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84239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汇总精讲【知识结构】【知识梳理】 一、碳单质(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载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是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面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最软的矿物之一,有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3、活性炭、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异味和颜色的物质。4、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性强(古代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2)可燃性:完全燃烧(O2充足)生成CO2:C+O2CO2 ;不完全燃烧(O2

2、不足)生成CO:2C+O22CO。(3)、还原性:C+2CuO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3C+2Fe2O3高温 4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典例1 【2019辽宁本溪】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 B都有导电性 C都是黑色固体 D都有滑腻感【答案】A【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是深灰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石墨有滑腻感,金刚石没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3、:A。典例2【2019.江西】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 碳 B.硅 C.磷 D.碘【答案】A【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典例3【2018湖北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答案】B【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故说

4、法正确。故选B。二、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不用排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2、化学性质(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2)可燃性:2CO+O2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3)还原性:CO+CuO高温 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3CO+Fe2O3高温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典例4 【2018湖南长沙】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CO可用于冶炼金属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解析】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故选D。典例5【2019.河南】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粽色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答案】D【解析】A、实验开

6、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160:(283)40:21,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

7、: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称为干冰(用途制冷剂、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2、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原理: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的。 与石灰水反应:原理:Ca(OH)2+CO2 =CaCO3+H2O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用途: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用途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保护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原料(用途气体肥料)典例6【2019江苏省苏州一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

8、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能使人致死,但没有毒性,故A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B说法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说法正确;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A。典例7【2019湖北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

9、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D、上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法不正确。故选:D。典例8【2019山东省青岛一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1)实验1采用可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

10、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答案】(1)水;(2)石蕊纸花变红色;CO2+H2OH2CO3;(3);密度比空气的大【解析】(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由图示可知,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水(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纸花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

11、能使石蕊变色;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比先变红,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四、二氧化碳的制取(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2)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3)装置: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法,(4)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收集二氧化碳;验满。(5)收集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6)验满:向上排空气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7)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浑浊,则

12、是二氧化碳。原理:Ca(OH)2+CO2 =CaCO3+H2O (8)注意事项: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锥形瓶中的导管只能刚刚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集气瓶中的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9)药品的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是因为(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发生)。也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典例9【2019江苏苏州】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A制取CO2 B收集CO2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

13、2能与水反应【答案】D【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错误;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错误;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故选:D。典例10 【2019黑龙江龙东】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 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14、_;(3)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_ _;(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的现象是_ 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答案】(1)铁架台; (2)BE;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F;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是铁架台;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E收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