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10388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_201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0-2013)教师进修学校是全区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教育信息交流的中心,在全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中承担着培训、研究、指导、引领与服务职能。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促进呼中区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立足于打造呼中教育强区的发展机遇,特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学习型教师进修学校为目标,建立共同愿景,开展团队学习,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两大主要任务,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解放思想,明晰

2、思路,深化改革,努力实践,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先导与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学习力和创造力,着力提高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能力和指导示范能力,积极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现状与形势分析(一)社会形势分析1、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教育部从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为有力促进全省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制定并下发了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培工作常规暂行办法及黑龙江省基础教育专项重点研培工作规程等,为教师进修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2、呼中教育

3、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对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分层推进和滚动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已全面由实验阶段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下一阶段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教育高位提升的重要时期,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一方面需要从技术层面切入,抓教师、抓课程改革;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体系层面推进,建立校长、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系,教科研服务体系,从而孕育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形态,建立教育发展的新环境,促进教育质量的再提升。一系列深层次的工作需要教师进修学校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创新应对严峻的挑战。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我校提供了充分发展的平台。3、

4、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赋予教师进修学校新的职能呼中建设成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新林区。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经济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我区人民对优质教育日益高涨的需求,教师们对自身成长的关注,为我们深入开展培训工作营造了支持氛围的同时,更是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校的发展不仅是内质优化的过程,更担负了满足全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人民对教育期待的责任。所以更有必要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理清思路;着重作好学校内部的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发挥学校作用,确立学校重要的社会地位。不仅要为区域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服务,更要为教师终身学习服务,

5、为呼中新林区的建设提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二)学校现状分析学校的优势与特点:1、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始建于1980年,经过几十载的历史濯漉,构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凝练出了一种“团结、向上、奋发、争优”的学校文化和“厚德立校、博学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厚重博实的文化积淀筑就了学校的工作业绩,2009年我校被地区评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学校与呼中区教育局合属办公,内设“三部一室”,即中教部、小教部、培训部、阅览室。拥有一支以13名中学高级教师,11名中级教师,初级教师1名为梯次的教科研队伍。3、

6、注重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搭建好新课程教研与交流的平台。2009年初始,组织实施了全区小学语文、数学每周一次的网络教研活动。创办了呼中教研简报,在大兴安岭研修网上,开设了呼中校本教研专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了创新。发挥了教科研及培训的效能,为区内教师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成为教师信息获得、经验交流、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优秀平台,有效地为学校教学提供指导和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1、区域内7所中小学和1所中心幼儿园,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中心,辐射半径最远可达50公里,其中呼源和碧水两所林场小学网点分散,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为开展教科研和培训工作带来不便。2、呼中共有中小学教师430名,正规师范院校毕

7、业生比例小,年龄结构偏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滞后,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培训任务比较繁重。3、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尚不是很高,为适应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尚需进一步地学习与充电。三、目标定位(一)愿景培育厚德博学、精研善导的卓越群体,搭建多元开放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健全教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格局,构筑功能完备教育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优质教育品牌。(二)使命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强化教师队伍素质为载体,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为区域的基础教育导航。(三)目标学校发展目标紧密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两大中心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强化干部教师

8、队伍素质,提高学校建设品位,逐步把学校建成个性特色更加鲜明,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核心作用更加突出,集培训、教研、科研、信息于一体,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综合性机构,使教师进修学校真正成为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育教学业务指导中心,教育信息交流中心,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三年之后,进入领军大兴安岭地区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行列。工作达成目标1、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构建开放的教师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四维并重”( 灵性与人性,智育与德育,做事与做人,知识与能力)的教师培训保障机制。其中,健全的领导机制是教师培训的组织保障;科学的运行机制

9、是教师培训的制度保障;健全的督导机制是教师培训的动力保障;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是教师培训的资金保障。二是组建“四位一体”的培训队伍。即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调动四个部门的力量,做好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工作。三是搭建“四路并举”的培训平台。即以教师进修学校为阵地,搭建教师培训平台;以教师在校为主体,搭建教师校本培训平台;以专题研究为重点,搭建教师协作研修平台;以教育网络为依托,搭建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四是构建“四环并重”的培训模式。一是关注需求,在培训之前进行需求调研,确保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拉长链条,将实地见习和实际锻炼纳入培训环节,关注培训的实践性;三是开放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增设公开展示环节,

10、关注培训的参与性;四是盘活资源,根据需要,积极吸纳资深教授、知名专家、著名学者、一线拔尖教师等优秀人才参与培训工作,确保培训的最佳效益。2、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的教科研工作体系一是构建教科研联片组。将全区中(小)学按学科组划分,形成教科研协作组,每个组确定一个教科研基地校,教科研基地校引领本组的教科研工作。二是组建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精选全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分别与教研员组成区级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全区的教科研工作;教科研骨干教师又分别与本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校级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本校的教科研工作。三是确定教科研工作方向。教研员

11、在坚持教科研工作“放眼未来前瞻性、聚焦改革导向性、立足问题针对性,实际应用指导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校、组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调研、诊断、归纳、汇集,确定教科研工作方向。四是构建教科研工作格局。以教研员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以组、校、区级交互活动为主体,构建全区教科研一体化、学科一体化的纵向联动,横向互动,条块结合,立体交往的教科研工作体系。通过教科研工作体系的构建,营造群体性的教科研工作氛围。力争在三年内逐步实现全区校校有课题,学校科科有课题,骨干教师人人主持课题,一线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科研工作局面。3、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区在贯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12、,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通过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教研职能的转变,教研工作往下移,教研阵地向前移,建立与教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研体系,实现“实用、有用”的教研。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三年内,力争实现小学阶段的巩固率和完成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的优秀率达到85%,合格率达到98%;初中教育完成率达到98%,初中毕业生的中考参考率达到90%。4、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构建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教

13、育区域网建设和林远教育工程为契机,以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目标,以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核心,以实施“班班通”试点工程为抓手,构建以呼中教育网为平台,形成现代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中小学提供优质服务。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全区中小学全面实施“班班通”工程。成为大兴安岭地区信息化教育的领军学校。年度阶段目标学年度项目20102011学年度20112012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培训完成“十一五”末期培训任务。本期内,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75%,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80%。完成“十二五”培训规划与启动工作。本期内,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0%,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85%。完成“十二五”中前期

14、培训任务。本期内,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5%,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0%。教科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班班通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以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组织开展组、校、区各个层次的专题教科研活动,使教师的教学在以研究为依托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深化。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第一年实现实现教研员人人有课题的目标;第二年实现骨干教师人人主持课题,一线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目标;第三年实现中小学校校有课题、学校科科有课题的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在两所试点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区逐步完成学区建设,形成以点

15、带面,以强扶弱,共同提高的呼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在巩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试点校由2所发展到4所。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班班通”试点在3所试点校,积极推进“班班通”试点工作。以呼中教育网为基础,组建呼中教育信息化优秀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促进全区教育质量再提升工程的整体提高。在巩固“班班通”试点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班班通”试点校发展到7所。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实施“班班通”工程,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四、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取得政府在经费方面的支持,将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经费纳入地方财政的保障范围;另一方面取得政府在人才方面的支持,出台一定的人才吸引政策,一线拔尖教师引入教师进修学校队伍。(二)队伍保障1、加强教研员政治素质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通过政治学习和实践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研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综合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逐步打造一支政治敏锐、素质优良、作风扎实、锐意进取的学校集体,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加强教研员业务素质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住构建“学习型进修学校”的契机,狠抓教研员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的学习,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