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18824819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0507【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技巧10年“材料狗”,一路享受写材料的风景2019-05-07 02:54 | 阅读 : 12760材料人是痛苦的,因为“尘埃落魄谁如我,一事无成白发生”;材料人是幸福的,因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开始之前,先自报家门。笔者为组工阵线一老兵,浸淫材料十余年。这些年来,经手的总结稿、汇报稿、经验稿、讲话稿、新闻稿、各类公文材料等不计其数,战斗足迹遍布党政机关多个部门(其实很多为临时借用),笔下文字见诸各类报纸杂志少说有10数万,材料对象既有省部以上领导、也有基层平民百姓,领导大小事务离不开,同事缪送外号“一支笔”。不过,如果有人认为笔者喜爱材料这行,那就大错特错了。个人始终认为,除了天

2、赋异禀的文学家(他们有写作的才华和写作的冲动),是很少有人喜欢写材料的,毕竟那种“衣带渐宽终于后悔为伊消得无比憔悴”的日子,不堪回首。对于绝大多数被“逼上梁山”的普通人(例如笔者)而言,材料犹如女同胞们的月事一般,它要来你挡不住,不来你受不了,一旦来了,那就是长达数日的痛并快乐着。好了,废话少说。一、什么样的材料称之为好材料说实话,好材料没有统一标准,但烂稿子却能一眼识破。很多同事经常拉笔者改稿,对于他们的创作,有的能扭转过来,有的却必须推倒重来,因为方向错误、逻辑混乱、交叉重叠、大话套话连篇、措辞外行、语法经不起推敲等等。因此,反向推理,个人认为好材料大都有这几个特点:一是符合领导意图。这点

3、太重要了,简直就是材料的生命线。一篇稿子甲感到非常满意,乙可能会大发雷霆,缘于材料有“人格”这种特殊属性,即材料“谁来用”最为关键。毫不客气的说,不符合领导意图的材料,无论写得多么天花乱坠,都难逃一毙。反复写这类材料的人,甚至会让领导怀疑你对他有意见,故意弃其思想和观点不用,进而激怒领导。某种程度上,写材料是代人立言,即代领导撰稿,领导绝对比你高明,这点认识最好要树立起来(即使有怀疑也必须深藏不露)。因此,下笔前必须切实搞清楚领导意图,领导到底想达到何种目的、贯彻什么思路、选择哪些措施、强调什么效果、提出哪些要求,等等。这摆在第一位。二是适应形势任务。材料是客观实际的高度凝练。不论总结稿还是汇

4、报稿亦或是领导讲话稿,都要贯穿最新指示要求、最新决策部署、最新特色做法、最新工作成效,否则就不能客观反映所做工作和单位建设成绩,不能成为指导工作实践的纲领性文件,这样还不如拿往年稿子充数。当前形势任务了然于胸,并使之融入到材料的方方面面,这需要撰稿人时时留意各类最新动态,比如中央有什么新要求、领导的关注重点、单位的最新举措、下级的最新反馈、群众的最新诉求,等等,这需要平时积累。三是结构合理严谨。说白了就是材料的框架问题。如果把写材料比喻成建房子,那么材料的结构就如同房子的规划图。结构不合理,房子就会建得歪歪扭扭、受重不均,轻则寿命减损,重则当场垮塌。除领导讲话稿受领导个人风格影响外(但即使讲话

5、也不能天马行空,越稳重的领导讲话越平稳,追求平稳之中言明思想,一般不会打破常规),其他材料绝大多数都有约定俗成的框架,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大概讲什么详细讲什么,多讲什么不讲什么,等等,大同小异,尤其是公文材料更为严谨,因此结构也更为固化,能创新的仅仅是观点的提法而已。从笔者多年经验来看,那种想脱开惯例另搞一套的做法,大都会胎死腹中。四是富有亮点特色。一篇材料,看完之后味如嚼腊,让人留不下任何印象或者是印象不深,毫无疑问是失败的,究其原因是缺乏亮点特色。拿工作汇报稿来说,笔者参与过的工作汇报会非常多,凡是领导会好奇并详细询问的,或者直接在材料上标记的,或者会后重点讲评的,基本上是单位的特色亮点。你

6、想啊,同类型单位不只你一家,工作大家都在干,有特色亮点才说明你的工作更出色嘛。同理可推,单位最特色鲜明的(别人最好没有的)、领导最引以为傲的(比如政绩)、群众反映最满意的(这点在面向上级工作组的材料中必须多提)等要素,最好多多在材料中体现。以上四点是好材料的主要特征吧,这四点没大问题,那就意味着基本盘在,具备进一步打磨的空间。此外,语言要精练(这方面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可以用一个字表示的绝不用两个字),行文要通顺(拿工作总结来说,基本是按照什么思路、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成效这种行文,有时为省篇幅也可直接措施带成效),前后要匀称(一段1000字一段200字,一段尽是亮点一段言之无物,这种

7、情况最好避免),等等,这是具体写法的问题,后面再讲。二、怎样写好一篇材料要展开来讲,三天三夜讲不完,因为材料的种类太多,因为文章领域(材料属其一支)太过博大精深,因为个人水平有限。这里,笔者重点就总结稿、汇报稿、经验稿、讲话稿这几类主要材料的写法,讲几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痛苦的领悟。第一,布局。即受领任务后材料的过程设计,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写材料草率不得,急急忙忙出一稿绝对被毙(当然,可以应付的跳过)。笔者有被毙16稿的惨痛经历,写到最后死去活来,做梦满脑都是文字。布局合理,写起来就会顺风顺水,反之捉襟见肘、不断返工、苦不堪言。一般可以将材料布局分为领会意图、研究受众、搜集素材、着手撰写、送审批

8、改、核对定型六个阶段。领会意图,即揣摩领导心思,以领导角度来思考材料写法,领导各种场合讲话最好拿到,有要点归纳也可。这步可长可短,看撰稿人对领导的熟悉程度。研究受众,面向上级还是下级,面向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语气措辞完全不同,关键是要把握他们的心理,搞清楚他们到底想听到什么。这步用1-2个小时完成。搜集素材,材料中要用到的文件、做法、事例、数据等,尽可能多收集一些,不知道如何接续时可以翻翻,有时灵感就从这些素材中来。这步至少需要半天。着手撰写,这是整个过程的主体部分和重难点,很多同志在这里举步维艰,苦于不知道从哪下手,后面笔者将详细讲到。这步约占整个时间的至左右。送审批改,一定要预留出领导审阅批

9、改的时间,材料有时是个磨合的过程,领导一时也没有成型思路,需要受你的启发,好材料至少来说要经过3个回合。核对定型,材料通过后的收尾工作,主要是检查语法、语句、文字的错漏。这也马虎不得,如果有条件,可以请求第三人协助。第二,立意。即贯穿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类型不同,自然立意有别。这里列举几个主要类别。工作总结稿,重在客观反映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其核心思想是本单位党委(支部)决策部署在工作落实中的具体体现。不言而喻,这种材料是以党委决策和领导思路带着走的。情况汇报稿,老到不老到,主要看汇报。这种材料领导最为重视。其实这种稿子就是一份答卷,出卷人是上级党委领导,答卷人是本单位党委领导,阅卷人还是上级

10、党委领导,而且一般都是主要领导。这种材料关键在于回应上级关切(把上级讲的充实完善后再还给上级),回应之余再加以创新更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经验做法稿,这种材料就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源于工作高于工作。一句话,就是吹,吹得你自己都不信,基本就到位了。领导讲话稿,毫无疑问,这种材料最常见(碰到大会小会都要用稿子的领导简直是一种灾难)。讲话稿关键在于,把上情下情我情完美结合然后以领导个人风格阐释出来。材料是有性格的,这种性格就是领导风格。笔者接触过不少市厅以上领导,他们大多数是材料高手,讲话大都带有鲜明个性,他们用过的稿子,别的领导一般是用不了也不会去用。好了,其他不讲,下一步。第三,提纲。

11、这是材料的灵魂。材料好差大都可以从提纲上分辨出来,好提纲成功一半,差提纲满盘皆输。着手写之前必须列提纲,而且提纲必须得到领导同意才能继续,对这点还有疑问的同志后面可以不看。通过多年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列提纲应把握这几个方面。顺序准确。先列什么后列什么,这个不能乱来。一般先理论后实践、先中心后分支、先主要后次要、先思路后举措。例如,对综合部门的综合材料而言,摆在第一位的永远是思想政治,第二才是本单位主抓的核心业务。怎样摆顺序请参照本单位的年度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单项工作材料参照相关文电指示)。逻辑严密。提纲要想禁得起推敲,关键在于口子放得开不开、收得紧不紧,一级标题包含二级标题,二级标题包含

12、三级标题。要讲得内容插不进去或者是可放2处以上,逻辑肯定有问题。还是举例说明。比如关于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讲话稿,一般要讲清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培养、工作岗位锻炼、奖惩激励办法、人文关怀措施等;比如单项工作总结稿,一般要写清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做法及成效(经验与启示)、存在的问题不足、下步措施打算等,少一项即有瑕疵、不圆满。前后呼应。即提纲要前后互补、自成一统、共同为材料立意服务,前面留下的坑,后面必须填上。有人讲材料讲究的是浑成一体、自圆其说,也是这个意思。初学者写材料喜欢东拼西凑,这里一节那里一段,其实看起来就好像一群穿花花绿绿衣服的乞丐站在一起,很不协调。基本工整对仗。这点因人而异,不过分

13、强求。但说实话,咱目前各类材料依然深受八股文遗毒,没有个四六句感觉就体现不出水平。这点越往上走越严重。你见过一屋子人翻箱倒柜咬文嚼字一个星期就为3个观点的对仗吗?笔者经常见,还居然乐在其中。不过,笔者还是认为,凡事不可太过绝对,提纲太注重工整对仗,必然会损失准确性。体现思想。列提纲不带着思想走,太过浪费。因为对于受众而言,记笔记往往只能记住提纲。对于那种“一要提高思想认识,二要合理筹划部署,三要严密组织实施”的公式化提纲,听着记等于没记,笔者也只能呵呵。提纲上一开始就要体现思想,体现党委和领导不一样的思路,这是材料能进入领导法眼的“通行证”。第四,行文。布局清楚了,立意确定了,提纲列好了,素材

14、准备了,茶水香烟也有了,好,开始写吧。很多人讲,材料要虎头、猪肚、凤尾。笔者基本同意,加入一点,应变,毕竟人是活的,材料也需要活起来。譬如有时要求直入正题,那“头”就必须一笔带过;有时讲究问题导向,那“肚”就不能太吹嘘成绩;有时为了严肃氛围需要,那“尾”就不能太爱惜羽毛,该削则削。具体怎样行文,笔者认为至少应做到“四要四忌”。所谓“四要”:一要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即通常意义上的思路带着措施走,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措施,措施永远为思路服务。思路是高大上的,措施是实打实的,思路是提高人的思想认识的,措施是教人具体如何做的。有思路没措施,那就是满篇空话套话,有措施没思路,那就是站位不高、思路不

15、清。思路与措施,如同理论与实践,两者缺一不可。二要主次鲜明、重点突出。一篇材料、一篇材料中的某一部分均有主次,好比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如果像撒胡椒面一样摊开笔墨,不符合实际,也不易于受众把握重点(一篇材料能让人记住就非常不错了)。那么哪些要作为主要方面,哪些又是次要方面?简单来说,核心部分、得意部分、亮点部分、创新部分、领导重点关注部分、确实有事可讲部分要作为主要,其他则为次要。必须注意的是,主要方面要讲清讲透讲出彩,讲到自己十分满意、受众印象深刻。三要反复修改、精练精悍。笔者向来认为,一篇材料三分初稿、七分修改。好的材料绝对是反复修改得出的,“文章本天成,

16、妙手偶得之”指的是诗句,不是材料。材料不要怕改,改才能出层次,改才能出标准。笔者经手的大项综合汇报材料,无不是一屋子人一起反复推敲的(痛苦的推稿过程)。呈送给领导之前,必须先改到自己满意,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别指望领导那关能过。四要荤素搭配、深浅结合。用材料的一般要比听材料的专业。好的材料不但要让受众当时听得懂,还要让他们当时听不懂,回去反复领会一阵子才能懂。十九大报告相信大家都研读过,笔者不下10遍,每次学习后都有新认识新体会,这就是材料的深度。把材料写深,那就要开小口挖深井,必要时要用专业术语表达,明摆着受众听不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回去再进一步学习领会吧。所谓“四忌”:一忌讲外行话。材料语言不同于平时讲话,领导可以发挥,材料不能发挥,领导可以随意,材料不能随意。如何做到不讲外行话,那就要掌握材料话语体系,笔者当年是从背大稿子开始的。二忌谈敏感事。领导反感的不要讲,单位致命的不要讲,群众差评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