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819283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岗东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1 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D50-20061.2 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主线60 km/h 匝道30 km/h红线宽度:60m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 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

2、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基本地震烈度6度道路最小净高:4.5m1.3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本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技术规程、试验规范及验收标准如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20-200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及规模王岗

3、东路道路工程位于哈尔滨市王岗镇,南起规划王岗南大街,王岗东路主线向北至三环路前约300m处,分为Z1匝道及Z2匝道与三环路连接。其中:Z1匝道为三环路右转至王岗东路匝道,Z2匝道为王岗东路下穿三环路后左转,与三环路相接匝道。主线工程范围为K0+082.873K2+180,全长2097.127米;Z1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539.513,全长359.513,Z2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815.848,全长635.848米。为了与Z1、Z2匝道相接,同时对三环路K17+580 K17+760路段进行双侧帮宽。本工程新建机动车道面积69653m2,新建人行道面积13370m2。工程

4、设计内容包括全线道路的平面、纵断、横断、路面结构等内容。2.2 工程资料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平面资料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测量队提供的竖向资料哈尔滨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电子版)3 平面设计3.1 线形控制主线平曲线要素规定值及采用值如下表:主线道路平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6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600/设超高推荐半径(m)300/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m)1000/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50/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m)100/圆曲线最小长度(m)50/缓和曲线

5、最小长度(m)50/超高横坡最大超高横坡(%)4/匝道平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3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圆曲线半径最小半径(m)5050曲线长度平曲线最小长度(m)7079.487圆曲线最小长度(m)2530.52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48.247超高横坡最大超高横坡(%)3.52.53.2 线形设计王岗东路主线道路设计中心线采用规划中心线,道路为一幅路型式。起点桩号K0+082.873,终点桩号为K2+180。道路中心线有一处转点,无曲线。Z1、Z2匝道线形设计以工程征地范围控制,并满足线形要求。Z1匝道起点桩号K2+180,终点桩号为K2+539.51

6、3。Z2匝道起点桩号K2+180,终点桩号为K2+815.848。匝道道路中心线由直线和平曲线组成,详见线位设计图及曲线要素表。4 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规划为依据,线形根据设计车速要求,参照自然地势及道路两侧已建成居住区标高,尽量做到填挖平衡。纵坡主要技术指标及设计采用值见下表:主线道路纵断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6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纵坡最大纵坡一般值(%)53.22最大纵坡限制值(%)6-纵坡最小长度(m)150455.095极限最小纵坡(%)0.30.35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1200-一般最小半径(m)18006000凹形竖曲线

7、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1000-一般最小半径(m)150043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20123.362极限值(m)50-匝道纵断面线形指标及设计采用值项目设计速度(km/h)30线形指标值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纵坡最大纵坡(%)43.782极限最小纵坡(%)0.30.35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4002500凹形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3751700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4050.142极限值(m)25-5 横断面设计5.1 设计横断面 主线道路标准横断面为:由西向东:14.5m(绿化带)+3m(人行道)+25m(机动

8、车道及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15.5m(绿化带)=60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其中道路两侧为耕地的路段,红线内侧3m宽为磨牛地。Z1匝道标准横断面为:3m(人行道)+10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13mZ2匝道标准横断面为:无防撞栏路段 10.5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有防撞栏路段 0.5m(防撞栏)+10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0.5m(防撞栏)=11.5m5.2 路面横坡机动车道:主线道路1.5%双向直线坡 匝道标准段1.5%单向直线坡匝道超高段2.5%单向直线坡人行道:1.5%单向直线坡土路肩:2%5.3 车道宽度主线道路:3.25m、3.50m Z1匝道:3.55m、3.

9、95mZ2匝道:3.65m、4.5m6 路基、路面设计6.1 路基设计6.1.1 路基填料要求1)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草皮、生活垃圾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路基填土采用6%石灰土。2)全线耕地、草地、林地等腐植土或杂填土路段,按照特殊路基设计要求处理。清除的腐植土用于绿化使用,保留耕地路段挖方路堑范围内30cm地表土,用于边坡绿化。6.1.2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30MPa,设计弯沉值:311(1/100mm)。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见下表: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10、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00.3895100.30.8595100.81.5493151.5以下39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0.3895100.30.859310无停车人行道基底压实度92(重型击实标准)。6.1.3 道路边坡主线道路人行道外侧设置0.5m宽土路肩,边坡自然放坡至道路红线,边坡坡率随地形变化,边坡上按照绿化工程设计植被覆盖。Z1匝道道路两侧设置0.5m宽土路肩,边坡1:1.5放坡至自然地面。Z2匝道道路两侧设置1m宽土路肩,边坡1:1.5放坡至自然地面。王岗高架桥下应适当加宽路肩宽度23m,减小对桥墩的土侧压力。6.1.4 特殊路基的处理措施根

11、据地质资料,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情况为:第(1)层杂填土:杂色,含砖头等建筑垃圾,深度1.2-2.3m,平均厚度为1.77m。第(1-1)层耕土:褐黑色,含植物根系,深度0.3-0.5m,平均厚度为0.39m。第(1-2)层新近沉积粉质黏土:黄褐色,堆积时间晚,欠压密,深度1.4-1.5m,平均厚度为1.08m。第(2)层粉质黏土:黄褐色,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2.7-10.0m,平均厚度为2.36m。第(2-1)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2.5-6.2m,平均厚度为1.07m。地下

12、水类型为承压水,本次勘察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出露。根据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平面资料,K2+180K2+250道路左侧道路范围内有一处鱼塘。施工图设计前经现场踏查未发现鱼塘,本工程给出鱼塘处理方式,具体应根据施工时鱼塘是否恢复注水来采取处理。工程设计按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特殊路基处理方式为:挖方路段:机动车道下清除杂填土或者耕土,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分层压实。换填厚度和换填位置见特殊路基工程数量表。人行道下清除杂填土20cm,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并压实。填方路段:清除路基下杂填土或者耕土,回填8%石灰土至道路结构层底,分层压实。鱼塘路段:道路放坡范围内围堰抽水,抛石。浸水边坡砌片石

13、防护,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施工开始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应现场认定后方可施工,换填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6.2 路面结构设计6.2.1 路面结构1)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上至下为:3.5cmSMA-13细粒式沥青马蹄脂碎石(改性沥青,掺SBS改性剂达到I-C沥青技术要求)5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掺4%SBS改性剂)7cmAC-25F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6cm下封层20cm三灰碎石(9.5%石灰、1.5%水泥、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碎石(11%石灰、19%粉煤灰、70%碎石)20cm二灰土(10%石灰、20%粉煤灰、70%土)总厚度76.

14、1cm。2)人行道采用步道板结构,由上至下为:6cm彩色防滑步道板(通体砖) 3cmM10水泥干拌砂15cmC15混凝土总厚度24cm。3)磨牛地结构由上至下为:3cm风化砂40cm山皮石总厚度43cm。6.2.2 沥青面层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害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新建道路结构在摊铺面层前洒布透层油,并撒布石屑,透层油采用PA-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1.0升/平方米,石屑用量为2.5立方米/1000平方米。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PC-3型乳化沥青,用量为0.4升/平方米。下封层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施工,微表处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结合料,用量为1千克/平方米,矿料用量为8立方米/1000平方米。6.2.3 路面交工检测指标1)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28(1/100mm)。2)机动车道路面抗滑指标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路面抗滑技术指标年平均降水量(mm)交工检测指标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