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20975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年级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A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湖北省优质高中2016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考试时间:2016年2月1日 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填写清楚。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巫术:人类文明无法摆脱的神秘影子巫术这个词在中国已经等同邪恶,在卡通片里巫婆是丑恶的象征。其实,早从中古时代起,那些被指为女巫或巫师的人,会被人烧死或砸死,显示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巫术是

2、邪恶、欺诈的代名词,是与现代文明随行的,令人憎恶的影子。但是,所有研究古文明史的人都无法否认,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国语记载有观射父论“巫”之言。大意说,古时候民和神不混杂,神明就降临到精神专注不二、恭敬中正且聪明的人身上,这便是巫觋,巫觋制订各种典章制度,选贤能任五官,各司其职,社会不相杂乱。这为我们认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关键的启示。远古的观象授时与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则直接说明,观射父讲的“民神不杂”的有序社会状态,正是考定星历的结果;而历数失序,则民不堪命。由此可见历法的兴废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这也证明了只有巫术,才能孕育出后代发达的天文历

3、法,以及人类文明的雏形。如果说巫术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也一点不为过。只有巫术中包含的科学成分,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只有巫术的权威,才足以赢得信赖,才可以获得政治权威,亦即我们所说的公共权力。而只有公共权力形成,国家才会出现,也代表文明时代的到来。不但如此,巫术同时也是宗教、哲学思想产生的源泉。中国本土的道教产生,无疑和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的;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也是直接脱胎于远古的巫术。总之,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现象,它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但是,自从巫术完成引导文明诞生的使命之后,就被视为妖孽、邪恶的象征,并且被置

4、放在文明对立的位置。像中国汉朝的张天师,清代的白莲教、义和团等,都是巫术的变种。在今天,巫术仍以种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阴暗层里。西方早在中世纪后,巫术就成为一种邪恶的象征,被排斥在文明时代之外。文明与野蛮蒙昧的对立,在宗教上往往表现为基督教与巫术的对立。但这种对立,和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一样,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但它却成了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而实际上,基督教的经验和巫术的经验相差无几,同样诉诸无法以理性和常识加以分析的想象和情感。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描写的是十七世纪发生在今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场宗教迫害事件。一个居住着虔诚的清教徒的小镇,几个居民被人控告在行巫,紧接着,更多的巫婆神

5、汉被人揭发出来,而控告者和揭发者自己又被他人控告或揭发,到后来,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都有可能是巫师。而殖民当局最初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来恢复信仰和秩序,于是,对被控告为巫觋的清教徒进行审判。先杀了19人。但后来人们惊恐地发现,每一个基督徒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于是,总督下令停止审判,宣布该审判为冤案。如今,这桩冤案反倒变成了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警示全人类宝贵的反面教材。由此,我们认识到,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而且应该把巫术视为文明的起源,并加以善意的对待。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文明忤逆的自由,而到头来又身受其害。巫术和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相对的矛盾并不说明它们一定互相排斥,有时正是

6、紧密无间的体现。巫术,永远是人类文明随行的神秘影子,巫术也是我们心灵中无法摆脱的超自然力量,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不管我们是在史前的篝火旁,还是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之间,或者是在未来全智能生活空间,我们都无法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也许巫术就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摘自新浪网,2015年12月,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社会,自中古时代以来,出于人们对毒咒等超自然力量的畏惧,那些会玩弄巫术的女巫或巫师,会被人处死。B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要,从有关史料可以看出,它“考定星历”,巫觋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C巫术是一个悠久和广泛的

7、现象,每一个民族的远古史册里都有它的身影。直至今天,巫术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D著名的油画乔治雅各布斯的公审的相关内容说明,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一个巫或觋的影子,巫术和文明并不是绝对矛盾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巫术最开始包含有科学、文明的因素,但随着科学的产生巫术逐渐走向了文明的对立面,从而受到了唾弃。B中国远古的占卦术是中国本土道教的源起,可以说,没有巫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道教。巫术甚至是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C在西方基督徒的固有的观念中,基督教与巫术是对立的,但和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一样,这种对立往往是被虚构出来的。D文明人与野蛮人、基督教与巫术之间

8、原本似乎明确的界线其实是模糊的,法庭审判和处决的与其说是巫觋,还不如说是基督徒。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巫术处在善良、诚实的对立面,尽管是人们对巫术的认识不够甚至误解造成的,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它很难摆脱这种看法。B巫术中包含有科学成分,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切实解决远古国家、部落的民生问题,否则,它不会成为权威,不会获得人们的信赖。C从古到今以至未来,人类都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远古巫术的影响,可以说,它像影子一样永远与人类文明随行。D我们应善待巫术,不仅要正视其历史价值,还它以历史的地位,还应该加强研究,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当代社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9、(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

10、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

11、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

12、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 刘基属于大夫阶层。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

13、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非常嚣张。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大败陈友谅。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拒绝皇帝给他提高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的功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

14、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5分)(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89题昭君怨马洪路远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8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6分)9结合全词,简析“三径易生苔,早归来”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2)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 。”(3)论语中,孔子说:“ , 。”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题和四题中任选定一题作答。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