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80894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WHO CNS肿瘤分类学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发展情况 1979年公布第一版 1988、1990两次在休斯敦和苏梨士召开会议进行修改,于1993年 发布第二版 2000年WHO组织21个国家的106位专家,再次修订,并发布第三 版 2007年6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临床病理学、免疫组 化、分子生物学等,与国际肿瘤分类相接轨,公布第四版 变化 增补了一些“病种”、“变异型”和“模式”: 病种:必须是一个以特定的模式学、发病部位、年龄分布和生物 学行为为特征的疾病,即是一个新认定疾病(红色,8个) 变异型:有可靠的组织学特征,以及和临床预后有一定关联,

2、但 仍为原来融确定病种的一部分。(蓝色,3个) 模式:有可认定的组织学表现,但无特殊临床和病理意义(棕色 ,6个):小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伴少突胶质细胞 瘤成分、胶质神经元肿瘤伴神经纤维网样岛、髓母肌母细胞瘤、 黑色素性髓母细胞瘤、幕上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变化 新增一章“家族性肿瘤综合征” 原有:1、2型神经纤维瘤病、von HippelLindau病、结节性硬化 复合症,LiFraumeni综合征,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Cowden 病和Turcot综合征 新增:横纹肌样肿瘤好发综合征 变化:病理分级 I级肿瘤增生倾向小,仅行手术全切可能治愈。 级肿瘤虽增生倾向小,但一

3、般均呈浸润性生长,某些级肿瘤 有向更高恶性疾病进展的倾向,例如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转变为间 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级肿瘤一般都有恶性的组织学依据,包括肿瘤细胞核不典型和 活跃的核分裂,大多数情况下级肿瘤都应辅以放疗和(或化疗 )。 级肿瘤为细胞学上属恶性的、核分裂活跃的和有坏死倾向的肿 瘤,它术前、术后发展迅速,以至死亡,例如胶质母细胞瘤、大 多数胚胎性肿瘤和许多肉瘤,某些级肿瘤具有肿瘤周围组织弥 漫浸润和随脑脊液播散的特征。 星形细胞起源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少突一星形胶 质细胞起源肿瘤早期都归为胶质瘤 影像学上各有特点、好发年龄、部位、WHO分级、治疗、术后复 发率、预后不同

4、一、神经上皮肿瘤 1.星形细胞起源肿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粘液样型星型细胞 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肥胖型星形细胞瘤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肉瘤 大脑胶质瘤病 1.星形细胞起源肿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肥胖型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 巨细胞型胶质母细 胞瘤 胶质肉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2000版 2007版 一、神经上皮肿瘤 2.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 少

5、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3.少突-星形胶质细胞起源肿瘤 少突-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III) 2.少突胶质细胞起源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3.混合性胶质瘤 少突星形细胞瘤 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 一、神经上皮肿瘤 4.室管膜起源肿瘤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粘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 富于细胞型 乳头状型 透明细胞型 伸长细胞型 间变性室管膜瘤 4.室管膜起源肿瘤 室管膜瘤 细胞型 乳头状型 透明细胞型 伸长细胞型 间变性室管膜瘤 粘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一、神经上皮肿瘤 5.脉络丛起源肿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II

6、 ) 脉络丛乳头状癌 6.其他神经上皮起源肿瘤 星形母细胞瘤 三脑室脊索瘤样胶质瘤 血管中心型胶质瘤 5.脉络丛肿瘤 脉络膜丛乳头瘤 脉络膜丛癌 6.起源不定的胶质肿瘤 星形母细胞瘤 大脑胶质瘤病 第三脑室的脊索样胶质瘤 一、神经上皮肿瘤 7.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 质肿瘤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 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神 经节细胞胶质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神经节细胞瘤(I/III)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III)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 四脑室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 肿瘤 副节瘤瘤 7.神经元及

7、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 质肿瘤 神经节细胞瘤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 促纤维增生性婴儿星形细胞瘤/神 经节细胞胶质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 马尾终丝的副节瘤 一、神经上皮肿瘤 8.神经母细胞起源肿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感觉神经母 细胞瘤) 嗅神经上皮瘤 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神经母 细胞瘤 一、神经上皮肿瘤 8.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III) 中等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 II/III) 松果体母细胞瘤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 9.松果体实质瘤 松果体细胞瘤 松果体母细胞瘤 中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 一、神经上

8、皮肿瘤 9.胚胎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促纤维性增生/结节型髓母细胞瘤 广泛结节型髓母细胞瘤 间变性髓母细胞瘤 大细胞型髓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 PNET)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髓上皮瘤 室管膜母细胞瘤 非典型及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10.胚胎性肿瘤 髓上皮瘤 室管膜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 大细胞髓母细胞瘤 髓母肌母细胞瘤 黑色素髓母细胞瘤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非典型及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二、颅和椎旁神经肿瘤/脑神经和脊神经 起源肿瘤 雪旺氏细胞瘤(神经鞘瘤):富于 细

9、胞型、丛状型、黑色素型 神经纤维瘤:丛状型 神经束膜瘤:神经束膜瘤 非特殊、 恶性神经束膜瘤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PNST): 上皮样型MPNST 伴有间叶细胞分化的MPNST 黑色素型MPNST 伴有腺上皮分化的MPNST 二、周围神经经的肿瘤 神经鞘瘤(神经鞘膜瘤、神经膜瘤 ):细胞性、丛状、黑色素性 神经纤维瘤:丛状型 神经束膜瘤:神经内神经束膜瘤、 软组织神经束膜瘤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上皮样型MPNST MPNST伴有间叶和(或)上 皮样分化 黑色素型 黑色素砂粒型 三、脑膜起源肿瘤 1.脑膜皮细胞起源肿瘤: 脑膜瘤:脑膜皮型、纤维型( 纤维母细胞)、过渡型(混合 型)、砂粒型、

10、血管瘤型、微 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细胞- 浆细胞型、化生型、脊索瘤样 型、透明细胞型、非典型性、 乳头状瘤型、横纹肌样型、间 变性(恶性) 1、脑膜皮细胞起源肿瘤 脑膜瘤:脑膜皮型、纤维型( 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混 合型)、砂粒体型、血管瘤 型、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 巴细胞-浆细胞型、化生型、透 明细胞型、脊索瘤样型、非典 型、乳头状瘤型、横纹肌样 型、间变性(恶性)脑膜瘤 三、脑膜起源肿瘤 2.间叶组织肿瘤(起源于脑膜) :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冬眠瘤、 脂肪肉瘤(颅内)、孤立性纤维 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横纹肌瘤、横纹肌肉瘤、软骨 瘤、软骨肉瘤

11、、骨瘤、骨肉瘤、 骨软骨瘤、血管瘤、上皮样血管 内皮瘤、血管外皮瘤、间变性血 管外皮细胞瘤(II/IIIIII)、血管 肉瘤、Kaposi肉瘤、Ewing肉瘤 2.间叶起源的非脑膜皮细胞肿瘤 : 脂肪瘤、血管脂肪瘤、冬眠瘤、 脂肪肉瘤(颅内)、孤立性纤维 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 胞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横纹肌瘤、横纹肌肉瘤、软骨 瘤、软骨肉瘤、骨瘤、骨肉瘤、 骨软骨瘤、血管瘤、上皮样血管 内皮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 管肉瘤、Kaposi肉瘤 三、脑膜起源肿瘤 3.脑膜原发性黑色素细胞性病 变: 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黑色素细胞瘤 恶性黑色素瘤 脑膜黑色素瘤病 4.其他与脑(脊)

12、膜相关的肿 瘤 血管母细胞瘤 3.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病变: 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黑色素细胞瘤 恶性黑色素瘤 脑膜黑色素瘤病 4、组织起源不明的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四、淋巴瘤和造血系统肿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粒细胞肉瘤 恶性淋巴瘤 浆细胞瘤 粒细胞肉瘤 五、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胚胎癌 卵黄囊瘤 绒毛膜癌 畸胎瘤:成熟型、未成熟型、 畸胎瘤恶变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胚胎性癌 卵黄囊瘤 绒毛膜癌 畸胎瘤:成熟型、不成熟型、 伴有恶性转化的畸胎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六、鞍区肿瘤 颅咽管瘤:釉质瘤型、乳头型 颗粒细胞瘤 垂体细胞瘤 腺垂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 颅咽管瘤:造釉细胞瘤

13、型、乳 头型 颗粒细胞瘤 七、转移性肿瘤 肿瘤影像表现 1.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WHO II级,中青年,多位于侧脑室 三角区及四脑室,肿瘤内易发生囊变,易侵犯周围、沿脑脊液播 散 2.血管中心性胶质瘤:WHO I级,儿童及青少年,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癫 痫,预后好。 好发于颞叶,多位于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瘤内密度/信号均匀,边界欠 清,钙化少见,受累皮层T1WI等-低信号,伴周边环样高信号,T2WI和 FLAIR高信号,部分囊变,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无强化。 皮层病变下伴窄条白质异常,呈茎状向邻近脑室延伸,垂直于脑室壁 ,为其特征性表现 鉴别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ET) 神经节细胞

14、瘤 节细胞胶质瘤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3.脑室外神经细胞瘤:WHO I级,34岁左右 多位于幕上,额叶多见,其次顶、颞、枕叶,少数在小脑、脑干及脊 髓。肿块边界清楚,其内常见钙化。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 信号。增强后强化不一,壁结节及实性肿块多明显强化,也可轻、中 度强化,幕上者囊壁多无强化。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带有壁结节的囊实性肿块,囊较大,壁结节向囊外突 出 另一种为实性肿块 鉴别诊断:发生在年轻人大脑半球内的其他囊实性及实性肿瘤(如神 经节细胞胶质瘤、神经节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 瘤型星形细胞瘤、DNET、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室管膜瘤、弥漫 性星形细胞瘤等) 4.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WHO I级,多见于年轻人 多位于颞叶,其次额顶叶,常在脑室周围。多表现为壁结节囊性 或囊实性肿块,常常囊较大,壁结节较小。肿块边界清楚,轻度 或无水肿,其内可见钙化。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