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809641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实施计划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医药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认真贯彻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和政府的有关中医药政策,巩固和创新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区和全国中医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果。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以巩固和创新为目标,以继承与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

2、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足用活中医药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进一步加快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二、目标任务。按照新时期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适合全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强中医药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使中医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中医药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进一步提高。三、工作内容。(一)大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中医文化氛围1.广泛宣传中医文化,深入普

3、及中医科普知识。各有关医疗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科普讲座、中医健身训练、中医义诊、中医知识竞赛,发放中医药科普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村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中医药方针、政策及中医药发展成就、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中医药基本知识等涉及中医药工作的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城乡居民真正了解中医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上的独特疗效。要积极与工商行政部门和城建部门沟通协商,在城区和乡村选择视觉良好,位置显眼的墙面,制作中医药知识宣传广告,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祖国的医学瑰宝更加发扬广大。各单位中医文化宣传工作要纳入目标责任书进行

4、考核。2.以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推进中医工作内涵发展。中医医院要深入挖掘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文化,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要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和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形成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特色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中体现中医药文化,在防保、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巩固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不断加深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修养,规范医院的服务行为和职工的个体行为

5、;要从医院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特征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医院、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病区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要通过不断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促进中医院中医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二)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1、加强医疗机构中医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托现有服务网络,对现有中医药资源进行调整和合理配置,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健全中医科室。中医医院中医门诊一级科室不得少于12个,二级科室不得少于5个,同时加强中医急救科室的建设工作,增强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医院

6、中医门诊科室不得少于5个,中医床位数设置不得少于医院总床位的10%,切实增强住院患者的中医治疗能力。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设置2个中医科室,并开设中医专科(专病)和设置中医病床,一般卫生院要至少设置1个中医科室并开设中医专科(专病);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具备能够提供中医服务的基本设施和能力。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中药房达到100%,中药饮片数达到30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70种以上。各机构要推广使用煎药机,方便患者服用中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能够运用中医药和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至少配备40

7、种中成药或80种常用中药饮片。区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采取措施提高中医病床使用率,中医病床使用率要达到80%以上。2、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区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快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要积极争取建设一个国家级中医专科(专病)和巩固现有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在现有中医科室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拓宽和改进服务能力,创造条件争取建设1-2个中医特色专科。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符合自身服务特色的中医专科,各区级医院中医康复理疗科室设有康复病区,各中心卫生院应设有中医康复理疗科,一般卫生院开张2项以上的中医康复业务。要切实办好中

8、医康复科,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疾病康复方面的作用,要在全区形成专业特色明显的中医专科优势。3、认真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确定中医医院为开展“治未病”单位,医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预测预防、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运动保健、食疗推拿、托老保健等领域的作用,为创新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服务模式提供技术支撑。4、强化中医药机构内涵建设。各医疗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全员法制、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医疗。要进一步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中医药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做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

9、积极开展特需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服务。(三)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创新工作1、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医院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品牌,发挥中医技术特长,加强医院之间中医药的交流和合作。同时,要积极利用中医学会的协调优势,加快我区民间传统中医药技术和单方、验方的整理研究和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中医药科研工作,加快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开展中医药科研和中医药论文撰写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制定措施和办法,对获得国家、省

10、、市级中医药科研成果和优秀论文的中医人员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对刊登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的中医药论文给予表彰和奖励。2、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各医疗单位要从临床入手,抓住重大及疑难疾病防治的关键问题,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大力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和利用工作。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对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人员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上给与优先照顾。(四)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人才培育的层次和专业结构,加强中医学科带头人、中医骨干和中医专科人才的培养,采取外出进修、培训、在职学习等途径,提高中医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选拔培养一批省、市名中医、学科

11、带头人和中医专家,形成重点专科(专病)技术人员密集的专业群体。中医医院要培养5名中医学科带头人,5名后备学科带头人;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分别培养1名中医骨干。各单位要积极鼓励中医药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学习期间的学习经费安排上本单位要优先给予安排。要支持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中医和中西医学习班,各医疗单位积极响应2009年度省卫生厅提出的“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号召,组织中医知识学习班,切实提高中医队伍整体素质,中医医院要组织100名医务人员参加活动,其他医疗卫生单位业也要组织一定人员参加。要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名中医积极性,开展新型的中医师承教育,选拔一批中青年业务骨

12、干向名中医拜师学习。做好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争取利用2年时间,对全区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全员轮训,使之成为能运用中西医方法防治疾病的农村基层中医队伍,更好地向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中医药服务。2、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坚持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的原则,建立中医药人才综合开发机制。大力引进中医药创新型、实用型和有独特技术专长的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分配、奖励制度,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五)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要积极普及和推广应用省卫生厅已经认定的5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专业技术人

13、员。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争取培养一名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人才,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创造条件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人才。在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上区中医医院不少于10项,城区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6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少于4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中医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至少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60%以上。对以上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单位,将在目标责任书中进行扣分。2、提高中医药服务业务水平。各

14、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和服务水平,加大中医药业务服务比率,城区综合医院中医药业务量达到2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业务量达到30%以上,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业务量达到40%以上。 (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应用中医药,引导患者自觉接受中医药的诊疗服务。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把中医药服务内容纳入合作医疗支付项目,在具体报销上降低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起付线、提高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 1、降低参合农民在新农合定点的中医专科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起付线。参合农民在中医医医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的,报

15、销起付线在原有标准基础上降低10%。2、提高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报销比例,门诊统筹定额补偿中,单次处方中医药成分比例占60%以上者,报销比例提高10%;12种慢性病门诊补偿中,中医药处方用药费用比例占70%以上者,报销比例提高10%;鼓励各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中医药治疗,凡是在中医定点医疗机构中使用中药(含有批准文号的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中医药治疗费用在同级医疗机构的报销补偿比例提高10%。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