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09816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高铁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_DJH(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十七局编制:高索审核:批准:2009年 6月30 日发布桥梁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的一般桥梁施工测量,包括预制间支梁桥、连续梁桥、拱桥的施工测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黄河特大桥应单独编制施工测量指导书。2 作业准备2.1资料准备图纸审核、资料收集、各桩基放样资料计算和审核。2.2现场核对施工前对各桥墩中心里程、梁缝预设偏心,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2.3仪器设备配备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1ppm,高程20mm+

2、1ppm的GPS RTK测量系统;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必配DS1级精密电子水准仪。2.4测量人员配备根据各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备置若干个测量放样小组1个,每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2.5测量人员培训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要持有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2.6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所有仪器设备均要经过专业计量部门检定,并出具检定证书。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确保仪器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技术要求(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工

3、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99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8京沪高铁设计文件;(9铁道部相关规定。4测量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测量程序不论上部结构采用什么样的桥梁形式,对桥梁下部结构的测量程序均为桩基放样、检查、报验承台(或扩大基础放样、检查、报验墩/台身放样、检查、报验垫石放样、检查、报验,对预制梁的架设为贯通测量竣工检查、报验,对现浇连续

4、梁部施工测量为节段模板放样、检测、报验节段竣工检查、报验整体竣工检查、验收。 4.2 测量工艺流程框图。测量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5 测量要求及质量标准5.1基本测量方法5.1.1全站仪极坐标法操作方法(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

5、据的正确性。(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各座桥梁控制次级加密导线的建立、复测桩位放样承台基坑标高验收、承台模板放样承台模板检查、承台顶面标高放样承台检查验收,墩台身放样墩台身模板检查墩台身检查验收,支承垫石放样支座中心线放样,检查垫石标高、预留孔位置桥墩、梁面中心线放样、设置沉降观测点梁体架设、施工和梁面检查验收桥梁竣工测量图1 桥梁施工测量工艺流程框图(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5全站仪安置完成后在仪器上输入拟放样点坐标,仪器上显示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8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10拟放样点定位完成后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

7、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16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5.1.2采用GPS RTK动态测量放样基准站应设置于CP、CP控制点上,基准站间距以35km为宜。RTK测量放样主要进行下列RTK工作:(1测线设计(既可在计算机上设计,也可在手簿上设计;(2基准站设置和参数输

8、入;(3流动站设置和参数输入;(4按设计测量和采点(线路放样时测线上按线路测量和采点;(5查看卫星可见状况显示,自动接受或用户自定义容差,均方根误差(RMS显示;(6图解式放样,通过前后、左右偏距控制,能快速完成放样工作。(7存储点名、点属性与坐标。5.1.3普通水准测量(1在起始水准点和中间转点间安置好水准仪,前后视距大致相等,视距差不得超过10m,转点上放置尺垫,在水准点和转点上竖立水准尺。(2照准后视尺,调焦、消除视差后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录员将数据记入记录表中。转动望远镜,精平后(自动安平水准仪只对中圆气泡即可读取前视中丝读数,记入表格,数据读取4位,不写小数点,默认单位为毫米,然后

9、计算本站高差。(3依次设站,测到各待测点上,然后闭合到起始水准点或附近水准点上,闭合差不得超过L 20mm (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 计,否则重新测量。(4计算各待测点高程。 5.1.4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计算两点间的高差,已知A 点的高程H A ,测定B 的高程H B 。(1在测站A 上安置全站仪,用钢尺量仪器高i 和觇标高v ,分别量两次,精确至1mm ,两次的结果之差不大于3mm ,取其平均值记录。(2 用十字丝的中丝瞄准B 点觇标顶端,盘左、盘右观测,读取竖直度盘读数L 和R ,计算出垂直角记录。(3测量A 、B 两点间的斜距,计算出水平距离D

10、A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h AB 为:v i D h A B A B -+=tanB 点的高程H B 为:v i D H h H H AB A AB A B -+=+=tan5.2 桩基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 RTK 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 3cm ,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4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见图2 ;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桩基放样允许偏差20mm 。图2 桩位放样

11、示意图沿纵横中心线设置4个护桩检查各桩位尺寸4桩基础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或GPS RTK检查桩位偏差,水准仪测量高程,检查方法见表1。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顶面位置50mm1 护筒倾斜度1%测量检查2 孔位中心50 mm3 倾斜度1%5.3 承台(扩大基础施工1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深度。2开挖基坑后,及时进行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检查。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全战仪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见图3。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5承台模板

12、立模后,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承台放样允许偏差15mm。 图3 承台放样示意图4承台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检查方法见表2。表2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 尺寸30mm 尺量长、宽、高各2点2 顶面高程20 mm 测量5点3 轴线偏位15 测量纵横各2点4 承台前后、左右边缘据设计中心线50 mm 尺量各边2处5.4 墩/台身施工墩/台身放样采用全战仪极坐标方法放样。1先计算出各墩台

13、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用置镜点坐标,再进行坐标反算求得置镜点至各墩台工作线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在承台上测设墩台桥梁工作线,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墩台身放样允许偏差10mm。2墩台模板立模后,测放墩台模板十字中心线及高程标志应准确、坚固、稳妥可靠,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进行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允许偏差: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10mm。顶帽模板尺寸误差不得大于10mm,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测量要求。3灌注顶帽混凝土至顶部时,应在墩顶桥梁中线上埋设中心标1一2个,并在墩顶上、下游异侧各埋设水准标1个,见图4。在桥墩建成后,测定中

14、心标里程及水准标高程。 图4 墩顶示意图墩中心十字线测定:桥中线方向应在无风、视线清晰、呈像稳定时直接测定;测定前,应检校仪器的水准器、十字丝、垂球或光学对点器等;后视点与前视点同向时,正倒镜不符值不得大于3 mm,取中值;后视点与前视点异向时,按正、倒、倒、正镜观测,其不符值不得大于4mm,取中值。墩顶水准标高程测定:精度与二等水准精度相同,取位至0.1 mm;在墩跨较大时,宜用DS05或DS1型水准仪按跨河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并用不同方法复核。4墩台身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水准高程精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检查方法见表3。表3 墩台身施工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

15、方法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 mm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2 顶面高程0,-10 mm测量检查3 轴线偏位15mm5支承垫石浇筑前检查模板、预留锚栓孔位置,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垫石的高程传递应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检查方法见表4。表4 垫石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10mm测量检查2 每孔(每联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高差3 mm3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mm5.4 连续梁等特殊结构上部施工放样上部结构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计算出梁体中心线和轮廓线控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测设。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计算点位标高,根据设计计算出的标高控制梁体线形,拉线尺量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梁体放样允许偏差5mm。模板立好后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检查,检查方法见表5和表6。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