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118808905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识字1 场景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场景歌【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 l2 个生字,会写“园、孔”等 l0 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 6 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3 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必备品格【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感受美好生活。关键能力【教学难点】 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重点)【教具

2、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 小朋友们,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舰队 海鸥 少先队员 小桥流水)2.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一群少先队员去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板书:识字1 场景歌)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题中来。】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三、学习字词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让学

3、生认读,识记生字。(1)注意读准“艘”和“翠”是平舌音,;“孔”是第三声,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词语正音,如“孔雀”。(2)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艘”和“舰”,“舟”是形旁表义,右边的部分表示读音。图文对照识记:“孔”,借助图画,展示石桥桥洞的样子圆圆的,像一个大洞,可以说“孔石桥”。熟字换偏旁识记:“帆、园、铜”。加一加识记“军、群、滩”。组词扩展识记:“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助学生识记“号”。2.读读词语沙滩 海滩 一艘 军舰 军舰 军人 帆船 风帆 稻田 水稻 翠竹 翠鸟 【设计意图: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以求更快地扫除语言障碍。】2.认识多音字:“行”和“号”练 读一

4、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A.我每天一个人步行上学。B.这位小同学小号吹得棒极了。这里的加点字“行”读轻声“xng”,意思是“走”,还有一个读音是“ hng”,意思是“行列;行业”;“号”在这里读“ho”,意思是“西式喇叭”,还有一个读音是“ho”意思是“大声哭叫”。组词如下:xng (行走)(步行) ho (小号)(号角) 行 hng(银行)(行家) 号 ho(号啕大哭)(哀号) 读一读: A.今天妈妈去银行( hng)办理业务。B.小弟弟妈妈不在身边,就号( ho)啕大哭。3.学生玩识字游戏。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4.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沙

5、滩 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稻田 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队旗 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5.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园 孔 桥 群 队 旗 铜 号 领 巾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群、旗、铜”。“群”左右结构,左右等宽,两部分横画要等距,左边横画紧凑,右边横画长短不一,中恒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横最长起笔在竖中线上。“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右边

6、部分上下紧凑。“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钅”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会写字教学,细致入微,层层推进,使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好生字,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的同时,感受到了美丽景色、美好的生活。六、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七、课后作业(请做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的习题。)(1-4)(56)(7-15)(16-25)(26)(27-29)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7、(重点)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场景?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二、品读释疑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文中写了哪些场景?文中描写的场景有海滩、山村、公园、校园。【设计意图:先整体感知课文大体内容,理顺课文脉络,先总后分的教学路线,找准学习的契入点。】2.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图文,这一小节描写

8、的是什么画面?“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2)“一只、一片、一艘、一条”都是数量词。仿照第一小节说一说。一只(小鸟) 一片(树叶) 一艘(轮船) 一条(小鱼) 3.学习第二小节出示第二小节图文,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画面?一方鱼塘,绿油油的秧苗,一行行的垂柳和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图。4.请说一说,前两节描写了哪些景物?前两小节描写了: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鱼塘、稻田、垂柳、花园。5.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数量词:概念: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数词是指表示数字的词,如:一、二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如:只、片作用:明了清晰,具有

9、很好的说服性。判断:借助含有数字和数量单位的词来判断。6.学习第三、四小节(1)从课文原文中用下划线画出三、四小节描写景物的词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2)出示第三小节图文你怎样理解“孔、道、丛”这些量词?“孔、道、丛”都不是常用的量词,“孔”指有孔的物品;“道”指某些长形的东西;“丛”指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3)出示第四小节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 “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所以说一队“红领巾”。“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7.说一说文中有哪些数量词?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

10、花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 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8.课文前三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所描写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前三个小节是描写的静态的景色,最后一小节是描写的活动场景。9.说一说,看谁说得多。一(方)鱼塘 一(块)稻田一(孔)石桥 一(丛)翠竹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设计意图:结合图片理解字义,仿写量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三、课堂拓展推荐阅读量词歌听读量词歌,跟着录音多读几遍,熟悉量词歌这种儿歌形式,积累常见的量词搭配。四、总结课文主旨本文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

11、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五、课堂小结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我们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感知了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六、主题延伸选择你熟悉的一处场景,仿照课文,写一写。 三个小朋友 一棵棵小树两只小鸟 一片片白云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1-3)(4-10)(11-16)(17)(18)(19-20)板书设计(课件21)海滩风景 海鸥 海滩 军舰 帆船场景歌 田园风光 鱼塘 稻田 垂柳 花园公园景色 小溪 石桥 翠竹 飞鸟 活动场面 队旗 铜号 红领巾

12、欢笑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学本课,关键是将图文对应起来,能形象地记住词串,有滋有味地朗读韵文,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对四幅场景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深切的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有些难度。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课上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 ”、“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2. 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不足之处:总感觉学生对本课词串的认读没有多少障碍,因而给他们留出读书识字的时间少了些,而强调画面多了些。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