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38768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教(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第 一 单元教学设计年级:三年级 科目: 语文 主备人: 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以及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2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26个字和34个词语。2.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学习略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 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2. 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

2、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3.合作探究法给兴趣小组起名字,图文结合学习古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表达与习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教学难点: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具体课时安排: 1215课时课 时 教 学 设 计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材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目标: 知识

3、与能力: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

4、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a

5、.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

6、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二、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三、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四、布置作业。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

7、,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收获:问

8、题:措施:课 时 教 学 设 计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题:2花的学校教材分析: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

9、意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段的内容。第一段(第1、2自然段):想象雨中花舞。第二段(第3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花朵们放假了。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冒雨冲了出来。第四段(第7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忙赶回家对准妈妈扬起了双

10、臂。2教师领读。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第二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读课文,并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段。A教师指名读。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二段。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3指导学习第三段。A教师范读。B合作探究。C教师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段。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2交流、识记生字。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湿润、荒野、狂欢、急急忙忙。1学生朗读课文,

11、读准字音。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学生齐读课文。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部分。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D学生自由朗读。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收获:问题:措施:课 时 教 学 设 计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主备人: 课题: 3* 不懂就要问教材分析: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学生问到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

12、的勤学好问的精神,这是课文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

13、先生。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2合作交流: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三、整体感知。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深入探究。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二、拓展阅读,注重迁移。1(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书到用时方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