辛弃疾是第一个大量以词的文学形式表达爱国之情的作家。他以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充沛的创作才力、多样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词的境界和题材范围,继承并发扬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并将之推向新的高度。辛词的主要内容就是伸述其一腔爱国之情。在他的词中,首先让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的豪气。但因壮志难酬,很多作品抒写的是愤慨和无奈的情绪,有时甚至发展成为心灵里深层次的孤独和无助之感。如水龙吟?登建康

13、赏心亭。除爱国词外,他还继承苏轼开创的农村词的传统,写下许多优美的田园词。他对南宋词坛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生前,有一批词人团结在其周围,形成所谓“辛派词人”,声势十分浩大,如陈亮、刘过等。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散曲散曲是对戏剧而言的;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是一各新兴的诗体,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它是从词演变而来,从音乐方面看,曲乐和词乐一脉相承,属于唐以来的燕乐系统,只是曲乐在发展中又吸取了民间乐曲和民族乐曲;从文学方面看,曲也深受词的影响,但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在变化,已经是一种新的体制。2、“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

14、作品,为明代传奇写作巨手汤显祖所作。“四梦”之中,以牡丹亭和邯郸记的成就最高。而正是凭借这“四梦”,汤显祖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地位。在舞台上,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也是常见剧目,从其剧作完成之初,直到今天,汤显祖的忧伤表现出不息的生命。3、“三言二拍” 三言,明天启年间冯梦龙编刻的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三言”,每集收作品四十篇。“三言”各书都既收宋元话本,又收明代话本小说和文拟作的短篇白话小说。二拍,明代凌蒙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二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二拍”,每集收作品四十篇。4、金瓶梅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书名

15、由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春梅的名字合成。其开首根据水浒传中“武松杀嫂”故事改编,写西门庆未被武松杀死,娶了潘金莲为妾。由此转入小说的主体部分,写西门庆家庭内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即西门庆的暴发、暴亡和众妻妾的争宠斗恨。最后写西门庆死后,家庭破败,众妾流散。小说虽然以北宋徽宗时期为背景,但所描绘的人情世态,却立足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点:(1)、塑造了众多典型形象。(2)、全剧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氛,语言优美华丽。(3)、讲究舞台效果。2、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要点:(1)、诸葛亮是“智绝”。(2)、关羽为“义绝”,是义气的化身(3)、曹操是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3、桃花扇的宗旨是什么?要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