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836125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3/T 2150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见表A.1,主要病害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见表A.2。 表 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扁刺蛾 Thosea sinenisis (Walker) 老熟幼虫体长22 mm 26 mm,长圆形,扁平, 翠绿色,背线白色贯穿 头尾,背侧枝刺不发 达,腹侧枝刺发达。低 龄幼虫啮食叶肉,中高 龄幼虫蚕食叶片。 一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 翌年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 虫开始羽化, 6月中下旬第 一代幼虫孵

2、化,幼虫期约 为1 个月。第二代幼虫最 早出现于8月。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老熟幼虫体长20 mm 25 mm,黄绿色,背面 有一淡紫褐色哑铃型 的大斑纹。低龄幼虫啮 食叶肉,中高龄幼虫蚕 食叶片。 一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树干及枝杈处结茧越 冬。 两代成虫分别出现在5 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下 旬8月上中旬。 两代幼虫 为害期分别为6月中旬7 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下 旬。 桑褐 刺蛾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老熟幼虫体长24 mm 35 mm,黄色,背线天 蓝色,每节各有4 个小 黑点,枝刺黄色或紫红 色。

3、低龄幼虫啮食叶 肉,中高龄幼虫蚕食叶 片。 一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 两代成虫分别出现在5月 下旬6月中旬,7月下 旬8月下旬。 两代幼虫为 害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 下旬,8月中旬10月上 旬。 丽绿 刺蛾 Parasa lepida (Cramer) 老熟幼虫体长约25 mm, 翠绿色,中胸至腹部各 节背面具蓝斑2 个4 个。低龄幼虫啮食叶 肉,中高龄幼虫蚕食叶 片。 一年发生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两 代成虫分别出现在5月中 旬6月中旬, 8月上旬9 月上旬。幼虫在成虫羽化 后半个月左右出现,幼虫 期约1 个月。 DB33/T 21502018 5 表

4、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续)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茶蓑蛾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护囊圆筒形,长25 mm40 mm,护囊外常缀结有排列整 齐的短枝。老熟幼虫黄褐色 至黑褐色,雌幼虫体型明显 较雄虫大。幼虫躲藏于护囊 内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 刻。 一年发生1 代2 代,以幼虫在护囊 中越冬。 翌年5月 6月羽化。 幼虫为害 期为6月10月, 其 中7月8月为为害 盛期。 大蓑蛾 Clania variegata Snellen 护囊纺锤形,长40 mm70 mm,护囊外常缀结有较大的 碎叶片,少数有小枝残梗, 排列不整齐。雄幼虫黄褐

5、 色,雌幼虫黑褐色,体型明 显较雄虫大。幼虫躲藏于护 囊内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 缺刻。 一年发生1 代,以 幼虫在护囊内越 冬。翌年5月中下 旬7月上旬羽化。 6月上旬幼虫开始 孵化,为害期为6 月10月。 悬铃木 方翅网 蝽 Corythucha ciliata (Say) 成虫体长3.2 mm3.7 mm, 乳白色,头顶及体腹面黑褐 色,头兜盔状。前翅近长方 形,具“X”斑。于叶片背 面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片 正面出现白色细斑,背面有 黑褐色排泄物。 一年发生5 代,世 代重叠,以成虫在 树皮裂缝、地面枯 枝落叶中越冬。翌 年4月中下旬越冬 成虫开始在悬铃木 下层叶片背面取食 活动,整个为

6、害期 可持续到11月。 黑蚱蝉 Cryptotympan a atrata (Fabricius) 成虫体长40 mm48 mm,翅 展115 mm125 mm,黑色具 光泽。翅长,透明,翅脉基 部金黄色。若虫刺吸根部汁 液、成虫刺吸枝干汁液。雌 成虫在当年生枝条上产卵, 造成树枝枯死。 多年发生1 代,以 卵在枝梢内或若虫 在树根附近的土中 越冬。 6月老熟若虫 开始羽化,7月8 月为成虫发生高峰 期, 9月后数量逐渐 减少。 DB33/T 21502018 6 表 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续)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

7、ensis (Forster) 成虫体长25 mm35 mm,黑 色,具金属光泽。前胸背板 两侧具尖锐粗大的侧刺突。 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 起,翅面具不规则的白色斑 点。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 向外排泄粪屑,受害部位往 往有酱油状液体渗出。 一年发生1 代,以老 熟幼虫在树干内越 冬。翌年3月越冬幼虫 开始活动,5月开始羽 化,6月为羽化盛期。 幼虫11月后活动减 少,开始陆续越冬。 光肩星 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 s (Motschulsk y) 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与星天 牛相似,但本种鞘翅基部光 滑,无黑色小颗粒突起。 发生规律与星天牛相 似。 台湾乳 白蚁

8、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兵蚁体长5.3 mm5.8 mm, 遇危险时能分泌白色乳状液 体。上颚发达,镰刀形。胸 腹部乳白色。工蚁体长4.5 mm6 mm。胸腹部乳白色。 多在树干根基部、主干或枝 杈处筑巢,蛀食木质部。 4月工蚁开始出巢觅 食,可一直为害至11 月下旬。有翅繁殖蚁 一般在5月6月闷热 的傍晚分飞。 黑翅土 白蚁 Odontoterme s formosanus (Shiraki) 兵蚁体长4.8 mm6 mm。上 颚发达,镰刀状。腹部淡黄 色至灰白色。工蚁体长4 mm6 mm。胸腹部灰白色, 略透明,能见腹腔中食物的 颜色。多取食树皮,少

9、数情 况会蛀蚀木质部。为害时会 先修筑泥路。 3月中下旬4月上旬 工蚁开始出巢取食, 可一直为害至11月下 旬,5月6月以及9 月10月为为害高峰 期。有翅繁殖蚁一般 在4月6月闷热或雷 雨后的傍晚分飞。 DB33/T 21502018 7 表 A.2 主要病害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病害名称 病原菌(学名) 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照片 悬铃木白粉病 Erysiphe platani (Erysiphales) 叶片被侵染后形成白粉状病 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形。发 病期一般在每年的5月11 月,其中春末夏初以及夏末秋 初为发病高峰期。 悬铃木叶枯病 生理性病害 受害叶片于叶缘、叶脉间先出 现褐色斑点,之后褐色斑逐渐 扩大,后期叶片焦枯、卷缩, 但不落叶。该病系二氧化硫污 染所致,与夏季高温干旱的气 候条件也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