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8838924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课时,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走近作者,浪淘沙(其一)是刘禹锡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

2、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写作背景,学习目标,1.读懂浪淘沙(其一),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重点)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难点),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自读提示,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检查自读情况,簸,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加点的字是多音字!,【九曲】 【万里沙】 【浪淘风簸】 【天涯】 【银河】 【牵牛织女】,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颠簸。,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天边。,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传说中天上的仙女。,涯,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天涯,书写指导:“厂”要窄长,里边两个“土”上下排列,要匀称。,涯,y,结构:左右,组词:生涯 天涯海角,造句:爸妈约定,无论生活有多艰难,都会互相

4、陪伴到天涯。,音序:Y 部首:氵,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气势雄伟,“九曲”点明黄河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写出黄河河流绵长。,“簸”字,写出了黄河水翻滚腾跃的样子。,“自天涯”三字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显的出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用

5、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古诗中运用典故,既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以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古诗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多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这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

6、理解诗歌的主题很有帮助。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典故理解诗意,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指导朗读,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九曲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写黄河曲曲折折。“浪淘风簸”写出大浪淘沙之势,“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后两句运用了典故,驰骋想象,将视线从眼前现实一下拉升至天上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这是课后第2题哦!,浪 淘 沙,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