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83713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书本内容)贸易转移效应:指一国参加关税同盟,使得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低成本的产品变为向同盟内成员国购买高成本的产品,贸易转移效应会减少成员国的福利。P34贸易创造效应:指关税同盟中一些国家高成本的产品被来自另一成员国低成本的进口品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

2、益,增加成员国的福利。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就业、产出、国民收入、国际收支和物价水平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与投资效应。P36经济特区: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P37生产转移效应:指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本地市场的放大作用下,区内的产业向区外转移。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

3、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4、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

5、依据全国或上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的对策。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别。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缓的国家和地

6、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赶超状态。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的作用。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的交换关系,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系。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

7、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把资本投向国内或国外某项经济社会领域的行为。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

8、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

9、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区域性事务的工具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

10、现。区域经济增长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2、产业的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4、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5、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

11、过程。区位因素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简答题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

12、,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13、;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

14、制度学派;区域管理学派。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工业赶超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1、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是什么?(1)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

15、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3、我国新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1.简述实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

16、系2.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动。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3.简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经济运行机制。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做好扶贫工作。1、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的焦点。在现代社会的现代文明中,人才、知识、信息、科技、文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因素。(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人既是知识、科技、信息的文化载体和创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