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12998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热点_热重分析论文正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高考新动向-热重曲线考题(安陆一中 张莉华 范松林 432600)摘要:自2011年高考题出现热重曲线分析试题后,在考试题中悄然兴起了这类用图像来计算,判断物质组成及受热分解反应方程式。然而由于此类问题对学生分析推理及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成为学生的难点,本文就热重分析题的特点,总结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关键字:高考 热重曲线 守恒思想 计算 解题技巧1.问题的提出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有关图形曲线题型时,其得分率不高。据这几年教学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看到此类题型时,不知其所云。提取不出该图像、曲线中的关键、本质信息。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盲做,硬套。

2、例如:在 2011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课标卷)第26题,在此类考题中热重曲线是分析的重点,热重曲线往往是以试样质量或残留率为纵坐标,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在图中我们可以得知样品在某一温度下反应程度或含量。综合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化学守恒的思想。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在高考中是拉大区分度的好题。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热重分析的原理,让其不会因为陌生而产生的害怕做此类题的感觉。热重法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当被测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有升华、汽化、分解出气体或失去结晶水时,被测的物质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这时热重曲线就不是直线而是有所下降。

3、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就可以知道被测物质在多少度时产生变化,并且根据失重量,可以计算失去了多少物质,(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CuSO45H2O中的结晶水)。从热重曲线上我们就可以知道CuSO45H2O中的5个结晶水是分三步脱去的。2.热重曲线类化学命题的特点此类题型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将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其他基础知识综合起来,并将变化过程中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以曲线、图像表示出来。不仅考查学生看图、识图、挖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而且考查学生对各知识的理解和转译能力。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区分度。这类试题具有情景新颖,构思精巧,信息抽象而具体(信息的具体性则是由曲线表征融合了

4、各种表征后的整体反映)。其试题的容量大,题型涉及填空、计算、推断、作图、文字表述等,该试题在对新信息融合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试题选材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科重视的要求层次较高,一般都是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在该题型中,学科思想和观念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如试题中会渗透“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守恒思想等化学学科思想和观念。3“热重曲线”试题解析过程展示-信息采集,重组及转换做此类问题首先是对坐标图中数据的采集。包括了横纵坐标上的数据和其原点数据。然后根据有关的文字叙述将数据进行重组、转换,利用元素守恒,提取出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信息。例如:【例1】:(2011新课标全国卷)0.80gCuSO45H2O

5、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来源:Zxxk.Com【解析】: (1)数据采集过程展示:、0.80 0.68(0 -102) 、0.68 0.57(102 -113)、0.57 0.51(113 -258) IV、200(113 -258)(2)利用守恒思想结合差量法计算,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信息

6、结合对 0.80 g CuSO45H2O 中的含水质量为 0.8090/250=0.29 g,0.80 0.68 0.57 0.51(0.51=0.80-0.29)即此时固体为 CuSO4,而此前 CuSO45H2O 是部分失水,故将分解反应可设通式为为 :CuSO45H2O=CuSO4(5-x) H2O+xH2O。CuSO45H2O=CuSO4(5-x) H2O+xH2O 250 18 x 0.8g 0.8-0.57=0.23g x=4 即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CuSO45H2O=CuSO4(5-x) H2O+xH2O250 18 x0.8g 0.8-0.51=0.29

7、gx=5 即27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依据题目分析:CuSO4570CuOSO3;CuSO45H2O存在的最高温度为102【例2】:(2013届湖北省八校联考)将1.000gFeC2O4.2H20固勝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測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5000C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 Ar气气氛中,5000C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完成下列填空:(1)3000C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0C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_ (填“是或 否“),判断的理由是_(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2)4000C时发生变

8、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将6000C 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 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測得此时溶液中 铁元索的离子浓度为4.0x10-11 mol/L,则此时溶液的PH= _(4) 将15000C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一棕黄色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试写出图中14000C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产生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反

9、应方程式_【解析】: (1)数据采集过程展示::1.000 0.800(0 -300) :0. 800 0.400(300 -400):0.400 0.444(400 -500) : 0.444 0.429(500 -1400)(2)利用守恒思想结合差量法计算,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信息 :故晶体完全失水:结合题目信息: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 单质:Fe56g/mol0.3g0.4g分析固体产物: 0.800-0.400=0.4g 氧化物:FeO72g/mol=0.4g Fe2O3160g/mol0.44g Fe3O4232g/mol0.43g CO:144g/mol1.03 g分

10、析气体: CO2:144g/mol0.63 gCO、CO2 : 0.63g0.4g1.03g故两个气体都有。通过计算验证其比为1:1可推反应方程为:若此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知道草酸分解的反应:H2C2O4=CO+CO2+H2O,类比此反应则可以确定草酸铁的反应。.结合题意将6000C 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铁变三价,结合500-6000C固体质量增加0.0444 g, 5000C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可推测反应为: 4FeO + O2 = 2Fe2O3计算验证结论472 32 0

11、.4g 0.0444g:挖掘题意将15000C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一棕黄色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说明生成物中既有三价铁也有二价铁。14000C时固体质量减少说明有气体放出,由元素守恒只可能为氧气。则推测反应为:计算验证结论:6160 32 0.444g 0.015g 【例3】: 化合物A是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属于结晶水合物,可用XH2O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 经分析,上图中的各字母代表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其中X由三种元素

12、组成;A、D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1;D中的阳离子与C分子有相同的电子数,A中的阳离子与D中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G、H是常见的气体单质,E、K、L是常见的气体化合物;E被人体吸入会与血红 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K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球温室效 应的一个主要原因。 反应、是重要的化工反应,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上图中的部分变化经定量测定,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固体产物的质量分数(%)随温度t ()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 ,D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题综合运用元素推断知识和图形分析、计算等知识,具有一定的难点,难点体现在A物质的推断

13、和反应的方程式。【解析】:(1)数据采集过程展示::100 87.7(100 -200) :87.7 68.5(200 -500):68.5 38.4(500 -1000)(2)利用守恒思想结合差量法计算,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实质性信息通过题干上提供的已知,可确定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第二个就是已知中的数据,从图上数据100到87.7失去1分子水的过程,可得A的相对分子量为146,再结合E为一氧化碳,K为二氧化碳,可以确定A为CaC2O4H2O: CaC2O4H2OCaC2O4+ H2O M1 18 87.7 100-87.7 M1=146:CaC2O4CaCO3 + CO M2 28 68.5-38.4 68.5 M2=100:CaCO3CaO+ CO2 M3 44 38.4 68.5-38.4 M3=56【例4】:(2010年江苏)正极材料为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2)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