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1997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农村综合改革脱贫经验调研报告怎样才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让干部有脸面、群众有奔头?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带领支部班子和党员同志、干部群众,向农村改革要动力、要红利。从2012年起,通过党建带动,聚组织力量,提升向心力;通过改革驱动,聚市场力量,提升竞争力;通过“春晖”推动,聚社会力量,提升感召力,探索了“小康田园”建设模式。经过4年的苦干实干,实现了从封闭落后的穷山村到小康田园的聚合蝶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田园村。一是组织强了。党员2012年的16人发展到2016年的32人,成立了养殖、种植、劳务等产业党小组,创新推出强班子、强素质、强队伍

2、、强管理、强服务“五强”做法,得到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的充分肯定。二是产业兴了。经济作物从不足50亩发展到1700亩(其中向外村租种1000亩),总产值达到3200万,形成花卉苗圃基地、种植园区、蛋鸡养殖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乡村旅游园区即“一基地四园区”产业发展布局。三是百姓富了。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12300元,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210户占90 %,贫困人口基本消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达60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实现了零纠纷、零上访、零犯罪,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四是生态美了。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计划,通过“六个小康”

3、建设,全村绿地覆盖率达80%。安装50盏太阳能路灯、建设20余亩公墓区和150座沼气池,实行家禽圈养模式,加强村民生活污水处理,做到了房前屋后、庭院干净整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坝村辖6个村民组,共228户1058人,耕地面积820亩,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是典型的贫困村。“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着酸菜下”是青杠坝村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调研中,我们感受到,青杠坝小康田园模式的核心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凸显党建引领这个核心,用好用活组织力量。村党支部把赢得民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心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冷朝刚支书带领支部一班人,以党建促发展,以产业促

4、增收,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做强了村级集体经济,构建了和谐村寨。二是抓住“三社”融合促“三变”这个关键,用好用活市场力量。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经营改革,让农村资产市场化、农户合股联营制度化,构建生产、供销、信用相融的经营体系,通过村企(社)联动发展,做大做强村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搭建春晖服务社这个平台,用好用活社会力量。以乡情为纽带,牵线搭桥,把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春晖组织聚集起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游子乡亲共同献力、连心发展。青杠坝村打造农村综合改革升级版,形成的小康田园模式,归纳起来就是“三动三聚三提升”,即:党建带动,聚组织力量,提升向心力;改革驱动,聚市场

5、力量,提升竞争力;“春晖”推动,聚社会力量,提升感召力。一、党建带动,聚组织力量,提升向心力(一)组建一个好班子。村党支部把建设一支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群众信任的领导班子作为实施民心党建的首要任务,着力选好配好班子、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让党支部成为引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堡垒。定好“主心骨”。按照“群众公认、办事公正”的原则,选优配强“思路清、肯实干、愿奉献”的班子,选准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在坚持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同志,每周定期集中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经营管理等知识,集中讨论解决村里改革发展问题。选好“后备队”。优化村组干部队伍结构,对村

6、组干部“能上能下”“能管能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挑选村里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的年轻人和致富带头人,参与村级组织协会的经营管理,并把他们吸纳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目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35人、种养大户17人。激活“自信心”。制定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抓好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培训。以道德讲堂、党员活动日等为载体,邀请老党员、企退人员、司法干警参与讲述、座谈、观摩,对村民“分段式”“集中式”教育培训及跟踪服务,灌输改革发展新理念。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和年轻农民走出去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拔掉等靠要的“穷思想”,激活勤劳致富的信心。(二)构建一套好制度。村党支部

7、从抓村级民主建设入手,探索出“11”模式(村干部+村民),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制定支部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一述双评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系列制度,以规制范、以范制行,做到遵守制度不含糊、执行规定不走样。村支两委坚持每天召开1次村支两委班子“碰头会”,每月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对全村重要事项进行民主协商和通报。建立双向承诺机制。每年由村委拟定年度十大项目承诺书,向村民公开承诺年度完成事项;村党员干部向村民公开书面承诺廉洁自律和年度任务,明确党员帮扶职责,全体村民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按照“村规民约”,全体村民与村委签订文明诚信村民承诺书,并在村务公开栏公开。

8、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制定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等,针对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监督管理、集体资产资金监管、环境卫生管理等事务,村干部与村干部、村干部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告知。同时还成立村务监管委员会,加强对重点对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进行监督。(三)锻造一个好作风。村党支部始终按照“六个坚持、六个反对”的标准,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做好帮扶服务。采取1名党员干部帮扶1户一般贫困户、10户群众帮扶1户困难群众的帮扶措施。建立村级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和自然寨便民利民服务点,把服务阵地搬进居住小区、农家庭院,办公室搬到产业园区、田间地头,解决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9、确保群众“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让群众随时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人力紧缺时,党员干部率先顶上;资金紧缺时,党员干部率先筹资垫资,不收取任何报酬;年底分红时,优先满足农户分红金、留足企业发展金,时时、处处发挥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二、改革驱动,聚市场力量,提升竞争力(一)“三社”融合推动“三变”改革。以供销社、信用社站点,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通过“三社”融合,把农民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强化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抓产权改革。采取“资源分类、资产清算、签订协议、建立台账”四个步骤,开展对

10、农民土地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林地、农民宅基地、农民房屋等进行精准丈量、确权颁证。对集体自然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以及农户各类资产进行统筹登记、建档备案、收储管理,推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资源入股和抵押提供依据。抓生产合作。坚持一个产业一个协会、一个项目一个协会,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先后组建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公墓管理协会“四个协会”和青杠坝村福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全体种植户、养殖户、用水户为基本单元,各推荐一个家庭成员担任协会会员参与管理;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推荐一名家庭成员为公墓管理协会会员,协会推行会费管理制度,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

11、金,利润按股分红。抓信用合作。开展土地入股,全村820亩土地全部入股,募集股东228户,股权总数1058股。同时,以资产抵押贷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集体经济合作社担保、个人信誉担保”,在县农商行以村集体有效资产作抵押贷款300万元,作为村级产业发展基金;村民用宅基地、林地、房屋作为抵押,在信用社贷款300万元入股。抓供销合作。建立了以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作管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种苗、饲料、肥料统一采购,种养殖技术统一培训,农副产品统一销售等,全村抱团闯市场,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成本,降低了发展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30%的初级产品通过与公司签订协议直接进入市场,70%的初级产品通过加

12、工、包装,与周边大型超市和重庆、四川、贵阳等客商签订合同进入市场。同时,依托贵农网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推动农特产品“云”上发展,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建立农产品直销店,扩大销售市场。(二)“三位一体”丰富发展业态。按照“一产撬动二产催生三产”的发展思路,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实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发展立体化农业。提出了“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禽、坝上蔬”的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蔬菜种植、花卉苗圃种植和蛋鸡养殖。充分利用盛产精品果蔬的优势,开办农副产品加工厂,对果蔬进行加工升级,提高附加值。推动农旅文旅结合。挖掘土家民族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体验

13、、民俗文化游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年收入达80万元。挂牌成立了游客接待中心,修建了民族休闲广场、文化广场、钓鱼休闲台、游泳池、中心花园等游乐设施,完成50户家庭旅馆建设,投资1200万元新建一座集休闲娱乐、农耕体验、度假养生等于一体的森林山庄公园。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围绕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利益再分配机制,处理好企业与农户、村集体、市场之间的关系,理顺产业链、利益链,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农民从村集体按照田每亩650元、地每亩450元获得第一次红利,同时,采取按人计算的方式,将收入的60%作为红利二次分配给村民,村民再将分得红利的一半入股到村集体,收入的30%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滚动发展基金,

14、收入的10%作为贫困人口兜底资金补贴给贫困户。(三)“三生同步”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走“大农业、大循环、大生态”产业发展路子,把生产、生活与生态融为一体,建设美丽新农村。制定产业规划。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青杠坝村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规划突出依托生态产业,把生产、生活与生态融为一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发展循环农业,做好“农业+”的文章。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解决以路、水、电等为主的基础设施难题,改善农户居住环境,优化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建设通村油路5.5公里,硬化通组路、入户道12.5公里;建设

15、2.6万平方米生态移民安置区,铺设自来水管道10多公里;全面完成农网改造,修建了产业路2公里,蓄水池3口,提水泵站1个。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耕地占补等政策。在全县乃至全市率先推行公墓安葬改革,建设20余亩公墓区,实行集中安葬。探索发展生态立体山地农业发展模式和“畜禽-沼气-果蔬”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建成沼气池150口,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做强生态绿色产业。围绕做强以农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种植业,发展果蔬产业600亩,发展花卉苗圃产业500亩,种植产业每年可产生利润327万元。林下养殖业,饲养蛋鸡10万羽,蛋鸡养殖年纯收入1000万元,可带动22户农户增收。农副产品

16、加工业方面,目前,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一线厂房已投入使用,年产农副产品15吨,总收入300万元。三、“春晖”推动,聚社会力量,提升感召力(一)建载体。借助“春晖行动”品牌,搭建“春晖社”,号召广大在外游子反哺家乡,回报故土。建文化体。建“乡愁馆”,把从农耕时代的劳作工具、生活用具等乡愁遗产收集、复原、整理,通过集中收藏和展示,让在外游子找到乡愁记忆;建春晖书院,加强“感恩、反哺”春晖理念教育和推广,让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得到更好的传承;建“春晖文化长廊”,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该村的文化习俗、历史名人和发展历程,以丰富的乡愁文化唤醒在外游子的赤子情怀。创连心节。利用每年的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由村支两委组织过“连心节”,让全体村民包括在外工作和发展的游子,回家团聚、共谋发展。借寒暑假开展“连心学习”“连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