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22786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彩图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另还有立毛肌)散热器官:皮肤(与皮肤中血管、汗腺的活动有关)4、体温调节过程:(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器官产热增加: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增加,另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器官散热减少:皮肤血

3、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散热器官散热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产热器官产热减少:骨骼肌、肝脏、立毛肌产热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

4、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负反馈)小结: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2、调节无机盐平衡的激素: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过程: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钠升高、血钾降低(反之则相反)小结: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五、血糖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

5、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

6、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2、 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1)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

7、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为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为T淋巴细胞。(2)类型: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l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l 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同样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 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6、艾滋病:

8、(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2者合称为神经纤维 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9、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

10、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突触前膜(电信号)突触间隙(化学信号)突触后膜(电信号)(3)传递方向:单向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只能是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4)结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6、 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

11、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二、人体的激素调节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如促

12、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I)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多:患甲亢。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不足: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缺碘:患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动态平衡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

13、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1)调节过程(如右图)(2)调节方式:负反馈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神经调节反射弧迅速准确、比较局限短暂激素调节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范较长(2)联系 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第三节 动物激素的调节一、动物激素的类型n 内激素: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14、。包括:1) 保幼激素:保持昆虫幼虫性状2) 蜕皮激素:调节昆虫蜕皮3) 脑激素:调节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的分泌n 外激素:一般是指由昆虫体表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化学物质。包括: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告警外激素、追踪外激素等。二、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1、 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2、 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3、 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4、 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第三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