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学生培训课件 红外光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8835536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大学生培训课件 红外光谱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6.大学生培训课件 红外光谱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大学生培训课件 红外光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大学生培训课件 红外光谱(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 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IR) =是分子振动或振转光谱; =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 l 红外区域的划分 0.761000 m 0.762.5 m 近红外区 2.525 m 中红外区:绝大部分有机物 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 251000 m 远红外区 l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图 文字 纵坐标为: 百分透过率(% ) 横坐标为: 波数(cm-1)。 也可用文字形式表示为:2955cm-1(s)为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2、 (asCH2),2870cm-1(m)为CH2的对称伸缩振动(sCH2) 1458cm-1(m)为 CH2的面内弯曲振动(面内CH2),895cm-1(m)为CH2的面外弯曲振动(面 外CH2) 一、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E红外光=E分子振动 或红外光=分子振动 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分子振动时 其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即0。 6 r 分子偶极矩()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r)与正负电荷中心所带 电荷() ) 的乘积,是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 。 7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 红外吸收,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才 能有红外吸收。 HCCH、RCCR的CC

3、及CO2等 的对称伸缩振动,r=0, =0,不能引起红外 吸收。 能级跃迁选律:振动量子数(V)变化为 1时,跃迁几率最大。常温条件下,绝大 部分分子处于基态。从基态(V=0)到第一 振动激发态(V=1)的跃迁最重要,产生的 吸收频率称为基频。 二、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分子振动形式 分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v伸缩振动 :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振动过程中键长发生变 化。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s)和反对称 伸缩振动( as )两 种形式。 v弯曲振动: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键角发生变化。又可 以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 )两种形式,它 们还可以细分为摇摆、卷曲等

4、振动形式。 v+和-表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前后振动。 亚甲基的振动形式 理论上每一种基本振动在红外光谱图产生一个 基本频率吸收峰。实际上,因种种原因分子基 本振动数目与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尽相同。 分子振动数目 线性分子:3n-5个基本振动 (n为分子中的 原子个数) 非线性分子:3n-6个基本振动 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的关系 吸收峰减少的原因 分子的一些振动没有偶极矩变化,是红外 非活性的; 不同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 一些振动的频率十分接近,仪器无法分辨 ; 一些振动的频率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 红外光谱中除了基本振动产生的基本频率吸收 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振动吸收峰: v倍频:

5、是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三激 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 不等距,所以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v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 所吸收即光的能量用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因为不符合跃迁 选律,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红外光谱中的振动吸收峰 v振动偶合: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 相近时,可发生振动偶合裂分,吸收频率偏 离基频,一个峰移向高频,一个移向低频。 v弗米共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间发生的 振动偶合,使后者强度增强。 振动偶合: 2,4-二甲基戊烷的红外光谱 CH3的对称弯曲振动频率为1380cm-1,但当两个甲基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

6、,形 成异丙基时发生振动偶合,即1380cm-1的吸收峰消失,出现1385 cm-1和1375 cm-1两个吸收峰。 16 费米共振例 苯甲酰氯C-Cl的伸缩振动在874cm-1,其倍频峰在1730cm-1左右,正好落在 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位置附近,发生费米共振从而倍频峰吸收强度增加 。 苯甲酰氯的红外光谱 2.红外光谱分区 1)基团结构与振动频率关系 振动方程 当m固定时,基团振动频率随 化学键力常数增强而增大。 例如: 基 团 化学键力常数(K/Ncm-1) 振动频率( /cm-1) C C 1218 22622100 CC 812增大 16001680 CC 46 10001300

7、K-化学键的力常数 m-基团的原子折合质量 振动频率与基团原子折合质量的关系 基团折合质量 (m) 振动频率 ( /cm-1) CH 0.9 28003100 CC 6 约 1000 CCl 7.3 约 625 CI 8.9 约 500 2)基团频率区的划分 分区依据:由于有机物数目庞大,而组成有 机物的基团有限;基团的振动频率取决于K 和 m,同种基团的频率相近。 划分方法 氢键区 v基团特征频率区 叁键区和累积双键区 双键区 v指纹区 单键区 区域名称 频率范围基团及振动形式 氢键区 40002500cm-1 OH、CH、NH 等的伸缩振动 叁键和 CC、CN、NN和 累积双键区 2500

8、2000cm-1 CCC、CCO 等的伸缩振动 双键区 20001500cm-1 C=O、C=C、C=N、NO2 、 苯环等的伸缩振动 单键区 1500400cm-1 CC、CO、CN、 CX等的伸缩振动及含 氢基团的弯曲振动。 基团特征频率区的特点和用途 吸收峰数目较少,但特征性强。不同化合 物中的同种基团振动吸收总是出现在一个比 较窄的波数范围内。 主要用于确定官能团。 指纹区的特点和用途 吸收峰多而复杂,很难对每一个峰进行归 属。 单个吸收峰的特征性差,而对整个分子结 构环境十分敏感。 主要用于与标准谱图对照。 例 乙基异丙基酮和甲基丁基酮的IR(指纹区差异) 3)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9、 在特征频率区,不同化合物的同一种官能团 吸收振动总是出现在一个窄的波数范围内,但不 是一个固定波数,具体出现在哪里与基团所处的 环境有关,这就是红外光谱用于有机物结构分析 的依据。 基团确定后,m 固定,但相邻的原子或基团 可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等影响 K,使其振动 频率发生位移。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具体因素 v电子效应 v空间效应 v氢键 v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通过静电诱导作用使分子中 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引起K的改变,从而影 响振动频率。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振动频 率增大。 如 CO (2)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 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即双键键强减小, 振动频率

10、红移 (减小)。也以CO为例: 27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例如: 脂肪醇中C-O-H基团中的C-O伸缩振动( ) 位于1150-1050cm-1,而在酚中因为氧与芳环发 生p-共轭,其 在1230-1200cm 1。 因此:对共轭体系中的单键而言,则键强增强 ,振动频率增大。 28 如果诱导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则须具体分析 哪种效应占主要影响。如: N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共轭, CO 红移(减小) 共轭效应: 诱导效应: N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CO 蓝移(增大)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 CO 红移至1690 cm-1 29 共轭效应: 诱导效应: O上的孤对电子与羰

11、基形成p-共轭, CO 红移(减小) O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CO 蓝移(增大) 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 CO 蓝移至 1735 cm-1 v空间效应 (1)空间位阻 破坏共轭体系的共平面性,使共 轭效应减弱,双键的振动频率蓝移(增大)。 1663cm-1 1686cm-1 1693cm-1 (2)环的张力:环的大小影响环上有关基 团的频率。 随着环张力增加,环外基团振动频率蓝移 (增大),环内基团振动频率红移(减小) 。 v 氢键 氢键的形成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有的化学键力常数K 变小,振动频率红移。 氢键的形成对吸收峰的影响: 吸收峰展宽 氢键形成程度不同,对力常数的影响不同,使得吸收

12、频率有一定范围。氢键形成程度与测定条件有关。 吸收强度增大 形成氢键后,相应基团的振动偶极矩变化增大,因此 吸收强度增大。 例如: 醇、酚中的OH ,当分子处于游离状态时,其振动 频率为3640cm-1左右,是中等强度的尖锐吸收峰,当 分子处于缔合状态时,其振动频率红移到3300cm-1附 近,谱带增强并加宽。胺类化合物中的N-H也有类似 情况。除伸缩振动外,OH、NH的弯曲振动受氢键影 响也会发生谱带位置移动和峰形展宽。 醇、酚、羧酸、胺类等化合物中可以形成氢键。 还有一种氢键是发生在OH或NH与C=O之间的,如羧酸 以此方式形成二聚体: 这种氢键比OH自身形成的氢键作用更大,不仅使OH 移

13、 向更低频率,而且也使C=O红移。 例如: 癸酸的红外光谱图 游离羧酸的C=O约为1760cm-1,而缔合状态(如固、 液体时),因氢键作用C=O移到1700 cm-1附近。 用实验可以证明氢键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气相或非极性溶液中得到的是醇或羧酸的游离分子的红外光谱 (下图),此时没有氢键影响,如果以液态的纯物质或浓溶液 测定,得到的是发生氢键缔合的分子的红外光谱(上图) 4)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 谱带强度与振动时偶极矩变化有关,偶极矩变化愈大, 谱带强度愈大;偶极矩不发生变化,谱带强度为0,即 为红外非活性。 影响偶极矩变化的因素: 分子或基团本身的极性大小:极性越大,偶极 矩变化越大,对应的吸收谱带越强。如C-O吸收 峰强度大于C-C吸收峰强度。 化合物结构的对称性:对称性越强,偶极矩变 化越小,吸收谱带越弱。 例: RCHCH2 = 40 (对称性最差) 顺式 RCHCHR = 10 (对称性次之) 反式 RCHCHR = 2 (对称性最强) ( 为摩尔吸收系数) 互变异构 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类化合物 饱和C-H的伸缩振动CH即位于氢键区3000 2800 cm-1区域 饱和C-H的弯曲振动频率位于1500 1300 cm-1区域 当分子有四个以上-CH2-所组成的长链时,在 720cm-1附近出现稳定的(CH2)面内摇摆振动 弱吸收峰 各类化合物的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