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

上传人:人****画 文档编号:118838117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优秀实用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2/17,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鱼 我 所 欲 也,孟子,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老师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操作失误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在送医院的途中,有时清醒有时昏迷的她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获得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光荣称号。,导入新课,在颁奖典礼上人们给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

2、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张丽莉老师在面对危险那一刻为什么能舍己救人,做出生与死这样艰难的抉择呢?今天通过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导入新课,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学习目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3、。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后来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作者简介,孟子主要思想:施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

4、道”。 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作者简介,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作品简介,“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5、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知识链接,(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知识链接,(1)不为()苟得也 (2)为()宫室之美为()之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6、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检查预习,字音字形,(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检查预习,朗读节奏,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义,道义,同时得到,也,也是,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疏通文意,舍弃,喜爱,想要,语气词

7、,表示判断,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 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苟且偷生,动词,做,译文: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疏通文意,讨厌,憎恶,超过、胜过,通“避”,躲避,所以,祸患,灾难,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什么手段不用呢,译文: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

8、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疏通文意,没有,假如,假使,那么,就,办法,手段,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失,译文: 凭借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凭借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疏通文意,这种本性,凭借某种办法,因此,所以,不仅,却,转折连词,一箪食, 一豆 羹,得之则

9、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不,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然而你)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着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疏通文意,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踩踏,带汤汁的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侍奉,译文: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大小老婆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疏通文意,同“欤”,

10、语气词,有什么益处,同“德”,感恩、感激,同“辨”,辨别,优厚的俸禄,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接受,动词,译文: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接受,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疏通文意,本性,指人的羞恶之心,为了,介词,同“向

11、”, 先前、从前,停止,这,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整体把握,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整体把握,课文第1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首先,孟子用“鱼与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与大义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 接着,通过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

12、告诉我们,当生命和大义不能同时得到的话,应舍生取义。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贤者”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不丧失“本心”。,整体把握,第2段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第2段列举事例,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最后点明这种“舍义取利”行为的原因正是丧失了“本心”,再一次劝勉人们保持“本心”不丧,重视“义”。,整体把握,“所

13、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 “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合作探究,作者在第1段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合作探究,“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

14、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合作探究,作者在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请问“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合作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

15、必须择优而取。,合作探究,(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合作探究,(3)道理论证。 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 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6、”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合作探究,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合作探究,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合作探究,孟子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人生面临抉择,尤其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我们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合作探究,主 旨,本文运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