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8819290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2010~2011初三期中考试化学测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三化学试卷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满分为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B海水晒盐C菠萝榨汁D空气液化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碳原子 B氧原子C二氧化碳分子 D氧分子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B蒸馏水 C苹果醋D纯牛奶5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水B液态

2、空气C二氧化锰D过氧化氢7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人的呼吸 B铁制菜刀生锈C农家肥料腐熟 D蔗糖溶解8下列仪器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燃烧匙D试管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氢气可以燃烧,所以氢气可用作助燃剂10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11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C

3、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药品B取固体粉末C熄灭酒精灯D读取体积13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H2 、N2 BN2 、O2 CCO2 、CO DN2 、Ar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取氢气要消耗大量电能,应该寻找更好的方法使水分解出氢气B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溶解的氧气C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滥用化肥和农药,都会导致水体污染D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15依据右图所示,小兰开始自制净水器进行实验,从上口倒入带有红色的水之后,最初下口出现的是黑水,一段时间后,下口出现的是红水,于是小兰改

4、进了自己的净水器。 关于小兰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兰应减少净水器中的活性炭 B小兰应在净水器中加入更多的石英沙C小兰应检查纱布的隔离效果是否良好D小兰要多加一些活性炭,并且应在使用前进行洗涤16鉴别二氧化碳、氢气、氧气和空气四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7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C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原子很小,但人类已经进入可以操控原子的时代18某物质经分析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

5、纯净物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单质1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0某同学观察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2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

6、一定发光和放热C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氧化物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既能和单质反应又能和某些化合物反应2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23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24图1可表示“M与N是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与N是包含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的是XYZ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变化B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C氧化性导电性化学

7、性质D吸附性溶解性物理性质 25下列各组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第一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B第二组实验,用量筒量取20 mL稀盐酸C第三组实验,用锌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D第四组实验,氨气极易溶于水,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中,会形成蓝色喷泉二、填空题(2629小题,每空1分,共29分。)26(8分)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表示氢原子)。2个铁原子n个二氧化硫分子化学符号(2)根据下列信息写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混合加热制氧气_;硫在空气中燃烧_。(3)下列物质:冰水人体呼出的气体 双氧水 硫酸铜 液态氧 四氧化

8、三铁水银 氯酸钾氢氧化钠 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符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27(7分)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_和离子。(2)在玻璃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冰糖,在杯子的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消失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请通过这一现象,推测分子具有的性质:_;_。(3)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若它们构成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各种微粒的数目均没有改变C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D原子是化

9、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A、B、C图表示的物质中,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微观信息是_(答出一点即可)。28(10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 分析图1(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改变C氢、氧原子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图2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试管A中的气体是_; 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

10、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2)图3是小刚绘制的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图像,发现0s3s内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_(填“相同”或“不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答1点即可)。(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对应的作用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步骤对应的作用是_。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检验从饮水台出来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_。(4)我市属于极度缺水的城市,为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条具体做法_。29

11、(4分)A、B、C、D、E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D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1)D的化学式为_。(2)A转化成B和C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题(303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30(6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图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3 过滤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集气瓶中预先加入水的作用是_。(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3)图3操作中玻璃棒起_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