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3629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市场分析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正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上海财经大学2011论文题目: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学生姓名: 张爱风所在学院: 金融学院专 业: 金融学学 号: 09869256指导教师: 刘 静成 绩: 2010年5月学习参考上海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设计)名称企业内部控制分析论文(设计)来源自选论文(设计)类型B导 师林静学生姓名张爱风学 号40315003专 业会计 开题报告内容:(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资料收集计划;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一、调研资料的准备:从互联网、专业论著和各种专业期刊杂志搜集论文相关资料。二、论文设计目的、思路及预期

2、成果(一)目的: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二)思路: 金融产品的定价是现代金融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三)预期成果: 四、时间安排:2008年10月26日 选题指导2008年11月15日前 将完成开题报告2008年11月 将准备查阅、搜集资料2008年11月底 将拟定论文细纲2009年4月30日前 将完成论文初稿2008年5月12日前 将论文定稿五、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一)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掌握;(二)大量时间的投入;(三)导师的指导。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行为金融与证券市场价格的反应摘要:金融产品的定价是现代金融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代金

3、融学理论是建立在一些比较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上的,虽然在分析金融产品的价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对于金融市场的一些异象,却无从解释。本文借鉴行为金融学用的主流观点,力图以最朴实的理论来解释金融市场证券价格波动现象,以指导人们对证券价格走势形成正确预期,提高投资行为的理性程度,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理性预期,噪音交易者,羊群效应,反射理论。Behavioral Finance and Securities Market Reaction of PriceAbstract: The pricing of financial products is one of the co

4、re issues in modern finance. Modern finance theory is based on some of the more stringent assumption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nalysising of the value of financial products. But for some phenomenons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it has no way to explain. This parper uses the mainstream point of

5、view of behavioral finance, trys to explain the financial market stock price fluctuation by the most simple theory, guides people to the correct expectations of price movements of securities, improves investers rational levels of behavio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Key

6、Words: Behavioral Finance,Rational Expectations,Noise Trader,Herd Behavior,Theory Of Reflexivity. 一、前言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1952年3月马柯维茨(Markowiz)在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方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运动方向各异的证券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于1959年出版了证券组合选择一书,详细论述了证券组合的基本原理,从而为现代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CAPM是诺贝尔

7、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提出的。该模型以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他指出在这个模型中,个人投资者面临着两种风险: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指市场中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比如说:利率、经济衰退、战争,这些都属于不可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 Risk):也被称做为特殊风险,这是属于个别股票的自有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变更股票投资组合来消除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非系统性风险的回报是股票收益的组成部分,但它所带来的风险是不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夏普发现单个股票或者股票组合的预期回报率(Expected Ret

8、urn)的公式如下: 其中,(Risk free rate),是无风险回报率, 是证券的Beta系数, 是市场期望回报率 (Expected Market Return), 是股票市场溢价 (Equity Market Premium)。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是由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深化并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按照信息的反应效率,市场分为弱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

9、效市场、强势有效市场。在有效市场中,所有信息都反映在过票价格上,一切分析都将无济于事。1964年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他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化学中的分子“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休止的、无秩序的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变动的路径是不可预期的。1970年法玛也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所以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 这些经典理论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

10、式陷入了尴尬境地。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PM和 EMH的权威地位。二、行为金融及其理论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以“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为支柱,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有限理性是指,短期来看,在某个具体的决策上,投资者可能是理性的、正确的;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不具有统筹的、连续性的最优投资决策,其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有限套利理论则认为,市场不完善、投资者非理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受到限制,无法完全甚至不能纠正

11、市场价格的偏离。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预期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金融市场上,预期是可以自我实现的,投资者对市场未来的预期对金融市场价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投资者的预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在通货膨胀理论中,需求推动的通过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12、一般认为是短期的冲击。但是,一系列的冲击会引导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持久性的特征,特别在冲击较大的时候。这样,他们就会给予他们对于将来的高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修正他们的经济行为。譬如,他们会开始寻求更大的对(名义)支出的提升。这本身还可以视为成本推动,导致企业推高他们的价格,特别在企业自身也有类似的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会激起另一轮的支付提升。这与“物价与工资螺旋”一起对一个经济直接的制造通货膨胀。“物价与工资螺旋”与适应性预期的结合反映了引起经济中的内置通货膨胀的近期经验。该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同样适用。理性预期的思想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J.F.穆思在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提出,因假定经济行

13、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而得名。理性预期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会通过供求变动,最终使各自的供求达于均衡,即价格会回归理性。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利用水平的不同,投资者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信息投资者就是所谓的理性投资者,噪音交易这就是非理性投资者。短线投资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忽视与基本面有关的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与股票价值无关、但可能影响股票价格使之非理性变动的“噪音”(错误信息)上,这种行为会在短期内造成价格扭曲,使理性的投资者在短期市场上无所作为,这就是所谓

14、的“噪音交易”。早在7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和法马(Fama)就讨论了噪音交易者长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问题:他们认为,当噪音交易者抬高了股票的瞬时价格使其高于真实价值时,理性套利者就会卖空股票、打压市场价格,直到价格回复价值为止,此时,套利者低价买回股票,赚取高卖低买的差价收益,这使噪音交易者所获投资收益水平比与之进行交易的套利者要低,所以经济利益的选择机制会把他们逐渐淘汰。而这种套利行为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任何价格偏差都将被市场迅速纠正,价格始终贴近基础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选择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噪音交易者在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可以忽略不计。就连噪

15、音交易理论的代表布莱克(Black,1986)也认为,由于噪音交易者总是高买低卖,所以噪音交易者作为一个整体将是亏损的,相反,套利者则在财务上处于强势。而且, 噪音交易越多,套利者就有越多的获利机会 1990年,De 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建立了DSSW模型,证明了噪音交易者可以获得正的预期收益,并且他们的收益可能比套利者更高。在DSSW模型中,De Long等人总结了影响噪音交易者预期收益的四种效应: 多多益善效应(hold more effect) 即指当噪音交易者平均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承受的风险份额越大, 自然他们所获得的风险回报也越多,相对于套利者来说, 噪音交易者预期的收益就会增加。 价格压力效应(price pressure effect) 即指当噪音交易者情绪越来越乐观时,他们对风险资产的平均需求会增加,这必然会导致股价上升,这样他们就降低了风险回报以及他们与套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