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4044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五年级科学(上册)_教学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生分析五年级共有66人,学生已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大部分学习比较自觉,但不够稳定,尤其要抓好几个调皮的学生,才能维持好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各班基本均衡。所以抓好学习态度不放松,持之以恒,应该能教好。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去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与去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二)教

2、师分析本人经过三年的科学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工作中我会继续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相信我会教好这门学科的。(三)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从观测太阳开始,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月亮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懂得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生活

3、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我们更期待他们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第二单元:光和色彩。本单元要求: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何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有关要求。力求让学生对光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做必要的思考,鼓励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第三单元:电和磁。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使有密切的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生电。所以把

4、他们并在一个单元里,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本单元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构建的,这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本单元主要建构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有较多与本单元有关的内容,他们是建构本单元的依据。分目标之科学探究: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退了。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模型包

5、括图示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过程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做出合理的解释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与结论。4、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景中(二)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物植物的影响4、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5、了解平面镜和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6、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7、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

6、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8、知道开关的功能,会连接简单的电路9、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10、知道磁铁有方向性11、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12、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用指南针13、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与防治14、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4、敢于大胆想象5、感受和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6、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三、教学进度表周次内容教学

7、目标课时11.1太阳和影子(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221.2太阳钟1.3昼夜交替(一)过程与方法: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2、尝试做一个沙漏。(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2、体会

8、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二、知识目标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中心.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2、昼夜交替的成因.产生昼夜的原因.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白天中日影的变化3、计时工具.日的定义.古代计时工具.现代计时工具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231.4看月亮过程与方法: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2、能够克服恐惧感

9、。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24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

10、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252.1光的行进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262.2照镜子过程与方法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2、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并进行交流;3、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

11、有什么共同特征;4、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能描述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知识与技能1、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3、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体会探究的乐趣;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272.4研究透镜2.5七色光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2、尝试制作望远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2、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3、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2、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28第1、2单元复习形成知识网络293.1简单的电路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使手电筒亮起来;2、通过具体操作认识基本电路的组成,并会画出简单电路图。二、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

13、并能画出简单电路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探究手电筒亮起来的秘密,并体会合作与交流的乐趣。2103.2 导体和绝缘体3.3探究暗盒里的电路一、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说明依据;2、能自主设计方案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检验,并记录研究情况。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有的是容易导电,有的是不容易导电的;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过程,在研究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愿意交流与合作;2、体验到物体导电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3、体会到科学学习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愿意改进安全用电方面的不足。2113.4研究

14、电磁铁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2123.5电磁铁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2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知识与技能4知道什么是电磁铁;5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6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8乐于合作与交流。2134.1测量呼吸和心跳4.2肺和呼吸过程与方法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